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如果喜欢玩蹦极之类的冒险游戏,或者喜欢站在悬崖边上观赏风景,那你其实不适合炒房。你要的是那种刺激的感觉。. L# _" ~, i- ]4 L! r
6 ^. L' A" T# D
炒房的人,跟炒股的人一样,其实需要的是耐心。亚省经济由于油价下滑,陷入危机。有房一族进入了集体焦虑。对于这种心理素质不好的人,房子给他带来的苦恼,远多于预期的回报给他带来的快乐。更有甚者,一些人开启了跑路模式。自今年年初以来,爱网的精英ID损兵折将,各论坛勉力支撑,几乎唱起了空城记。7 N" m1 _8 Q I1 w- O
' g1 N6 L: \( g( {0 r" |3 x 亚省的黄金十年已经结束了。可以看到的是,亚省错失了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强大的独立的经济体的机会。这怪不得别人,内在的软实力的欠缺是个硬伤。 3 d y( e. k! h6 x8 B( Y . e4 n1 R$ j! ]8 a6 G( E; T1 k+ H. d0 c 逐利短视,是华人的弱点。一些企图用炒房的方式致富的人,可能是短暂的羸家,但在长远来看,是最大的输家。! X# J- ^" r( L0 B+ e7 ^
3 O1 ^. w) w( M2 q- v6 D
我们先来跟我们的邻居一一美国进行一下比较。从各种经济成份来看,加拿大的经济总量只相当于美国经济比较落后的一个州。从气候宜居的角度来看,美国能提供更多的选择。那么是什么东西推动加拿大的房价呢?0 U+ f) n/ w2 T! O, ?6 a6 t
! ?, [; a. d9 x6 L
第一是移民。移民带来的需求和热钱使房价居高不下。第二是加拿大的经济缺乏多样性。一味靠资源出口是不行的。银行放贷也没有更多的选择,所以炒房就成了各方没有选择的选择。2 _; z7 X3 b* {7 R0 S+ G" U- F
v3 A! V) E- J: y4 }5 W, T( }1 |, c
那么从我们个人来讲,我们的得与失在那里呢? / K- T$ g$ j+ s& W" E4 n1 F. l ^& g7 R/ K
从表面上看,房价上涨似乎对有房者是利好,其实未见得。这是个零和游戏. 当房价上涨时,如果就业形势没有好转,那你的风险实际在增加。房子就成了烫手的山芋,丢也不是,留也不是。婴儿潮这代人就面临着这种困境。 ; j6 B! c, ?5 r5 T4 C3 q" d* k3 Z- w% k& ]: X3 }
如果你想以租养房,那也是个零和游戏。算一下你要多付出多少时间和精力就知道了。, V2 J5 J% ?0 b+ r
2 ^- S! L( ^/ e0 \/ N
我们不去计算温哥华那些大手笔的职业炒房者,因为他们本来就是赌徒,一种心理疾病驱使成的瘾。 + a5 e- |) X3 V, ? : h* O0 D5 g3 ~' z9 _3 Z" m 如果你是个工薪阶层,你下班后还要侍候房子,象个两头燃烧的蜡烛。一千小时一年不算多吧?这一千小时你可以用来休闲娱乐,象我一样到处打打牌,你可以补补觉,这些活动都可以使你保持健康。可这个房子象个王八盒子一样压在你身上,让你这只小鸟折趐。' Q R3 F i4 ]4 t r
0 V: b/ |3 `9 x o ] 你需要一个称职的管家婆来帮你。可上帝不帮你。你那个老婆除了会生个孩子,其它啥也不会。性生活越来越少,你开始失眠了。长期的焦虑给你带来了健康问题。可是还没完,你要是真离婚,房子也不归你。 4 k4 u' y0 r) V# f' ^+ C \4 [% H( N. f) W( J4 n 我有个弟兄,为了养房和一大家子,每周工作70小时以上,生活质量无从谈起,能够做的就是晩上回家看一眼女儿。工休曰他更忙,买菜做饭带孩子,谁让他娶了个好老婆呢?一个永无止境的恶性循环。 / Z7 f7 V1 ~) U0 }5 k* @4 m) w; w' Y P( M8 o1 t1 F. h# a
中国人的问题,在于分不清物质与精神的主客关系。灵与肉,孰重孰轻?你们这些拼了老命供房的人,是忘记了人是靠灵魂活着的。你们所付出的机会成本,远远超过了你们因房升值而挣到的几块钱。% i! ?% b1 S) }2 A
! Q/ l; z5 B, ~# i }
本人两次买房卖房,房子在我心里完全不具有魔力了。由感而发。+ ?' R- U6 c h2 h9 t. \0 C
Windermere 发表于 2015-8-30 09:55/ N) o' e6 B$ e2 }" t0 @& |
个人人生观不同,无所谓对错。: z" k" r k) n
( F7 n$ K" f' T' ~# v* @+ x; X
你可以裹老棉袄屋檐下晒太阳享受,那肯定没人主动送钱。9 t. H: E x' M* i, Y5 y1 R"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