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26)  鸡蛋( 2)
|
这是三十五年前的1984年,《红旗》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作者建议应该高度重视电子工业的发展。文章有一定的前瞻性。
$ u! h, |" E% h: [. y" c作者先批评了当时的一些观点,比如“先把传统工业搞上去,有了基础再发展电子工业”,以及“我国人口众多,搞自动化会造成就业难”。他认为,电子工业可以为传统工业提供升级,大大提高传统工业的效率。同时,就算自动化了,电子工业也会产生一些新兴行业,比如软件业和信息处理服务业等,也会制造新的就业岗位。0 q! K/ D, c) M) h3 c
作者认为,目前我国电子工业薄弱,财力有限,不要搞一哄而起,应该集中力量。
) ]; i# G, b2 K) e2 I作者认为,电子工业应该被放在和能源、交通同样重要的战略地位上来,加以重点扶植。
2 [, n. c, h, C作者认为,大家往往对投资少、见效快、市场紧俏的某些项目(如彩电、微型计算机等的装配生产)争相上马,但对基础产品、对投资多,难度大的重要项目则缺乏积极性。因此,应该全国一盘棋,打破部门界限和地区界限,把全国从事电子科研、生产、教学、使用的力量组织起来,大力协同。. q3 G( g' H* I: ]9 B0 z. j
作者认为,近期、中期,应该集中主要力量发展微电子工业和微型计算机工业。
' r1 O7 p2 Q3 F5 C% P, i2 ~9 X作者认为,对于某些我国无法制造的产品,可以走逆向发展的模式,即:先进口元器件和设备组装生产,或进口整机,先从应用开发和技术服务搞起,在这个过程中消化吸收、引进创新,逐步实现国产化。; f' T- q# W1 R8 K
作者认为,对国产电子产品,应该制定有限度的适当的保护政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