 鲜花( 0)  鸡蛋( 0)
|

楼主 |
发表于 2007-11-18 01:18
|
显示全部楼层
 11- 我们去旅行
- `* @' j7 B! R# ?+ z8 Y q6 G9 a+ \) i4 }" N. k0 v
去了欧洲没多久就听说那里的火车系统很发达,而且周末还半价,如果是团体(四人以上还可以再打折)。这么好的系统不好好利用下怎么行呢。我们3月到那里,4月开始就时不时的和朋友们一起出游了。$ p' l: D+ y+ k( v7 F8 P
F) z, |4 [) m- k( q8 v8 ?第一次是和叶子夫妇还有另外一些朋友去那里一个据说水道堪比“威尼斯”的海滨城市。还记得上了火车,大家还没从拿到打折车票的兴奋劲儿中回过神来,就被眼前干净,豪华,空旷的车厢深深的打动了,大家纷纷坐那里照像留作纪念(嘿嘿)。. j: O Y+ \7 v: k7 s
( a9 s- \' n, q
4月的天气,还不是很暖和,水仙和郁金香开的很是灿烂,在著名的水道坐船,记忆里面没有留下太美好的印象,照片上的大家也是缩头缩脑的样子,不提也罢。下午,坐了火车回来,还从来没去过酒吧的朋友们提议,去OLD MARKET逛逛,感受下欧洲人的生活,提议被大家热烈响应。那天傍晚,空旷的OLD MARKET 广场前,有几个中国人在那里勉强喝了几瓶啤酒,就作鸟兽散了。这种境况和后来的7,8月,我和LD下午经常为了去享受一家特有的装在巨大的象红酒杯子里面的各色带酒精的冰淇淋,在那里转上3圈都排不上个座位,简直是无法想像的天壤之别。$ ]: j2 K% u, {" q
* K) u8 `3 X2 ]. E5 e! v, A我们很快决定要去巴黎看看,为了节省,没有买往返要100欧元左右,单程耗时1.5 小时的快速列车 EUROSTAR, 选了往返24欧元,单程据说5小时后来因为堵车用了6小时都不止的公共汽车EUROLINE。后来我每次去巴黎都坐EUROSTAR, STAR 就是STAR, 好像是磁悬浮技术,快的我是直晕车。/ l: t/ @- t e. W ~# O/ V7 v) E3 L1 c
) C6 q) f5 A$ K8 ~- b% `去了巴黎,无非就是看看艾费尔铁塔(真的只是看了看,实在不想为了上个塔而费神在烈日下排2小时的队,就在对面的草地上躺着小憩了下,LD跑去和几个黑孩子打了会篮球),卢浮宫及对面的奥赛宫(大型油画和雕塑不及前者多,但也很多名品),去香榭里舍看了看凯旋门(那条街可真香,人人都浑身喷满了香水),在赛那河上坐了游船顺便欣赏了巴黎圣母院的夜景。还去了城郊高地上的那个著名的白色教堂(好像叫蒙马特大教堂),感觉挺壮观。
, l9 q% T1 F6 b# z6 @; M! |0 X" s- s: ]# V0 _/ O: R; t
如果说在你买房的时候时刻想到的是“LOCATION,LOCATION,LOCATION” 的话,在巴黎,那你时时刻刻都感到的是”艺术,艺术还是艺术“。城市的建筑在欧洲到没什么突出,但是在地铁里面演奏的艺术家,街道上的真人艺术表演,聚集在旅游景点附近给游客画像的艺术家,真是那里的一大特色了。在蒙马特教堂的后面,有一个象中国的集市一样的广场,聚满了给人画像的来自世界各地的画家,到了那里,你可千万不能太绅士或太淑女,因为他们会强买强卖的,你但凡在某人的摊位前驻足稍长,人家一提笔画,你可就得付钱了。
* w! h% q5 _1 o F0 e/ B
! i& ^4 i. s, _对于我们这种不懂艺术的人,去艺术博物馆,就是走马观花看看名品。去卢浮宫,我们就是奔着“蒙娜丽莎”,“维纳斯“去的,但是很不幸,全世界的游客也都是这么想的。在”维纳斯“那里连个囫囵的照片都没照上,到了“蒙娜丽莎”那里就更糟糕,当时我以为又回到了中国,赶上春运期间买火车票呢,当劳工试图把我推近那里三层外三层的包围圈时,我牛气了一把――有啥抢的,不就巴掌大块画吗,咱去看那些比一面墙还大的壁画去,其实我心里想的是,就算我挤进去了, 看这那副罩在玻璃后面的名画,还不如电视或杂志上看的清楚呢。% j# k3 g; C, X$ M8 u% |, t d
1 E% N( [2 y$ d* W' z) K
那次去巴黎,正巧大学的好友出差也那几天在那里,我们邀他去下个馆子,算是尽下所谓的地主之仪。从我们的住处(就在红磨坊旁边,好像是比较乱的区)坐了半个多小时的地铁,到了朋友的旅馆附近,我们沿街走了下,看到有家馆子里面人比较多就进去了。伙计拿了菜单来,和我们说了几句,当然是法语,我们回应以英语,结果搞了个鸡同鸭讲。他也没有为难我们,留下菜单就走了。过了会儿,一个老先生(我们猜是老板)又来了,示意劳工出来下,然后和劳工在门口比划了半天,后来劳工给我们解释:那位老先生讲,出去左转往前走,有家店,人家会说英语,建议我们去那里。我们当下愕然,上门的生意不要做,有钱不要挣,有个性,我们就算看菜单辛苦点,也得给人捧上个场,就它了。好在,各国语言不同,菜谱的格局大致相同,劳工也好歹是混餐馆的,那个晚餐,从头盘,到主餐,到甜点,都没有上来令我们吃惊的东西,是大获成功的,除了后来老先生自告奋勇给照虚了我们珍贵的合影。, `; K& }6 ?* n9 ]+ t' z8 o
, g& f. n" ?4 P3 Y( o7 I
巴黎行的最后一天,我们去了“老佛爷”。一句话,真没劲。除了比较大,没有什么稀奇东西,价钱还奇贵。不过,到是有一故事说说。在化妆品区看的时候,耳边传来了熟悉的同胞的声音,讲“我老婆的单子上列的就是这个!”我扫了眼,倆中年男人,其中一人手中持一纸片在看一名牌香水,我就说了句,这个价格贵了,去别的商场能便宜至少10欧。结果对方顿了一下对其同伴说“这个CHANNEL 不好,走去看CD 去。” 我无语,心里想中国人民真的富起来了。这件事没有坏了我旅游心情,但是却确确实实的让我铭记在心。1 O- H' V7 F9 Q
% B- {% Z$ F* ^) r6 N& g[ 本帖最后由 米莉茉莉 于 2007-11-18 01:19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