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1)  鸡蛋( 0)
|
绿萝纷葳蕤,缭绕松柏枝。3 K3 Q3 V& d3 o" o6 \* \: L: p
草木有所托,岁寒尚不移。
7 z" C0 X: }7 ^- n4 G, }; Z 奈何夭桃色,坐叹葑菲诗。
1 L% v, o) m7 l 玉颜艳红彩,云发非素丝。5 N: ^/ d4 v$ d5 u3 \
君子恩已毕,贱妾将何为。
* _, ]6 k8 Q2 I2 \7 ~0 A
* f3 O# l. `5 R" N; J3 B【注释】 X: w6 I# O6 B- r/ `' ?1 M
绿萝:一种攀援植物,常缘松粕而上。萝,即女萝,也叫松萝。地衣类植物,常寄生于松树上,丝状,萝蔓下垂。古诗中常用女萝比喻女性。纷葳蕤:盛美的样子。葳蕤 (wei 一声,rui 二声),草木茂盛的样子。
; ]2 H; f0 I; e/ Y
$ _9 y: X( Y. q! A【翻译】
- u2 ~# q% R }; e* l' ~ 绿萝之叶纷披茂盛,攀援缭绕在松柏树之上。草木有所依托,岁寒之际尚其志不移。为什么像鲜艳盛开的桃花一样的美人,后来却会产生葑菲之叹呢?有一女玉颜红彩,发如乌云,正当盛年,可是君恩已毕,色未衰而爱已弛,这让她怎么办呢。* R5 x; c0 W% W# i* ^7 U1 R
* Z4 j1 C8 q, t O9 [【赏析】- `9 |9 V/ \ D& E( j
这是一首弃妇诗。关心妇女生活,同情妇女的悲剧命运,是唐诗的重要内容。这首诗描写一位柔弱的妇女,她美丽善良,忠于感情,却遭到丈夫的遗弃。这是封建社会广大妇女中具有普遍性的遭遇。诗人对这位妇女寄予极大同情,同时也表现诗人自己内心的苦闷和难以言表的哀怨。! k' w8 x7 o2 c9 i, D, K
“绿萝纷葳蕤,缭绕松柏枝”,化用《诗经·小雅·頍弁》中“茑与女萝,施于松柏”。绿色的女萝,缠绕在高大的松柏树干上。这里绿萝代指弃妇本身,松柏指她的丈夫。“草木有所托,岁寒尚不移”。这两句紧承开头两句。草木,指上文的绿萝而言。女萝只有依赖松柏才能生存,尽管历经寒秋严冬也不改变它的本性。这位妇女依附于丈夫,从未产生过别的念头,一心一意忠心于他。 M! O% v7 ^5 S- B5 W% U! q
“奈何夭桃色,坐叹葑菲诗”。《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本是咏婚嫁的诗,后来常用作赞颂新人年少俊美。此处指弃妇。“葑菲”,蔓菁与萝卜一类的菜。《诗经·邶风·谷风》“采葑采菲,无以下体。”下体,指根茎,原意指采者不应因其根茎不良连叶也抛弃。后因用作有一德可取的谦词。这两句是弃妇的自叹自怜:尽管我还年轻美貌,丈夫却百般挑剔指责,其实我没有什么过错呀。诗人以“夭桃”比喻弃妇年轻美丽,以“葑菲”暗示她遭到丈夫嫌弃。% V8 A+ I$ p" U0 Q" P+ ]+ P
, H8 W7 ^! s" a: Q: 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