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677)  鸡蛋( 0)
|
济南72名泉(含地图)7 n4 I- M4 R$ {3 ^
. c& C4 I1 _* ~+ [- C: k- f2 R 山东省省会,济南城内,百泉争涌,向有七十二名泉之说。, J( r6 k8 k P9 _& \
实际上,济南泉水不止72处,仅市区内就有大小泉池百余处。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四大泉群,是济南72泉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他的则“隐居”于济南辖区内的其他地方。
! ]1 S) N7 ]9 s' d8 m8 l* n; q/ U
1 `/ E1 Q% g4 r" B+ I) |一、趵突泉
& v. I& y8 s n5 u% ~$ l/ [: z 趵突泉位于趵突泉公园内的泺源堂前。居“七十二名泉”之首,更有“天下第一泉”的美誉。北魏《水经注》称“泺水”;“趵突泉”名见于文字的最早记载是宋代熙宁六年(1072年)曾巩撰《齐州二堂记》。趵突泉泉水喷涌达26.49米,最大涌水量16.2万立方米/日。泉池长30米,宽18米,深2.2米。周围建有观澜亭、泺源堂、来鹤桥、蓬山旧迹坊及历代名人题咏趵突泉诗文碑刻等名胜古迹。1956年,依泉建园称趵突泉公园。+ w3 f. l# H" G7 x; ~
1 M9 W1 \+ p: H5 g k, B
- \9 b! O5 Z0 W B3 |& m
二、白石泉
5 V; N0 G {% [ 白石泉位于黑虎泉东侧河中。清道光《济南府志》载:“白石泉,乾隆甲寅江方伯因旱浚泉雨后涌出,曲阜桂馥有记。”因泉周有许多白石出没于水面而得名。池以自然石驳岸。长6米,宽5米。水由池岸石隙流出,汇入护城河。+ @5 B9 E. L- G" K" t" Z
* g. ?( {. P) T三、百脉泉, Q. u) E" w: t) l) p, Y4 E
百脉泉位于济南章丘市明水镇百脉泉公园内,为明水诸泉之冠。百脉泉水从许多看不见的脉孔中涌出,似百条大脉,泛出参差错落的颗颗“珍珠”。百脉泉池长26米,宽14.5米,深2米,池岸由青石砌垒,东西向架一虹桥,池岸和桥上装饰雕刻石栏。池底涌出数不清的水泡,缓缓地浮上水面,好象滚动的珍珠,所以当地人也称为“珍珠泉”。泉壁和梵王宫大殿墙上镶嵌着多方诗词、楹联、花卉石刻。其中有明代进士著名戏曲家李开先《游百脉泉》诗。
/ o6 _2 h4 C$ g a6 n# P0 b
0 Q6 V( K+ b5 q$ E/ c7 E( q0 V, V/ J四、避暑泉
) J! k, f% r* q: c* q 避暑泉位于济南南部山区,柳埠镇袁洪峪度假村。泉因气候凉爽,宜于盛夏避暑而得名。泉池为半露崖处的封闭式圆池,水由池壁涌出,经塘湾状石池,婉蜒流入亓城峪茶臼河。
% V0 g# R, ^- X3 X/ P- o1 A, W5 t7 U+ `, g& D. h. N8 S
五、濋泉
8 j9 ]9 y8 o. }% \( T( O3 `; E3 X 濋泉位于珍珠泉宾馆大院内,珍珠泉东30米处。泉池呈方形,长宽各1.45米,深2.5米,由块石砌垒。山东巡抚刘芳躅(字增美)人工挖掘而成,著名学者朱彝尊据《尔雅释水》中“济为濋”之意,起名为濋泉。1951年以石砌岸,周饰石栏,北壁和高石上嵌王讷(字墨仙)题写的“濋泉”石刻。# z! z0 X$ n- m
" G3 }! x b$ i- n
六、大泉* J, h5 `. M% L# s5 p, E$ |
大泉,位于济南南部山区锦锈川乡大泉村。清道光《济南府志》载:“马帝泉,一名大泉,泉流入锦绣川”,拟指此。因水流量大而得名。每小时涌水量达54立方米,汇于面积4000平方米的池塘中,受水位深浅和周围环境的影响,池水呈五彩状,水盛时从溢水口流出,沿九曲河北流入锦锈川。1 Z' d6 W* L0 B$ a3 o
温馨提示:. u: @0 r$ Y4 c4 V9 `2 {( i/ [
地址:济南市历城区锦绣川乡大泉村
2 o" c# f# {7 w8 w; p' o交通:市区驾车沿英雄山路、103省道向南——仲宫镇——沿327省道向东约4公里,路口向南沿山路前行即到。8 @4 ^3 s# v& g4 l: ~) M
; j" `/ C& ?5 [. X. _& X0 i% D4 b七、登州泉! N4 d5 c( {+ X8 V
登州泉位于趵突泉公园内趵突泉西侧。传说因水脉通登州而得名。池长3米,宽2米,深4米。周围有深度、结构与之相同的环池。7 d, d) d# w$ \0 C( U
" p3 ]1 o4 u; d/ T
八、 东高泉. O3 U- s# P* i( ~- g& i
位于趵突泉公园内万竹园东南侧,泉池方形,自然石砌成,长、宽4米,深1.5米,池东岸立清末已酉年(1909)石碑,上题楷书“东高泉”。% \) \0 T& m& ^ i+ w9 _8 K
曾列为金、明两代七十二名泉。
: q' n- }4 _0 F/ H9 a8 Z$ ^9 b% w0 c
九、东麻湾) J% q( t" n% ^' @5 e; f$ i
东麻湾位于济南章丘市明水镇百脉泉公园内。清《济南府志》载:“东麻湾在百脉泉左百余步,泉源涌沸上出,西流汇于百脉泉”。因位于城东,湾内遍布密密麻麻的泉眼而得名。原为自然式塘湾洼地。1958年清挖扩建,面积达10余万平方米,称明水湖。1986年建百脉泉公园时,周砌石岸,净化水面,建岛架桥,增设游船,广植花木,成为公园独具特色的游览景区。. G- y$ b7 ~* Z" F4 L* I8 E. u
* y) g% z8 ~) ~. { f
十、斗母泉8 ]) A3 s7 S) G+ E- \* W
斗母泉,曾名窦姑泉,位于济南市中区南部,青铜山顶部斗母泉村西首。《历城县志》多有记载:“窦姑泉在大佛寺北顶”。泉水自岩壁岩孔流出,汇入石砌方池,清冽甘美,供村民饮用,蓄入封闭式水池,备播种浇地。0 R4 y: N+ m A8 [9 q' Y% i
温馨提示:9 P5 M9 }2 H. L& T- |( y
地址:济南市历城区十六里河镇斗母泉村西首/ G4 r! R0 T! u9 X2 X; a; z
交通:市区驾车沿经十路—八一立交桥—英雄山路—二环南路—兴隆镇路口向南—前行约5公里—岔路口右边下坡路—十六里河镇斗母泉村
, G' n* D- w( K% p- ?* H \% u* u$ F5 W. w3 ]& ^! l7 {$ w
十一、杜康泉3 D8 s9 @7 e( y/ _. K
杜康泉(原名北煮糠泉)位于趵突泉公园内,趵突泉的西北侧。传说因酒仙杜康曾于此地置锅煮酒而得名。水势旺盛,清冽甘美。泉池为块石砌垒,呈长方形,长2.4米,宽2米,四周饰以栏杆,池上建石亭,额悬“杜康泉”木匾。/ w ~9 O$ _ G( c" o! P
" |, C0 ^: P# S! I2 S- W7 H. D! H十二、芙蓉泉
9 p) x/ u0 }7 J! A9 l6 R7 T8 Z8 r 芙蓉泉位于泉城路芙蓉小吃街中段居民院内。因原池内多植荷花(芙蓉,亦为古时荷花的别称。)而得名。池长10米,宽5米,深3米,块石砌岸,中架石桥,东南西3面连接房屋外壁,北面装雕石栏杆,墙壁和栏板上嵌魏启后、任远等名家书写的泉名、芙蓉泉诗、修复记及居民制定的《爱泉公约》石刻。
: v2 k. N! B1 z+ l% ~- `
. r" h, o" H8 M* Y十三、古温泉" z4 P/ Y$ x3 ?- k4 `' H$ {
古温泉位于五龙潭公园内,五龙潭东南侧,北临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XX山东省领导机关旧址(1925年至1927年)。因泉水恒温18度左右,冬夏如一,古时称“温泉”而当地人又因历史久远,习惯上称“古温泉”。
e4 y( L+ H$ S; C9 C4 a# c* F8 L0 [5 n! J# J
十四、官家池0 x! Q: p' m. t9 M
官家池,位于五龙潭公园内,五龙潭西北侧。《因附近居民共取此水为公众所有而得名。自然石驳岸,呈不规则形,池长6米,宽4米,深3米。水自池底多孔涌出,由东岸石上溢出。4 l) {, U9 R. L# d; i4 R9 k! e
0 `0 E9 M* p# ^$ R
十五、黑虎泉
* ?/ A+ y+ r; c 黑虎泉位于济南市黑虎泉西路环城公园东南隅,北与解放阁隔河相对。因水声轰鸣,状若虎啸,或洞卧巨石,形似卧虎而得名。泉水标高27.88米,水自高2米、宽1.5米、深3米的洞穴岩孔涌出,从3个石雕龙头口中喷入长13米、宽9米的石砌方池,由池北岸泻入护城河,形成一道白色水帘,与周围,山石树木、楼台亭阁、曲径拱桥等园林建筑相互辉映,蔚为壮观。
! P+ ` r s$ Z1 T2 [& K- U& k$ o0 }+ `" E7 h3 o1 Y
十六、洪范池! G9 b3 c" N% X1 m
洪范池位于济南平阴县洪范池镇镇政府北邻的洪范池公园内。《东阿县志》载“池在城南15里群山之中……泉仰吐其上,甃石为池。”以洪水就范之意取名。泉池呈方形,以石砌岸,边长7米,深6米,周置石栏,栏外有平台,泉水自池底及四壁溢出,日涌水量约1000立方米。“不以旱涝而消长,不以冬夏而变温”。由于泉水平稳上浮,将硬币掷于水面上能旋浮多时,经阳光照射,金光闪闪。“洪范浮金”是著名的历史景观。/ U! p9 a7 Y6 w. P
温馨提示:( }- Q: S1 R3 J6 g& M
门票:20元(洪范池)
/ C2 P a: F g1 S/ @5 y& k地址:济南平阴县洪范镇
& B/ F- G) ~! M' H交通:济南市区驾车沿220省道——西南方向前行——过长清、平阴县城沿东阿镇东南方向行驶即到。
1 h- W/ |% I. P: j4 o
2 G4 H: F& A1 |0 N6 e/ Q6 ^十七、扈泉
3 Q, X6 J4 i- b: v1 Z 扈泉位于济南平阴县洪范池南约l公里处,云翠山北。因北临扈国都城(遗址)得名。源自山岩壁下部深洞,丰水时,自洞口喷涌而出,触岩击石,浪花飞溅,声传数里,经石坝跌落,形成瀑布,气势壮观。岩壁上镌明代进士孟一脉题“扈泉涌碧”巨字石刻。
~( S1 i. | t" Q; Y+ G地址:济南平阴县机耕路(洪范池南约l公里处)* |3 M" |* }9 R, n
交通:济南市区驾车沿220省道——西南方向前行——过长清、平阴县城沿东阿镇东南方向行驶——洪范池镇政府向南——“大寨山林场”指示牌,向东约2公里即到。9 a$ c. w4 a- S1 @
3 K- K( N2 F1 w6 a5 `/ n& q% b: ~
十八、华泉
. }. a, {* D8 G* e. a 华泉位于华山风景区华阳宫南侧,因临华不注山而得名。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有“华不注泉,方圆百步”的记载。华泉经历了喷涌、淤塞、复涌、再淤塞的过程。2001年,进行清淤挖掘,修砌泉池,池长15米,宽9米,深2米。一池清水,平明如镜,孤山及古庙倒影,与鱼池、荷塘相互映衬,别具风姿。* d% \" d! F; n% b8 L- i
地址:济南市历城区华山风景区(华阳宫南侧)
$ A# \7 n' G, ^" n a6 _: f交通:(1)市区内乘坐K97路公交车到华山风景区站下车即到。(2)市区内驾车沿二环东路北行—全福立交桥—荷花路口右转—沿荷花路东行即到。
' N: a$ ^0 M% Y4 H
. l. u; @# Q9 \十九、皇华泉- N) r0 h7 Z% a% K8 n x( j
皇华泉位于趵突泉公园内柳絮泉西侧,皇华轩门前。皇华泉得名于《诗经·小雅》中的“皇皇者华”。泉池呈长方池,长6.3米,宽4.1米,深2米,周围绕以石雕栏杆。水自池底涌出,澄澈晶莹。池内北壁嵌着名书法家魏启后先生题写的“皇华泉”石刻。
6 r6 `* Y2 c' o2 C# m# |+ M3 J9 C' ~: \
. }6 X7 T8 l5 c, v二十、回马泉2 R- ~! i, @4 P2 E" t' p- k: c' Z
回马泉位于五龙潭公园内五龙潭南侧,东邻古温泉。相传唐朝武将秦琼五龙潭内建府邸,在此遛马,战马空腾,马蹄落地处出现泉眼,故取名为回马泉。泉池呈长方形,水面与“净池”相连,约50平方米,水深2米。池中间建一曲桥回廊,设有座栏,供游人凭栏观鱼赏泉。南岸池壁上有“回马泉”刻石。回马泉、净池的泉水汇流成一股溪流,由南向北由玉泉边上的一座小石桥下流过,注入五龙潭。& u' e; N; w/ y; `
$ x& H7 g$ k) }; r4 D s, U二十一、袈裟泉
* o2 [! I! x# d5 m3 y1 z/ M4 ^2 H 袈裟泉(曾名独孤泉、印泉),位于济南长清区万德镇灵岩寺风景区内。以泉旁有貌似袈裟的铸铁取名袈裟泉。泉水自岩洞石缝流出,汇入半圆形石砌池中,然后经曲溪由石雕龙头口中流入大型池塘。泉周危崖峻峭,丛木悬生,亭廊环绕,鸟语花香,别具风采。
$ m( V9 e. z5 a' g# E门票:45元(灵岩寺)
! p7 Z! Y" a L- }# d% B地址:济南市长清区万德镇& k) F3 n! B: r+ d
交通:(1)市区驾车沿104国道北行约200米——灵岩广场处沿景区指示牌东行约9公里即到。! M! f" m# m5 l' z) r
(2)旅游专线车:游707路,每日早八点在解放桥发车,当日下午三点半返回,每日一班。
J/ l/ g0 S& e( }0 z
/ t+ B7 |5 W% k$ u9 N二十二、金线泉
" s; d' } w' p 金线泉位于趵突泉公园内,趵突泉东北侧,尚志堂与皇华轩之间。金线泉池呈长方形,长2米,宽1米,深1.5米,泉水自池底两边涌出,且流势相当,在水面相交,聚成一条水纹,映日凝望,宛如一条金光闪闪的金线浮于水面,故而得名。- B: q0 x, Q, f1 k
5 z7 k4 f2 B" L( N& J9 ?1 w
二十三、净明泉
/ J) a/ \2 W& ]4 |* n 净明泉又名“明水泉”,位于济南章丘市明水镇西麻湾北。因唐王李世民东征至此兵士多患眼疾,以此泉水冲洗,疾除眼明的传说得名。因地下水被截流,停涌多年,村民仍倍加珍惜,古泉池、古庙宇、古桥、古碑皆保存完好。
0 B- v W; r' ]+ b+ z地址:济南章丘市眼明泉大桥北侧(眼明泉北50米处)+ X, q' n. s8 G' v# t7 ^9 ~
交通:(1)驾车沿309国道--双山大街路口--明水--百脉泉街--公园南门——汇泉路西行——眼明泉大桥桥北即到。3 Q3 K" a1 s5 I0 D, m$ ^
(2)市区驾车沿经十东路--世纪大道--双风山路--铁道北路北行--公园南门——汇泉路西行——眼明泉大桥桥北即到。+ j2 P9 y I8 T+ `
(3)济南市区游客可到济南长途汽车东站(甸柳庄)乘长途汽车至明水长途汽车站。5 q3 N$ H P# g: K/ d
1 W; W. X( }6 U! L二十四、九女泉
; T ~! z. w0 T 九女泉位于解放阁南侧护城河北岸边,与玛瑙泉隔河相对。民国17年(1928年)《历城县乡土调查录》载:“在南关黑虎泉,北依城壕,现在安宅新建房内。”因临九女楼(一说因常有九天仙女于清风月夜来此浣纱沐浴的传说)而得名。泉池长8米,宽5米,深2米,自然石驳岸,半伸河中,水自岩孔涌出,形成涟漪荡漾的水湾,穿过池岸流入护城河内。7 a, C# f6 G; {, A( O" D8 `
& @4 m$ `% f0 G" z' e二十五、苦苣泉/ G- C7 p) R4 Y
苦苣泉又名莴苣泉,位于柳埠镇袁洪峪度假村。泉池呈井形,内径0.5米,深4米,用玻璃板覆盖,水潜流罗曼山庄院内出露地面,由高2米,宽3米的山石跌落浅池。泉旁岩壁上镌苦苣泉碑记多方。+ n ~7 f7 B4 W8 N: b" |$ ?, p
地址:济南市历城区柳埠镇袁洪峪南岭(袁洪峪度假村内)0 E" a, z% F0 A2 Y2 k. r
交通:市区驾车沿英雄山路、103省道向南—过仲宫大桥柳埠方向—南行至袁洪峪度假村即到。
0 A8 Y; c$ Y: b# o% n5 n! G1 S; t/ \9 F
二十七、濂泉
5 m+ @# p+ F+ W* j {濂泉地处五龙潭公园西北隅,泉池由自然石砌垒,北岸水边石上刻濂泉名,四周垂柳成荫。其泉池面积广阔,水质清澈。晨曦初升时,濂泉犹如一块凝璧;夕阳西下时,濂泉状似一盘金汤;迷雾烟雨中,它碧波荡漾;艳阳高照下,它熠熠生辉……浓妆淡抹总相宜的濂泉清逸凉爽,倒影成辉,聚柳树的婀娜多姿、清泉的温润碧透于一身,给人们清新明丽之感。濂泉池中立一小亭,名“寒玉亭”,亭接水廊,廊接“濂轩”,沿廊修竹郁森,巧石秀丽,临轩花木葱茏。' n9 B6 y3 s9 k9 n1 ~) T# o% D( b" W; D5 z
: h$ k: Q7 N4 k# G5 R
二十七、白云泉& z, h+ l7 H- o! n0 E# O C* F/ H
白云泉位于万竹园的西花园西南角,静卧在一片绿洲灌木丛中。这里泉溪相连,流水潺潺,假山堆岸,花木扶疏。泉池南端有一泻口,为自然石垒砌,呈多层叠状,水满流溢,可形成多层叠水。泉水沿着曲折的小溪蜿蜒东流,至万竹园门口与东高泉之水汇合,继续东流至趵突泉边的沟渠。
1 ?. D6 ]/ f0 s8 I/ j F( T
; C8 U) R& W2 t# |, H4 ^( K二十八、灵岩寺甘露泉; d8 |5 P. ^9 Q' d: m+ ~0 l# F
灵岩寺甘露泉位于灵济南长清区万德镇灵岩寺风景区内。是灵岩寺诸泉中最着名的一个,有“灵岩第一泉”之称。小泉似露珠般在石缝中泄出,叮咚作响,清冽甘美,故名“甘露泉”。泉池呈长方形,清澈见底,绿藻飘动,终年不涸。池东侧崖壁上嵌“甘露泉”石刻,为乾隆皇帝御笔。泉池西侧10余米岩壁上,嵌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山东巡抚彭黯所书“活水源头”巨字刻石。
: i# T- g+ z: @1 E S% u$ G门票:45元(灵岩寺)0 g7 Z" D8 Q2 I
地址:济南市长清区万德镇
4 l8 e$ h* m7 N6 K交通:(1)市区驾车沿104国道北行约200米——灵岩广场处沿景区指示牌东行约9公里即到。$ d6 ^* z1 f8 v
(2)旅游专线车:游707路,每日早八点在解放桥发车,当日下午三点半返回,每日一班9 }( e m; t3 k# Y; v
$ K) }3 d8 _! `$ b$ h, @
二十九、柳絮泉
$ s2 N. L; b5 E5 Z6 c7 h! |( {) W 柳絮泉位于趵突泉公园内,与金线泉隔壁相连。池长3.5米,宽3.2米,深1.5米。因泉中气泡翻飞,银光闪闪,泉花串串,常年“泉沫纷繁,如絮飞舞”而得名。( C5 h) L$ K6 L2 m
0 q" e( G7 ^" o& o& Q/ M8 A
三十、马跑泉
/ c! E5 v; g% k) G0 k% o& Z; W4 X 马跑泉位于趵突泉公园内李清照纪念堂东侧假山下。因抗金英雄关胜的战马怒啸奔腾,刨地出泉的传说而得名。泉池长12米,宽5米,呈不规则形,池岸由已溶蚀的石灰岩岩石砌垒,曲折起伏,参差交错。泉水从石隙中流出,沿池底小溪向东北流去,注入护城河(西泺河)中。泉池周围,怪石嶙峋,绿树掩映,显得格外幽雅别致。; v) v2 d$ [ c+ Y' h3 j' L4 t
) T/ A/ K7 H& s& ~* Z* z- ~! K, j三十一、玛瑙泉
" i) ~. I8 G3 m$ B 玛瑙泉位于黑虎泉东侧河边。民国17年(1928年)《历城县乡土调查录》有记载:“在县城东南三皇庙下崖桥西南”。因水自池底涌起串串水泡,经阳光照射,五彩缤纷,犹如玛瑙而得名。池呈方形,长3.7米,宽3.2米,深2.7米,以块石砌岸。池水从池上部7个分孔流出,漂落护城河,状如垂帘。
% {( v, X6 u' E5 [( I6 Q) E/ A0 W, T4 S- k
三十二、满井泉
, F- t0 |% O; K, S6 V4 W 满井泉位于趵突泉公园内的娥英祠西北隅。因四季涌泉,盈溢井口而得名。填埋多年,1997年修复,泉池呈六角形,深5米,石砌井壁,周饰雕石栏杆,栏板嵌“满井泉”名刻。
! J* w/ W+ ^7 l1 W8 E1 I% m
& j1 B u5 |3 r) {6 I三十三、梅花泉
0 W! o! F+ D- ~8 \% n 梅花泉位于济南章丘市明水镇百脉泉公园清照园内,因布局成梅花形的5眼清泉而得名。泉池面积1500平方米,水自5个规格相同的铸管涌出,水花翻滚,微波四散,状如趵突,由泉池东岸过漫桥,汇东麻湾水入绣江河。1 V$ g' q$ d+ ?0 K9 R
门票:50元(百脉泉)* y) M& w; D% Y1 z+ n5 Z
地址:济南章丘市汇泉路31号百脉泉公园
* V7 [8 T* s! [& h2 G交通:; \6 b @# ]! i
(1)驾车沿309国道--双山大街路口--明水--百脉泉街--公园南门。
6 `% V& M% R3 L+ U9 `0 |(2)市区驾车沿经十东路--世纪大道--双风山路--铁道北路北行--公园南门。4 P2 R s' Z1 \: T
(3)济青高速--刁镇出口下--明水--清照路--公园北门,下高速后大约需要40分钟车程。
5 }" v2 x# S, z/ z- a$ {(4)济南市区游客可到济南长途汽车东站(甸柳庄)乘长途汽车至明水长途汽车站
: @5 I8 Q' f f- j% R6 Y(5)章丘明水汽车站乘5路、6路、8路公交车可直达百脉泉公园。& ] `& N- j: e( J
/ J+ @% K) T9 E6 k' E+ {( \三十四、墨泉
4 ?1 z: j8 S |" _! D5 | 墨泉位于济南章丘市明水镇百脉泉公园内,龙泉寺门外。因泉水从铸铁管内涌出,黝深亮丽,(一说因原XX山东省委书记、著名书法家舒同同志任章丘县委书记时居住泉旁,常以此泉水研墨洗笔)而得名。泉池呈方形,雕石砌岸,饰石拦杆,涌水量0.3立方米/秒,水盛时达1立方米/秒,水自0.4米铸管喷涌,水花四散,自池北侧溢出沿石渠北流,汇梅花泉。
* U; Z; E* |# |' R8 {8 p
$ X! R- Z$ {; T% ^& `: }5 O三十五、泥淤泉
7 [2 \- l, I& C 泥淤泉(曾名印度泉),位于济南南部山区柳埠镇淤泥泉村。泉因多次被山洪冲击的泥沙淤塞,经挖掘复又成泉,故称淤泥泉。泉池在街道旁,有3个水脉相通的石砌方井池,主泉居东,深10米,底部有洞深不可测,传通于东海,俗称“海眼”,水势旺盛,水自池壁方孔流出,沿石渠流入阎家河。0 x. Y! d2 }$ l. Y
地址:济南市历城区柳埠镇淤泥村; P# {' q0 c! I
交通:市区驾车沿英雄山路、103省道向南—过仲宫大桥柳埠方向—柳埠镇政府沿103省道向西约1公里,路口向南约5公里即到。. N$ x9 n/ A0 E
0 n8 g- Y D# c+ \5 f
三十六、泮池2 H- z0 f+ h: X& G/ x! Z* s
泮池位于济南历下区明湖路府学文庙内,中间为五孔石桥。泮池水自池底涌出,旧时与芙蓉街诸泉汇为一处,从北岸溢水孔溢出,沿暗渠北流入大明湖。泮池乃古代学校的水池。周代天子之学为“辟雍”,诸侯之学称“泮宫”。辟雍有水环绕,泮宫之水只能半之,为半圆形,称为泮池。泮即为半。9 D0 J6 F0 W+ p
) e7 n% O, }5 M' b5 F( r( i三十七、琵琶泉
( z6 B( e/ M4 a% i8 q 琵琶泉位于环城公园东南隅,黑虎泉西侧。因水声淙淙,犹如琵琶扬韵而得名。1965年整修为长6米、宽5米、深2米的石砌方池,水自池底岩孔涌出,由北岸溢出,跌宕下泻,迸落河中,立于琵琶桥上赏泉听音,别有风趣。1 r( Q3 R, [' T4 x8 c
& ?) m5 ]/ e5 G5 f三十八、清泠泉) j0 f: a7 J# W2 `* I/ O8 o& y
清泠泉位于济南五峰山风景区的洞真观玉皇殿东侧。因清泉激石,泠泠作响而得名。水自岩壁石雕龙头口中流出,落入边长0.8米的石砌方池。尔后,一脉经溢水口西流,穿石桥入“玉女盆”;一脉至玉皇殿前石桥下水池。清泠泉周围还散布着青龙、白虎等许多历史名泉,形成各具特色的泉水景观
! G3 w* ?1 L3 A" Y q N2 B! [门票:40元(五峰山)8 ~1 q. `% Y4 X( n9 D; c! A
地址:济南市长清区五峰山镇) J' g; Z. H# Z# o
交通:(1)市区驾车沿104国道向南行驶约5公里—崮云湖路口处(有指示牌)右拐行驶约5公里即到。 m& W' |" d5 t) h# C
(2)游客可以从济南客运中心,乘坐开往五峰山的专线车,60分钟可到达五峰山,票价:6元/人。
, {: X; a/ w% I0 O
% J% U/ g* Z7 d' W) E; F/ y3 S三十九、虬溪泉0 C# ?- L2 A( | v
虬溪泉位于五龙潭公园内月牙泉东北侧。因泉水出露于状若虬龙的岩溪而得名。泉池由自然石垒砌,长、宽各7米,深1.4米,北岸岩石上镌“虬溪泉”名刻。水由泉池岩孔喷出,沿石溪穿竹林流入护城河。& y! t0 ^4 c+ m! ]; S# N$ i5 E& o
$ q: T% M ~4 t" n9 F! t X, m四十、日月泉9 s2 x; J, S2 M% v% \
日月泉位于济南平阴县洪范池南,云翠山风景区的“南天观”旧址,因池形如日月而得名。日泉在北,呈圆形,月泉在南,呈弯月形。水自各池岩孔流出,往复流动,长年不涸。周围有天柱峰、笔架山、子陵寨、三清观等自然和历史文化遗迹。3 W, l) n' \$ G* |2 K. H) c$ S
门票:30元(云翠山)# k+ C: x' [( g
地址:济南平阴县洪范池镇南3公里处(云翠山名胜风景区内)
0 q+ J8 u* R, y' N; W5 C3 k交通:济南市区驾车沿220省道——西南方向前行——过长清、平阴县城沿东阿镇东南方向行驶——洪范池镇——沿指示牌向南约1公里即到。
9 P0 H; C8 ^: J& K- E$ f
- N/ h/ r" P9 b四十一、散水泉
7 j+ U6 ^& b+ L3 K5 U 散水泉位于珍珠泉大院内,北临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巡抚院署大堂。因泉水奋涌,涟漪旋回,聚而复散而得名。1981年重修泉池,长、宽各1.6米,深2米,石砌池岸,加建石栏。南岸栏板上镌“散水泉”,为省人大副主任李予昂书写。池内水清见底,晶莹碧透。
, s- X+ E! q. g1 H# L0 A" R' C3 E* [3 H( F6 |( z
四十二、圣水泉" S# C" j8 x& |+ l0 {: F' J9 v. d
圣水泉位于济南南部山区红叶谷文化旅游区兴教寺内,因泉水有灵气,喝了能长寿的传说而得名。水自岩洞涌出,沿石渠流入方池,清冽甘美,长流不涸,是景区内最古老的天然名泉。
$ h' h! i' X6 q: \+ I门票:60元(红叶谷)
, d3 R8 G' q! N- O7 W地址:济南市历城区锦绣川乡锦绣川水库南3公里红叶谷景区8 I* y$ J# e9 H# T+ Q
交通:(1)市区驾车沿英雄山路、103省道向南仲宫方向—仲宫大桥左行—327省道—红叶谷即到。
5 d u/ k' I* q) M8 S. ^+ V(2)济南市区乘坐65路公交车( \' J0 v. \7 V' q+ _- i
站点:和平路东口→银座商城→泉城广场→八一立交桥南→重汽技术中心→仲宫→红叶谷,票价3元。( y z7 B9 }# q. z" C X0 g
(3)旅游专线车:
+ M' B. v8 ? [①旅游发送中心:(黄金周、周六、周日)6 e" h/ u, n1 O( n) G# ]
发车地点:济南长途汽车总站前广场旅游发车区;电话:0531-85800888. 85877803" y9 ^7 x) t; q; G* ?* ~
②旅游集散中心:(天天发)
3 p( i% M9 g- t& S1 h/ f! }发车地点:燕山立交桥下健身广场;电话:0531-67878778
+ M% _9 h7 \+ a% e③济南旅游汽车站:
6 L8 F) G& k& U; G: f) Y2 D发车地点:英雄山路71号;电话:0531-883161165 P2 \# _2 Z' U! g
④济南公交旅游分公司:(黄金周、周六、周日)0 L1 U8 L i3 T1 a( b5 A2 W
发车地点:解放桥家乐福超市停车场;电话:0531-85997756
: [! ~$ D# e3 x' N9 A3 r( R a9 \$ P2 h& f
四十三、石湾泉; l% b3 c) L. \6 ^, ]/ {
石湾泉位于趵突泉公园内,白雪楼前。因巨石驳岸,状如水湾而得名。原池淤塞已久,1977年修复,池长宽各10米,深1.5米,与湛露泉相连,以石砌垒,南依假山,池岸岩石上镌“石湾泉”名刻。
" C: y/ x8 Z2 a5 B( o; ?! p, {' L& R9 [3 ]* {, m0 L
四十四、书院泉' c8 `' S" _, Y- `/ d/ f: _
书院泉曾名东流泉,位于济南平阴县洪范池东天池山下书院村,旧《东阿县志》有记载。因明代中丞刘隅曾临泉建书院取名。泉池呈方形,以石砌岸,水自岩隙涌出,汇为边长8米的水池,日涌水量800多立方米,自池南壁石雕龙头口中吐出,沿石渠盘街绕户,穿林润水,流入狼溪河
) H" `5 H/ X0 l, x& i$ f! X地址:济南平阴县书院村7 |/ i" S9 v g2 [
交通:济南市区驾车沿220省道——西南方向前行——过长清、平阴县城沿东阿镇东南方向行驶——洪范池镇政府向东南约1公里即到。1 N& l7 L4 c) E
5 |- B4 h( G; C- O/ O4 i; [6 D
四十五、漱玉泉% A% W2 ]; l$ a
漱玉泉位于趵突泉公园内,李清照纪念堂南侧。泉名由“漱石枕流”一词演化而来。相传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常于此填词吟诗,梳洗打扮。她的作品《漱玉集》即以此命题。泉池长4.8米,宽3.1米,深2米,以石砌垒,周饰雕石栏杆,北侧栏板嵌“漱玉泉”名刻。水自池底或池壁涌出,漫石穿溪,汇入长24米,不规则形石砌水塘。* v: h) c) t: z; }4 }" q5 {1 t
. I8 {& r3 e: I4 r/ w: l0 Q$ q四十六、双忠泉 r- [( b a" r1 T+ Y: b
双忠泉位于济南市双忠祠街西首北侧(山东省人民政府北门西侧),清康熙年间,修复双忠祠时,掘土出泉,遂以祠命名泉池为两个四方形相叠,面积约8平方米,水深5米,石砌池岸,水质清澈,长年有水。泉池东北角有当代书法家题写的“双忠泉”碑。! l) R0 b1 }& |" {5 j6 a
$ g0 a3 u0 F% R: Z2 T' ^. H
四十七、檀抱泉
) o, m2 K$ p, l2 J; t 檀抱泉位于济南长清区明孔山下第四峪村。因以石修建的洞穴式泉池上部有1株胸围1米左右的古青檀树取名。洞深、宽各3米,高1.2米,水自岩洞流出,积于1.8米石砌方池,再沿暗渠流入长40米,宽14米至20米的蓄水池。
- i b* ~. h6 m! c: {* a2 g地址:济南市长清区灵岩寺第四峪村
( r# ?: o) ^3 c( `* @) u交通:市区驾车沿104国道北行约200米——灵岩广场处沿景区指示牌东行约9公里——灵岩寺景区——三仙堂宾馆路口右转——沿水泥路至“第四峪”村即到。
. s W1 z/ ]2 I. k3 [5 {: [
( s4 p8 r/ ^1 O1 P& ]' K四十八、腾蛟泉
' u1 p" d9 V! {" f9 q; I 腾蛟泉位于大明湖南门路南的王府池子街北首东侧,邻近起凤桥街。因西临腾蛟起凤坊得名。泉池呈长方形,长1米,宽0.5米,深1.5米,以青石围砌,精致方正。历城人李亻间(“亻间”为生僻字,故而两字一体,xiàn)于丁卯年(公元1867年)题写的“腾蛟泉”名刻。( r( n& f6 v4 D/ h
0 |8 M* v# p( p7 v1 s, e四十九、天镜泉6 J5 Y0 p5 C% p6 h+ Q3 r
天镜泉位于五龙潭公园西南隅。因泉水平明,日月星云倒影如天垂镜而得名。明代刘敕纂《历乘》载:“天镜泉,昔名江家池,张元平(张鹤呜)观察改为天镜泉,其泉清澈可爱”。泉池长14.5米,宽13.6米,深1.4米,石砌池岸,最大日涌水量15500立方米。
0 J" D' Z ?7 o# @, Q9 `: ]+ x
! h2 H7 f' A* V7 |5 j4 M( K五十、突泉
( y! ?1 @2 i @) f 突泉位于济南南部山区柳埠镇突泉村,此泉水势旺盛,涌出后呈凸起状,故又以其形称突泉。泉池呈井形,长、宽各1米,深7米,以石砌成。水由池上部井壁方孔东流折向南至东西大街南侧沿石渠漫流,形成溪抱渠绕之势,故古时曾称此村为溪抱村。
: Z$ P+ V: _4 @地址:济南市历城区柳埠镇突泉村(柳埠镇政府西)9 U- d4 C0 F1 F) m# a3 F6 i; I
交通:市区驾车沿英雄山路、103省道向南——过仲宫大桥柳埠方向——过大门牙、小门牙——突泉村(柳埠镇政府西约3公里)即到。1 u- r5 X0 W# G2 j0 ~$ S8 r3 y
- j X# O' Q$ ?+ @% k- K: C" ^
五十一、望水泉
7 f& ]$ T$ A6 w& k5 p$ K$ k; C 望水泉位于趵突泉公园万竹园西院。相传此泉与万竹园内的另一名泉--登州泉相通,齐望登州,故名“望水泉”。泉池长20米,宽9.8米,深2.2米,中架3孔石桥,桥南建石亭,游人可于亭桥观鱼赏景,池北有与院落相通的门楼。桥西侧北岸池壁嵌清末庚戊(1910年)“望水泉”石刻。
' z( v4 V8 U4 c2 {5 a* k. E$ C5 r- T/ j
五十二、卧牛泉8 Z) a' n+ W1 @8 {/ w8 q( r
卧牛泉位于趵突泉公园内,与皇华泉并列皇华轩门前。传说常有耕牛躺卧泉旁休息而得名。池长6.3米,宽4.1米,深2米,北岸石栏上嵌“卧牛泉”名刻。 k* D6 F6 J' w. o1 H
9 ]# u" W6 T) ^4 k& r3 e
五十三、无影潭
+ k- W7 ^7 t' o. F2 k 无影潭位于济南天桥区无影山路和无影山中路交叉口东南,无影山公园(济南四五六医院对面居民区内)。因处无影山而得名。此泉由多年掘砂逐渐形成。以石砌岸,面积5000多平方米。水由潭底多处细微的岩孔流出聚成。泉池水面标高31.80米,水深2米至3米,常年不涸。
u6 N$ \! {' X9 c1 k6 `7 u5 E! O1 I& z d- D
五十四、无忧泉- a* t( L( i. L0 E1 a
无忧泉位于趵突泉公园内,东南临白雪楼,以酌饮此水能消愁解忧而得名。泉池呈不规则形,以自然石缀岸,水自西南部弯月形泉池中的岩孔涌出,喷珠溅玉,聚为面积672平方米的池塘,然后从北岸溢出,汇入趵突泉。0 D& r' P( s" Z$ A8 g4 Y' ]
5 z0 c( Z# a8 H. @, `
五十五、五莲泉
~4 P: E2 `# ? 五莲泉位于济南环城公园东南隅,琵琶泉西侧。池底泉眼甚多,较大者有五个,水泡成簇,于水面绽开,似五朵盛开的莲花,故名。泉南侧河岸上建有五莲轩,由亭、台、廊、榭组成,景观十分别致。8 ?. Y2 J2 ], M" o5 Q9 M/ q
+ V" @( [" X' [' \6 e4 B# [8 n" ]
五十六、五龙潭
A, x+ f& g6 ~0 d 五龙潭曾名灰湾泉,位于济南市中心五龙潭公园内,居公园中部。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称净池,是大明湖的一部分。唐天宝四年,杜甫与李邕宴饮历下亭,即在古历亭遗址处。金代《名泉碑》收录,称灰湾泉。元代池旁建五龙庙,内塑五方神龙,后人便称其为五龙潭。历经整修,今池长70米,宽35米,以石砌岸,池广水深。溢水标高25.80米,日涌水量最高4.3万立方米。潭水沿石渠穿街过院,蜿蜒北流。1986年以潭建成五龙潭公园。
! Z* Z6 B0 W: }! k v1 l; s8 t
2 H4 X% x8 g2 d7 K/ e) M) B2 z五十七、西麻湾
0 K) ]* n2 n( @* [2 B; ` 西麻湾位于济南章丘市明水镇西部。《济南府志》载:“西麻湾在百脉泉右三里许,水自石壑中涌出,东北流……。”今为冲沟式河湾。南起胶济铁路,北至济青公路,长约1500米,宽50米至300米不等。湾底及岸坡,处处泉涌,河渠纵横,游人可手捂泉眼,让泉水从指缝间汩汩上涌。众泉汇聚沿主河道北流。近依泉辟建眼明泉公园。
2 A3 C2 ]0 n, |# `2 m地址:济南章丘市明水镇西郊(眼明泉大桥桥北): s" G! N2 t' M/ L+ W* ]2 A
交通:
$ r% O' x: J+ M2 c(1)驾车沿309国道--双山大街路口--明水--百脉泉街--公园南门——汇泉路西行——眼明泉大桥桥北即到) B" F, h M+ A/ L3 w
(2)市区驾车沿经十东路--世纪大道--双风山路--铁道北路北行--公园南门——汇泉路西行——眼明泉大桥桥北即到
# A% q2 {+ S( u: C; D0 r(3)济南市区游客可到济南长途汽车东站(甸柳庄)乘长途汽车至明水长途汽车站。. z2 m! ?5 J0 m7 x8 ?
# f% E$ `. ~" ?& {
五十八、西蜜脂泉
' u4 h+ y( }% x1 I; y* w& C 西密脂泉位于济南市共青团路五龙潭公园西南侧,关帝庙院内。因水质甘美如蜜而得名。泉池雕石砌垒,中架石桥,分隔为两个对衬的方池,各池饰雕石栏杆,池水相通,总长5米,宽1.7米,深1.5米。
0 d" F- s% L3 r3 k5 K9 E
6 ~. i! G, Z9 @6 j: W五十九、溪亭泉 w( A+ X. F$ t+ U% {- _
溪亭泉位于珍珠泉宾馆大院内,珍珠泉东侧。因附近溪流潺潺,亭阁翼然的园林景物而得名。泉池长2米,宽1.8米,深2米,以自然石砌岸,南、北、西三面绕以石雕护栏。东面为山石叠成的假山,古朴自然,石上镌王讷(字墨仙)题写的“溪亭泉”石刻。池南侧徐北文撰《溪亭泉题记》,文中有:李清照曾作《如梦令》有“尝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归舟,误入藕花深处”之句,景物与此处相合。
1 S) `% V* ~. U, w/ w, G. J2 h8 @' K6 a% c
六十、贤清泉
- q9 t2 Y' d: M. H& S: I q 贤清泉(又名悬清泉)位于五龙潭公园最北端。泉旁曾建伊人馆、贤清园、朗园等园林名胜。经1986年整修,浚池砌岸,池略呈方形,长22米,宽17米,深2米,临水植花木,架石桥,建回廊水榭,是游人品茗赏泉的好地方6 F8 A, m2 b2 y% E/ A4 N
* l8 v. j" j! [4 J8 v, Z
六十一、晓露泉4 X( p$ |5 S; ~% |
晓露泉位于济南张夏镇积家峪村北首石洞中。洞深4米,宽、高各2米。水自洞内岩孔涌出,流进井形池中,再由暗渠伏流洞外石砌方池。水盛时溢出池外,沿山沟,穿过农田、果园,蜿蜒向北,流入石店水库。
- |4 V/ o$ q; c地址:济南市长清区张夏镇积家峪村北首4 r* B2 r2 z) d7 J8 ~" ?
交通:市区驾车沿104国道向南——见张夏镇政府(莲台山景区的路标)向东——从路口向东约1公里(经过京沪铁路)处三岔路口向东南方向(“万亩杏花园”的指示牌)约3-4公里——焦家台村——沿路边的“晓露泉”指示牌南行即到。
/ t0 R" \ C( S4 |4 B
/ p! N c2 V2 a& V6 ^六十二、砚泉
- h4 A8 q: I; T6 e, v5 _: S 砚池位于姚家村南侧,因地处砚池山而得名。呈塘湾状,是1958年开山采矿石挖成。南北长150米,宽50米左右。水自水深莫测的池底涌出,汇聚池内,常年不涸。池旁立《砚池泉记》碑。6 h6 D* U/ i! j4 _. R
3 t& c+ A8 J' |9 Z" m$ I# @六十三、迎仙泉
: b; a6 `9 R, K8 e* r, F 迎仙泉位于济南天桥区顺河高架桥路济南水业集团西北侧约50米处,原来是一处无名泉,2009年9月被正式命名迎仙泉。因泉水发现的地方在英贤街附近,而且旁边有一座桥叫英贤桥,取谐音,名“迎仙泉”。迎仙泉为济南市开放式取水点。泉池四壁用大理石修筑,并且搭建了取水平台,方便市民取水。泉边立有“迎仙泉”石碑。( }- g5 V8 A3 P( O# ?5 N
D, s* o6 A' {) C
六十四、涌泉
( w; ^6 `. b m1 z$ p 涌泉位于济南南部山区柳埠镇苏家庄四门塔风景区内,四门塔西侧。《历城县志》载:“在神通寺西”,称涌腾泉。泉水自白虎山山腰岩隙涌出,由石雕龙头口中喷入长5米,宽4.5米的石砌方池,再从南岸溢出,依山势三迭而下,形成“悬崖飞瀑”、“细水长流”、“锦上添花”等景观。池旁立明代天启3年(1623年)(重修涌泉碑记)及建于明万历六年的涌泉桥。
3 j$ }* R- ^$ K0 {0 x$ C& z0 T/ R门票:30元(四门塔)- [2 `% h1 Z3 O: [
地址:济南市历城区柳埠镇苏家庄
4 `! T* F0 U8 V7 ]交通:(1)市内乘坐67路公交车在四门塔站下车路北即到。
, k, h( e y5 H3 f; p4 h(2)市区驾车沿英雄山路、103省道向南—过仲宫大桥柳埠方向—四门塔景区指示牌行驶约2公里即到。
7 F& l( C5 m3 w) d5 l0 U3 d: ?
+ \: E. P9 o7 @2 M% ^& x六十五、玉河泉# I( a$ g2 O M# k! R. a7 I% ]
玉河泉位于济南市历城区彩石乡玉河泉村。北魏《水经注》称“榆科泉,是巨河水之源”。后泉水汇成一条恰似玉带的河流环绕山村,改称玉河泉,泉自河边岩孔涌出,穿街过户,与东(西)老泉、响呼噜泉等水相汇,沿河北流。$ p. K! k9 f# M
地址:济南市历城区彩石乡玉河泉村
6 i) u; J, I# a" C交通:市区驾车沿英雄山路、103省道向南—仲宫镇—沿327省道向东过西营镇—彩西路路口往北约10公里即到。' c M/ ^- |/ i. j
. Q3 X& `4 d2 m7 f) J六十六、玉环泉
" m, O, r: d: i) s& B 玉环泉俗称玉环井,位于济南泉城路省府前街中段路西,山东省人民政府南侧。因两泉并涌,水纹相扣如玉环而得名。1978年修复,池呈双井形,块石砌成,各装白色大理石雕制的巨石作岸,池周绕石柱铁链围栏。$ F' d, O! G- |6 M9 V+ o5 h% j
. e4 Y" P7 t+ h0 j0 \) s* B
六十七、玉泉' @3 l, u7 n+ c
玉泉位于五龙潭公园内五龙潭南侧。因泉水洁白如玉和原五龙庙中有一条白色雕龙的寓意取名。池岸以自然石砌垒,水自石中涌出,穿石隙,沿水渠蜿蜒东流月牙泉相汇后流入五龙潭。
- e1 u n; z, L: T
& X, y& G: i' _3 j( {) p; w2 J+ m六十八、月牙泉, s5 }, z* Z4 U' {* _4 U |- ?- a
月牙泉位于五龙潭公园东南隅,古温泉东侧。民国17年(1928年)《续修历城县志》载:“在西门外东流水路东”。因形如初月而得名。泉池长13米,宽8米,深1.5米,以自然石驳岸,水中立有以纪念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命名的蘑菇云石,水盛时可从3米高的石顶喷出,水花四溅,洒落泉池。池水沿曲溪,过石桥穿竹林,流入护城河。因月牙泉喷涌水位要求较高,所以月牙泉喷涌就标志着济南所有泉群全部喷涌。
: m& @' P2 `4 o
# l3 U! ]( N i7 m8 w& L4 z2 ^; E6 X六十九、湛露泉! C. A5 z6 | u- B6 L0 m
湛露泉位于趵突泉公园内白雪楼前,与石湾泉相邻,金《名泉碑》,明《七十二名泉诗》均收录。因泉水清湛,甘香味美而得名。泉池填埋多年,1997年修复,池长、宽各4米,深1.5米,西部以自然石驳岸,参差曲折,半浸水中的岩石上镌“湛露泉”名刻。# ?- l+ I7 [; B7 o7 A" j" I0 x
$ |# ~& h% }5 v
七十、珍珠泉3 [; a7 O5 n4 M2 N# |
珍珠泉位于珍珠泉宾馆大院内。以平地涌泉,水泡升腾,如泻万斛珍珠而得名,又因城东南护城河中有南珍珠泉,故又名北珍珠泉。泉池呈方形,面积1240平方米,雕石砌岸,周饰石栏。' K( q+ \! t* T3 N2 l$ B, T9 W/ C
# T3 X) T/ L$ y: k! D* @- t/ x七十一、卓锡泉
$ l3 _3 c# o- H0 d 卓锡泉位于济南长清区万德镇灵岩寺风景区的千佛殿东侧岩壁下,此处泉水竞流,古柏参天,题刻众多,是著名的灵岩八景之一。 传说因高僧用锡杖戳地出泉而得名。水自岩壁下部洞穴涌出,沿石渠漫流,与白鹤、双鹤等泉水汇入镜池,泉旁岩石上镌乾隆御书卓锡泉及咏泉诗一首。
1 e; z5 U3 u- L' Q! A
, @3 b+ ~7 h4 ~0 i0 w七十二、濯缨泉4 r: m2 ~' }* L1 E6 w
濯缨泉亦称濯缨湖,位于大明湖南门路南的王府池子街中段西侧。取名于《孟子离娄上》“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之意命名。清代又因泉由王府划出称王府池。泉池长30米,宽19米,水自池底及西岸岩孔涌出,沿曲溪向北折向东流,穿民居,过石桥,至曲水亭,汇珍珠诸泉水,流经百花洲注入大明湖。9 ]/ z6 B3 b( L" N2 i
6 y' l- f$ H/ q! g- B& X: b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a8koF8oUP2V9NO5T#rd
4 Y+ D# R, d) M5 M: a0 d5 L: U' S# F v+ Z6 B U& w1 k7 D# K7 |
|
鲜花鸡蛋DarkPurple 在2016-3-30 00:18 送朵鲜花 并说: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送朵鲜花鼓励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