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0)  鸡蛋( 0)
|
逍遥桩 舒肝理脾三式9 e% _! B! p7 e, R9 U; q; B
通气第一式
! S% D; u9 h7 M8 ~9 I2 O 静卧,蜷腿,曲膝.两脚踩床.( P+ G( s- Q9 F& F
两手稍曲指,成爪.坐腕.两肘置于肋两侧.小臂上侧与床面成120角,小臂下侧与床面成60度角.两臂相对,爪心斜朝前下方。
& z: w4 z( l# ^* X 留意掌心与肘相联系,与阳热激发处和命门相应.大约几分钟后,两气相激发.三气相应.
3 |4 ^9 t* U( R0 o G0 w" d7 p0 c8 f 渐渐,两臂之气绵绵密密,与两肋中相应,激发肝脾之气.若肝脾有疾病,可以体验到肝内阴冷寒浊,毫无生气.正应了中医所说:内寒外热,缠绵难愈.$ V$ K: ]! H; D
守侯一定时间后,足大趾二趾与肋通气.眼眶对应上方的发际通气,两手拇、实、中指三指也与肋内通气。
+ M. W/ k% ]4 Y, E! ~ k 此时,肋内肝脾之气与身体内外上下沟通。
! c) `/ [4 f1 D8 ~7 A. v 养气第二式
7 V2 L# z. S' P 静坐或八字步微马步站桩,两肩放松,两肘曲,在肋两侧,上下臂大约90度角,虚腋,两掌心相对.9 ^1 h0 [3 h2 H
两手无名指和小指微微弯曲,其余三指自然伸直.2 c/ @5 o5 p5 ^. b
两手三指与足大趾、二趾像感应,然后手足和目框上发际通气,反应在两肋内。
! ]' ]7 ?% n3 ]; [5 ^ S1 _$ H 此时,可借用呼吸导引气入肋内,推动肝脾内阴冷寒浊之气外出。具体操作:同时从手两手拇、实、中指三指和足大趾、二趾处引气入肋内。吸气入,呼气出。以畅通为标准。
: a) u) O' X5 s7 B 当呼吸畅通后,呼气时两肋开始反应。这时就可以在呼气时把意识转移到足外侧三趾和手外侧二指。这样就辅助肝脾气机的输转。肝脾内阴冷寒浊渐渐消失,转而到肋胆经络所过之处瘙痒不适,或者透法风疹。& s o. B8 k5 G3 Z6 t% n2 ]
归原第三式
* J# Y% x( R9 J$ [2 X9 ? 当以上二式练习熟练后,练习本式可以达到舒肝理脾目的,让内脏气恢复平衡,让身体气机与每天气候环境相适应。
/ C. ?7 S; o5 X0 E) @ 八字步微马步站桩,同时从手两手拇、实、中指三指和足大趾、二趾处引气入肋内。呼气时候胆经络气反应。结合推掌,进一步强化肝胆气强化。
+ e& [/ o9 \' f0 S7 \9 y3 q 具体练习如下:
) p/ T' T5 W/ M7 l5 H" `; q 吸气时候,收臂到肋后。气从同侧手拇、实、中指三指和足大趾、二趾到肋内通气。
. a, }2 x, T7 V 呼气时候,掌正面推出,五指张开,掌心朝前。随呼吸肋内气到达手手外侧二指和足外侧三趾。
2 p. C, X; V/ O* B9 T+ d0 m 左右推掌各练习七次,双推一次。
' [3 U# o) [8 W. F" e2 p 当肝胆气血平衡后,反应在两肾后各一块出现紧、胀、涩等反应。此时可开口吐气,意识收回到命门和上腹部阳热激发处-----肚脐上三指处。
1 F1 }$ k% c1 V% r7 Q/ B, t. }- I 更多请参阅www.jingluoxs.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