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22)  鸡蛋( 2)
|
" Y% l# v" L2 {
2016年即将过去,赶在元旦到来之前,微信安全中心从年度热传的朋友圈谣言中,为大家选取了TOP10,它们或以一类谣言的形式出现,或是某个具有代表性的个案,一起来看看吧。
3 W3 j5 e! c) O6 Q1、儿童守护站类谣言(全国银行网点成失联儿童安全守护点)+ b* E( D) [# v' l, C5 X
谣言类别:失实报道
* t C0 i T$ C$ G3 h" z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 J% G& \/ J! r# i! ~2 ?内容:“请告诉您的孩子,在外面,找不到爸爸妈妈的时候,不要慌乱,去任意一家银行坐下,告诉工作人员你找不到家人了,工作人员会为他联系。10月1日起,全国银行正式成为中国失联儿童安全守护点!银行就是失散儿童守护人。只要孩子进了银行,即便暂时与家长失去联系,孩子也不会被拐卖或出现意外。真要都接力起来能帮助多少走丢的孩子......”
4 t+ u( c# G# J真相:经证实,全国银行系统并未发布此类通知,银行网点也没有能力提供相关服务,上述信息为谣言。实际上,早在今年五月份,网络上就流传起了各种儿童守护点的版本,比如公交车站、某连锁企业门店、书店、药店等,然而最终都被证实为谣言。警方也表示,让走失儿童离开原地去寻找特定场所,反而有可能加大走失风险,这种做法并不值得推广。. M0 h: c# j' T2 y
点评:今年,公交车,书店、药店、快递公司等公司或机构纷纷被加入了“做好事”的阵容,都被冠以“中国失联儿童守护站”的称号。这些儿童守护点的方案在目前看来还不具有可行性,作为家长,平时多教孩子记熟亲人的名字和电话,在走丢之后原地等待或学会报警才是最有效的方法。
" m3 _* L( ~% B2、“微信公开课pro版”链接会盗号& |( u. m4 o8 E; k$ _
谣言类别:失实报道
0 J: w) t O# T3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 x) V" p3 a2 r1 q1 E内容:“2016年1月10号晚上,朋友圈有人传播如下信息:玩了一个打开链接微信公开课PRO版之类的东西,可以看到数据。可是我朋友说这个链接是会盗号的。如果这几天我的微信发不对劲的信息给你,那肯定是被盗号了。一切以手机号联系为准。有事请急call我手机。”0 `4 ]- A2 G+ c3 U4 m
真相:微信团队郑重声明:“我和微信的2015”是为2016年1月11日微信公开课PRO版准备的官方体验。这个内容本是微信官方为了微信年度大会“微信公开课pro”做的一个小插曲互动,也是为了纪念2015这一年,但发布时为内测阶段,由于访问量火爆,可能存在打开缓慢的情况,已进行优化解决。但绝不是谣言中所说的病毒或者木马,更不存在账号里的钱被盗的情况。
7 b' [5 h9 @) {2 E- {0 v点评:这条谣言在今年年初传得挺火,想必很多小伙伴多少都还有点印象。另外,还有一条谣言“微信绑卡会倾家荡产”也忽悠了不少人。在这里,小编再强调一句:微信团队会尽最大努力保障大家的隐私和安全使用,请大家放心,涉及到微信产品有关的信息,请以官方公众号公告为主,不要盲目跟风相信不实传言。2 p3 y9 \; T D1 D' n% m& _
3、“SB250”系列谣言(吃酸菜鱼感染SB250病毒)) H2 S3 j, k ?, e
谣言类别:失实报道
8 [* O' L K+ n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b5 l$ P1 R4 F" p8 e8 N
内容:“四川省巴中市防疫局宣布:昨天凌晨二点二十一分,一女性感染SB250病毒死亡,年龄21岁,参与抢救的医生已经隔离。据悉此女是在市场买草鱼回家做酸菜鱼吃后发觉呕吐头晕送院,中央13套电视新闻已播出,暂时别吃鱼肉、酸菜,特别是草鱼做的酸菜鱼、水煮鱼,因巴中市121个鱼塘已感染。收到马上发给你关心的人。”- ? B8 r4 D9 c5 ]1 p- X
真相:此类因食用酸菜鱼、大盘鸡为感染病毒的传闻均为谣言,而且当中也有多个病毒名称和地点的版本,病毒名称, ~( s& \) J' \5 k
有:“SB250”、“2SB500”、“H7N9”、“SK6”等,涉及的地方有郑州、大同、成都、沈阳等地。经过媒体记者向各地市疾控中心核实得知:根本就不存在所谓“SB250”这种病毒,当地医院也未收治过感染SB250的患者,更无类似死亡病例,关于病毒名称,多为恶搞,大家切勿惊慌。6 j) C$ i5 B4 L; L) U# j& a1 g
点评:医疗专家说了,在病毒学分类里面没有命名为SB250的病毒。而且大部分病菌都不是耐高温的,只要保证菜品做熟,能避免大部分的病从口入。但这些包含了“SB”、“二百五”等恶搞词的谣言,传谣的同时,还在严重挑战我们的智商,真是太太太可恶。
0 U8 ?% u) Z a5 `4 o# A j4、收文件有毒类谣言(公安支队长称《微信红包》图片有病毒)
% O) u5 |' j6 U谣言类别:失实报道
; a4 E; F; `& `6 {! U1 {6 D2 m+ s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q- h' l3 ~( h4 G* n
内容:“在省公安厅经保支队工作的同学发的。 紧急通知 公安网监 6:00紧急通告,请大家要速传!如果你收到一张带有《微信红包》的图片,在任何环境下请不要打开它,且立即删除它。如果你打开了它,你会被盗取你手机里所有相关信息。这是一个新的病毒,已经确认了它的危险性,而杀毒软件不能清除它。他的目标是盗取手机联系人信息,手机绑定银行信息。请收到的,马上转发给你所有亲人和朋友单位同事,为了大家,辛苦一下。 这次病毒猛烈仅次于灰鸽子、熊猫烧香,是永远也删不了的。紧急通知: 各位家人请把信息转发给自己的团队,以免遭受损失! 现有不法分子在网上传新版人民币视频,不要打开,立即删除,是病毒,特别是手机上有支付宝,手机银行等帐号的。这个必须转,刚刚新闻也在播了,大家都动手转到自己的每个群里,别上当! 支队长张齐彬 2016年5月26日”
1 U D0 j# v9 O5 n* M$ R$ G: r真相:此为各类借公安网监“紧急通知”名义来传播不实信息的内容变种之一。今天说某文件含木马,明天说有某图片有毒,刻意夸大渲染网络安全风险。微信官方郑重声明:微信红包图片有病毒纯属造谣,并保留对造谣者起诉的权利。微信团队会努力提供各类安全防护技术来保护用户的社交安全。
. z1 W( @/ @- U点评:除此以外,今年还有“《女人必看》、《钓鱼岛开战啦》、《工资调整方案》、《毛泽东复活视频》、《奥巴马死了》”等一波又一波不同文件名的谣言,目的都在于夸大渲染网络安全风险。提醒大家注意安全风险没有错,但不必通过这种危言耸听的方式。只要大家养成良好的安全上网习惯,不点击不明的链接和文件就好。2 E6 U" K3 l% N" f5 g5 k7 b
5、偷卖儿童类谣言(从某地来了100多个外地人偷抢孩子,挖器官)
' z7 ~. _1 X& Q* h: B/ I谣言类别:失实报道7 Q% K; V' m" _0 J0 O* e" @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3 I+ J( `2 c# C/ m% H* h }
内容:“紧急通知:请大家注意,家里有孩子的 大人都要看好,从三亚来了100多个外地人 ,现已经到了浙江附近,舟山市今天专门偷抢小孩的,一带已丢了20多个,解剖了7个小孩的胸部,拿走器官。凡是在街上转来转去的陌生人,开面包车,收粮食的车,收旧家电的,带黑口罩的人,穿黑裤子的人,说不完整普通话的人,其中里面还有一些年轻妇女,若有问路,脚步千万别停下,不要理答他们。收到的人都要传下,这是事实!让更多的人知道,转一次可能就能拯救几个孩子的生命。这是舟山中学学校的老师发过来的,群多的都转一下!生命可贵!太可怕了。”1 r5 `, C1 P! p9 u5 m8 }, Z
真相:关于“外地人来本地抢小孩”的传言有多个地点版本,包括重庆、中山、大连、陆丰、陵水等地,而同一事发地也有不同案发版本,如:某地发生抢孩子事件,孩子家人被捅一刀。然而经过各地警方证实,称从未接到此类警情,也没发生此类案件。此外,人体器官移植一般人根本做不了,器官的保存、输送和植入受体需要很苛刻的条件,歹徒很难具备这些条件。
6 P0 |6 r; Z3 S$ i. r6 L点评:如今是资讯发达的网络社会,假如真发生了此类涉及儿童的恶性大案,其实可以有多个方法去求证:比如直接联系警方或通过搜索媒体的报道内容进行甄别判断等。而对这些网络上流传的未经证实的小道消息,如果轻信并随手转发,只会引发不必要的恐慌。9 m( m8 O! X0 m6 z
6、食物相克类谣言(蘑菇和茄子、小米、大黄米同食会中毒)
% O; M2 f% P: ]4 _谣言类别:生命健康& z/ j3 _- v5 d/ x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6 Y- a+ N. w% b4 P内容:“通知:医大已经死17人。友情提醒:最近医院急诊的患者比较多,大都是蘑菇中毒,今年蘑菇丰收,蘑菇可以和小白菜一起炒,但不能和茄子一起吃,会中毒,在水焯蘑菇的时候放大蒜,如果大蒜变色了,就有毒,不可食用。而且蘑菇和小米、大黄米千万不要同吃,会产生一种毒素,医院治不好,后果很严重。望大家相互转告!不要点赞,扩散出去。为了亲朋好友及所有认识与不认识的人的安危,请你动动手指头,别在乎花点流量。”" _4 z0 P& e. w; V
真相:经过媒体记者向医生求证得知:蘑菇和茄子、小米、大黄米同吃会导致中毒甚至死亡的说法缺乏科学依据,只有误食毒蘑菇后才会出现中毒的症状,所以平时市场上卖的蘑菇香菇等都很安全。此外,医院也并未接收过吃蘑菇中毒的患者,更无人因此而死亡之事。经过上网搜索发现:早在2年前就有一样的传言,只是“医大”为“人民医院”,当时的结果也是查无此事。/ }8 D: J. q- j" L! x) ~
点评:”西瓜桃子同食会致命”、”柿子+酸奶吃了会死亡”、”维生素C+虾吃了会致命”,这一年,我们见过了太多太多食物相克提醒的好心”转发”,从某几种食物同食会的病,已经开始演化成了一起吃就死人,真不知道这么多年我们是怎么活过来的,而大部分的食物相克已经被证明要么是夸大其实,要么是子虚乌有。对此,小编就一句话:蘑菇,好吃 。
I' P4 x8 T8 ]$ w# m7、 儿童用药类谣言(小孩子发热用尼美舒利颗粒会致死)
Z$ E; a1 H/ e- q4 t谣言类别:科学常识
/ c7 d) u8 d* I; O* G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2 H2 M5 R7 g+ p' [内容:求转!急急急!!!紧急通知:中心医院王云慧主任真心的呼吁:五例小宝贝来退热治疗,发生瑞氏综合症,四个抢救无效死亡!昨夜又一个小天使离开,希望告诉有宝宝的朋友们,此药已禁止十二岁以下的儿童使用,小孩发热不要用 「尼美舒5利颗粒」看到的都转发吧!功德无量.. .. .. 就是那种小条装,泡起来是黄色的那种!亲们,高抬贵手,复制转发一下!这个必须得转!家家都有孩子!药名:尼美舒利颗粒。. {- C3 A% P4 A' K+ ^
真相:经过媒体记者核实得知:关于“市中心医院王云慧主任”实为虚假不实信息,相关医院并无“王云慧”这名医生,更未收治过因服用尼美舒利颗粒致死的患者。另外,此消息在北京、山东、湖北、重庆等地都传过,医生姓名都是“王晓燕主任”或“王云慧主任”,只是文中的医院和医生的名字不同。
+ U6 R) _' E. T' ^2 C% A( T此消息另外一个版本:“小孩发热服用布洛芬混悬液会致死”,药物是“布洛芬混悬液(美林)”,网上也已对此情况进行过辟谣。# i% K# z2 |+ s; l
点评:现代医学无论是从药理学和病理学都发展的相对成熟,“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也是世界各国广泛使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两个经典口服老药,大家无须担心安全性。孩子是父母的宝,小编充分理解一些爸妈对于任何有可能危及到自己宝宝健康事物的担忧,但咱们也千万别因噎废食,看到说这个有毒就不吃,看到说那个致死就赶快转出去,尽量先多动动手指求证下,免得上了坏人的当,还延误了病情,其实网上相关辟谣文章也是满天飞的。
$ m5 x2 ~0 i) S+ ^$ U }8、抵制日本电影《贞子3D》在南京大屠杀纪念日上映 |( w7 B7 ^; R% G
谣言类别:失实报道
3 w" m4 I* K+ N6 w4 x0 r' E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 T! J+ l$ s7 @" O, A( L8 X b1 N9 Z内容:“请大家12月13号一定别进影院,大家一起为《贞子》票房为零,做努力! 中国人拍的《金陵十三钗》在日本小鬼子票房为零。小日本拍的《贞子》3D将于12月12日在中国大陆上映。而12月12日既是南京大屠杀纪念日,谁的群多,转一下,日本人说中国人是垃圾,不团结,今天腾讯公司和日本人打赌,如果在两周内转发超过两百万个群的话,日本人就是垃圾。爱国的就转发。 (是中国人就转,是懦夫的可以不转) 发5个群。你 就会连升4级,发完十秒钟看看你的头像。”
) z' g- o8 L8 B- E4 M" M; F真相:这个谣言还有另外一个版本,即把时间改成5月13日和5月12日。但不管时间如何,消息本身就漏洞百出:首先《金陵十三钗》根本就没有在日本上映,不存在零票房之说。其次贞子3D在2012年已在日本上映,在中国至今一直未上映过;最后,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日为每年的12月13日而不是12月12日和5月12日。此外,腾讯公司和日本人打赌的事纯属无稽之谈,也从没有转发某消息就升级群等级和送Q币的产品策略。. Y* D2 [% |& U) |' |
点评:网友留言精选:”《贞子3D》这个电影,基本上每年都要上映个好几次。”, d, ?* s& D% s
9、朋友圈流传“急救贴心提示”0 a$ P2 b4 k% r! w5 B. i; i
谣言类别:科学常识0 Y c- F! O( k$ A2 P1 o7 \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C) E5 H+ x6 t& f5 `# C' \: E
内容:“强冷空气将至,医生再次忠告50岁以上的爸爸妈妈们一定要记住,在睡眠时如果心脏病突发,剧烈胸疼足以把人从沉睡中痛醒,立刻口含十粒复方丹参滴丸,或者硝酸甘油片2片,或者阿司匹林3片(300mg)嚼服!接着立刻联络急救中心,然后坐在椅子或沙发上静候援助,千万别躺下!心脏科医师强调,如果每个看到这条微信的人,不要光点赞,请转发,至少有一条生命将会被抢救回来。”
9 d' \" ^% @1 Q5 n8 k( s真相:果壳等多个科普类网站已进行逐条辟谣:冠心病不会选择年龄,更不会以50岁作为分界点;不能遇到胸痛就认定是心肌梗死,更不能用同样的方法来处理所有病人,药不对症贸然服用,将有可能加重病情;最后,相比于平躺,坚持坐着更加消耗体力,会使得心脏耗氧量增加,加剧病情。
# p$ ]5 ?6 |& P* `而医疗专家表明,如果睡梦中突然胸痛惊醒,正确的做法应是:首先要保持冷静,恐慌的心理对于接下来的求救和病情发展都是不利的。其次,拨打急救电话,向急救人员清楚说明自己的位置、症状、联系方式。之后如果可能的话,打开房门,等待救援人员的帮助。如果自己不能开门,也可以打电话给家人,让他们火速赶来。切记,先通知急救人员,再去通知亲属,而且在急救人员到来之前,一定要保证通讯的通畅,千万不要因为急救人员找不到你或者占用电话通知家属耽误了时间而错过了最佳的救治时机。最后,在没有明确病情之前,不要轻易用药。
0 }, U% u$ \ p点评:这个谣言从年初传到年末,随着冷空气来了又回,打着亲情牌,利用子女对家人、老人对自己身体的关心,一时迅速走红,还不定期重复出现。可所谓”贴心提示”一点也不靠谱:一旦老人真的出现心脏病突发的情况,按照谣言描述的做法,反而会耽误了病情。
6 F( ^ C8 R9 H, ~2 g10、名人”被去世”类谣言(周星驰于2016年5月9日上午在香港因病去世)8 Q$ n/ Z! n3 X7 O4 V
谣言类别:失实报道
+ X. d2 @7 J E& F8 K/ [,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D; p9 ?# {2 z
内容:“中国香港演员.导演.编辑.制作人.商人.2016年5月9号在香港基督教联合医院突发心梗,由于抢救无效身亡,享年54岁”/ o. Y7 e8 D8 Y+ v
真相:这些谣言里名人被去世的相关图片均为拼凑,被传谣的名人已经由本人或经纪人进行了辟谣回应。
( k. X+ Q7 h) G- ?5 B: \点评:今年“被去世”的名人中,还有李连杰、六小龄童、阿宝。这类谣言层出不穷而且大多数都是老旧谣言重复被翻炒。这些别有用心的恶意造谣者,我们这些吃瓜群众对他们的套路实在有点难懂,不知道明年又是哪位躺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