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801|回复: 2

[学书论画] 邓石如先生,出身寒门,真、草、隶、篆却皆为“国朝第一”,靠的是铁砚精神

[复制链接]
鲜花(677) 鸡蛋(0)
发表于 2017-5-14 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本帖最后由 齐山 于 2017-5-14 13:01 编辑
$ ~. H0 p1 }8 v; L8 G" e+ [2 T0 @6 b: H. o7 y0 F/ r
出身寒门,真、草、隶、篆却皆为“国朝第一”,靠的是铁砚精神) S( V9 Q5 E  z/ x: j4 L

: ~" M+ y; G! i! f- V邓石如,即著名的“完白山人”。邓原名琰,字顽伯,号完白山人、完白、故浣子、游笈道人、凤水渔长、龙山樵长,清代集书法家、篆刻家、画家、文字学家于一生的艺术大师和学者,安徽怀宁(今安徽安庆)人。邓少时家贫,9岁时读过1年书,停学后采樵、卖饼饵糊口。后又靠写字、刻印谋生,十分勤奋向学。后研习碑拓,苦练隶书等书体,终于成为有清一代杰出的书法家和篆刻家。
* {7 L4 f# o, K; j3 V
! k1 C( m# O4 [) S7 h2 N在安徽博物院收藏的众多清代文房用具中,有一方铁砚显得尤为特别。此砚为圆形,口径15.5厘米,底径16.1厘米,高4.5厘米。铁质,面平,由两范合铸而成,范线在砚侧中部。砚面下凹,侧壁较高。砚背相应鼓出,边凸起一周,中间铸有“笈游道人”四字。此砚则是当年邓石如辞别湖广总督毕沅时接受馈赠的礼物。
& N# V# j% U) g0 ~, p; T. p$ g5 V9 E% G" h6 J
邓石如篆刻
3 T2 i0 I% i" g4 G8 q& X; y, j  F" `
: o$ I! u5 b, t$ y5 X32岁时,邓石如结识当时著名的书法家梁巘,开始了他人生的大转折。梁巘大赞邓石如的篆刻和书法,将他推荐到江宁的大收藏家梅鏐的府上。梅家是当地享有盛名的收藏世家,家藏大量秦汉以来历代的金石善本。梅鏐被邓石如的才气折服,倾其所藏供邓石如临摹学习。邓石如在梅家整整待了8年,“每日昧爽起,研墨盈盘,至夜分尽墨,寒暑不辍”,临摹古代石刻拓本,系统学习篆体、隶书等书体,完成了他艺术上的一次蜕变,书法、篆刻风格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此后又经过几年历练和学习,邓石如终于形成篆隶真行草各体皆备、自成一家的艺术风格,从此逐渐名震天下,达官公卿争相与之交。大学士刘墉在见到邓石如的篆刻和书法后,拍案叫绝,大赞“千数百年无此作矣”;户部尚书曹文埴称其 “四体书皆为国朝第一”,遂力荐邓石如至湖广总督毕沅幕中。
" k( @+ o% N  N+ Q) J: [& q5 _  x
在毕沅幕中时,由于邓石如与尔虞我诈的官场始终格格不入,在毕沅幕中待了三年后,执意请辞。毕沅竭力挽留未果,便出钱为邓石如在家乡买田置地,使他日后衣食无忧。临别之际,毕沅特请江南名匠为邓石如打造铁砚一方,赠予邓石如,“先生常说携一砚可以云游四方,然而普通石砚不过一两年就被先生磨穿,今天我赠先生铁砚一方,必能存世”。邓石如感激毕沅的知遇之恩,回到家乡怀宁后,将此砚藏于书房,并将书房取名曰“铁砚山房”。3 \3 X% N5 z# q; \! w: d

* J4 V  u3 {: p0 l: U链接:http://mp.weixin.qq.com/s/Vo-KuJvmQCUksBYBLJ8AJQ
IMG_4472.JPG
IMG_4473.JPG
IMG_4474.JPG
IMG_4475.JPG
IMG_4476.JPG
IMG_4477.JPG
鲜花(12) 鸡蛋(6)
发表于 2017-5-30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鲜花(677)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7-5-31 0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7-27 14:49 , Processed in 0.173157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