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0)  鸡蛋( 0)
|

楼主 |
发表于 2020-3-9 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楼楼主的最新评价,发在这个流量小一些的楼里,免得将来大家爬楼太累:7 }% M# [8 o! D- T7 Q- c* W
+ s% S8 H9 c6 W4 C+ v8 A; l4 ]醉清枫; B/ g. `2 ?6 @! X
894楼
; ` X- o$ g$ W4 L5 l$ X4 b0 L, ] 楼主| 发表于 2020-3-9 11:41
( j2 V( d+ i+ }& l7 P2 h
" ]3 A) _! |6 U7 D仿佛宝洁公司,擅长 “用一个产品打掉另一个产品” 的策略,国内网络,不也是用一个热点轻松移除另一个热点吗?所以,热点的冷却或被冷却,意料之中。更何况,大多数人只关心”料“,而非事件本质。没了新料,帖子自然就降温。
+ ~. j& z: D1 \/ v: c# L! F% W3 g/ s
我最开始提出过两个问题:在加拿大这个法治社会,为什么 A 可以毫无忌惮?为什么 A 敢于屡屡“犯案”?恐怕,没有太多人思考过。) D7 ~( D8 v+ l* G6 X- G
6 Y, }3 x4 A) h1 K6 z2 u5 J
A所受的专业教育跟他最近热衷的,肯定没有任何联系。A曾经做过的,会计或保险,要不一塌糊涂,要不旁门左道。借移民大潮,做了一些事情,也荡漾着一股令人生厌的虚浮之气,吹牛皮打鸡血摇大旗。做点事必须是这种风格吗?当然不是。8 j: t2 D, v. U3 f4 ?
5 H' w( o' D9 ?4 {A的周围,粗略分三种人——需要参加活动,还能说着国语的;参加了活动,还能体现我国雄起的;一起拿funding的个别群主和做国人生意的。
+ P& o3 l. B- ~) l$ [2 h# w3 W8 g! e2 j2 E, M
前者,可以理解。语言不通,文化融入,是一二代移民面临最大的难题。有人组织活动,至少日子能过得舒心一点。对第二类,只能是无语,扎堆就扎堆吧,还一定要自我陶醉。拜托,起初天天播报空气指数的时候,人人手机里下的是美国大使馆APP。最近,你家年度最大背锅侠——WHO 也被泰国代表嘲讽,底下笑倒一片了,好哇?至于最后一种,谁能套得住国人,他们就在那里,类似犀鸟和犀牛的关系。
1 {2 L9 v& `/ Q& L: k- F6 C
# O) z& d' {7 |! T( r所以,这里面既有集体主义的盲目,也有精致利己主义的狡猾。A,很幸运,他并不是个聪明人,但利益捆绑到一起,自然就有人替他撑腰。就好像各个群里关于我的各种说法,他们不敢放到这里公开讨论,只敢在那些个封闭的空间里流传。这就是 A 还会肆无忌惮的原因。而那个B,听说不就要卖生意跑路了吗?# u8 c, `. k& j9 b u1 K4 u/ Q# Z# ]4 O/ O3 ^
1 T/ P5 d( w7 n6 |
我抛出自己的瓜,不只为了给大家提供一点饭后谈资,还想就我这个具体人物、具体案例,请大家思考:生活在加拿大的同胞,有多少理解什么是法治社会?法治社会下,作为一个单独个体,我们如何保护自己?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如何找到自己的存在感?也就是和大家一起,啃啃 “开启民智” 这根硬骨头。就比如,当有人质疑挺不住个人信息收录以及财务问题时,组织者不是马上公开澄清或说明,而是大放厥词:你们没有资格质疑,除了CRA来audit。太牛了!加拿大哪级政府都不敢这么嚣张,好吗?更何况你收了人家的会员费。+ l0 C! a0 d& L: g" B
' i+ R% s: y, I& K7 u我们生活在加拿大的90、00后,他们是真正开始崇尚个性、独立、自由的一代,有critical thinking加持,未来不可限量;80后移民也好很多,至少他们更务实;恰是我们60、70代甚至更老的父母辈,异乡的孤独和事业失意,或者各种中庸、善意的情结,成就了A屡屡犯案的机会。比如我。- q8 [( e- D1 z2 k2 m. a q# J
9 A( Z& M6 D" G法律,不是最好的 “防狼术”,这也是我们一直花更多精力在宣传事前保护,而非事后防范的原因。法律,也更非”狼之术“,取证或有难度,但警察局记录,是一个人生活劣迹的最佳佐证,保不齐哪天就用上了。所以,我们瓜民的前仆后继,值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