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958|回复: 9

为移民奋斗的家庭写实 移民到底好不好

[复制链接]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6-11-21 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移民到底好不好?早在去年,因为要组域外栏目的稿件,记者就已经跟全家移民加拿大的小桔建立了联系。从她的文章中,从与她的聊天中,知道了那里环境优美,福利优厚。她有了自己的花园洋房,有了她想要的两个孩子。
# K. U; P* m6 X: I) A
, v, `- r; u' F! l& ^3 Y( x可是,她也真累呀,自己带着两个孩子,还要做饭,打扫卫生,“幸好这里干净,屋子一个星期擦一次就可以了”,她乐观地说。我问她为什么不请个保姆或小时工,她说:“加拿大人工昂贵,只先生一人的工资每月刚好持平,哪有钱去雇人?”老二因为早产,总是生病,在一次检查中发现孩子严重缺铁,她自责不已。
1 s7 g; ^) a9 [7 B1 U4 `3 R
+ c$ \0 P$ |0 [! K  Q老大上幼儿园后也总是生病,把病菌带回家老二也会被连累。隔一段时间家里总会出些状况,她说自己流年不利,又奇怪当年自己的妈妈是怎么把他们兄妹三个带大的。那时候她盼望自己的父母过来搭把手,可签证并不是很顺利,从五月等到六月,从六月等到七月,当时她已经发现自己身体不对劲,可不敢去医院确诊,“如果真是病了,先生一人又上班又带孩子怎么办呢?”- w! G1 \. H8 h; h- F4 C5 k

$ _3 |/ E; [: [+ _# r后来突然一连几天在网上不见她的踪影,记者有所预感,去信询问,回信的是她先生,说她得的是“甲状腺亢进”,已经很严重了,正住院治疗。她终于累病了。( v: J5 s7 {; _; G2 |

. R  T! W" t7 `6 |! y  \4 r  ?& X" v对于移民,小桔说过,“如果在国内生活中等,就不要出来了”,因为到那边从头来过,不是一般的辛苦。她还说,如果不是一家人一起出来,也就别移民了。因为她见过数对分居两地的夫妻最终劳燕分飞。就在她生病前的两个月,得知好朋友的丈夫自杀的消息。- Y/ D9 {: i" C0 R6 S& q

: d0 @' Y2 k4 A她的好朋友在加拿大,其丈夫在南非,“正努力挣钱要过来跟她团聚,可是时间太久了,她有了别人,要跟丈夫离婚,她丈夫越想越难受,就自杀了”。说完这个悲剧,小桔唏嘘不已:“本来移民出来是想过更幸福的生活,家没了,还有幸福可言吗?”
% q7 h  k2 q' d/ x; ]- _' ~+ A! f% P6 a% q
近几年的统计数据表明,中国已经成为移民大国。据明报取得的一项移民申请个案数字,今年至9月29日,中国(北京及香港办事处)的申请人数达23113人,占全球申请的10.7%。
, ]% b1 K  ~6 o4 b$ P. f3 M* A$ g' {3 j2 N  \9 J
尽管移民人数还在上升,但记者发现,相比上世纪90年代的移民热潮,现在的移民更加理性,由前期的去“过西方生活”的虚荣,改变为“享受移民国家的福利”,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代人对未来生活保障的恐惧。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1 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10月29日,下午4点多,老吴蹲在家门口摆弄摩的轮胎,他告诉记者:“得抓紧修好,明天一早还有活要拉。”借着住在同一院里的便利,老吴把几名邻居变成了自己的老主顾。看着老吴一手的油污,记者问他在加拿大的儿媳和两个孩子过得怎样,他立刻咧开嘴笑了:“好!好!刚拿到10多万人民币。”2 E6 [0 R+ h9 W8 D. k' `

2 n( H6 k6 L  ^& Q( Y记者表示不明白,他解释:“孩子们不是在国内呆了很长时间吗,这次回去人家给补的牛奶金。一个孩子每月300多加元,两个就600多元,合人民币三四千呢。”他说现在加拿大工作好找,儿媳一去就找了份工作,具体干什么不知道,只知道一天干8个小时,每个小时8加元。儿媳必须工作一段时间后才能为孩子申请免费的幼儿园,现在两个孩子都由跟他们同去的姥姥照顾着。“挺好,挺好,虽然房租贵点,可正好能用两个孩子的牛奶金冲抵,儿媳的工资用来生活。”老吴感觉,他们现在的生活比起孙女出生时“好了很多”。! n- ]: M  j9 _  J/ R
& K- ~  _! Y* F* e# n/ j. V$ ~  R. k6 l
老吴的儿子和媳妇拿到去加拿大的移民签证后,大部分的时间还是在国内,因为那边的工作不好找,儿子仍然留在国内经营自己的公司,稍有赢余。相比较,儿媳呆在加拿大的时间更多,为了要身份,她把两个孩子都生在加拿大。生第一个孩子时前后呆在那里一年半,有孩子的姥姥照顾着,倒还过得去。但两年后,她生老二时就没这么顺利了。
6 }' ~6 u5 v) H; U/ {+ F* ]: S; c! {  W: O6 j, J$ C. [: [
因为移民的增多,加拿大移民政策更加严格。孩子的爷爷(也就是老吴)、奶奶年龄不算太大,第一个孩子出生时他们就被拒签,这一次他们还是让孩子80多岁的姥姥跟去,可奇怪的是,还是被拒签了,一次不行又试一次,还是失败。孩子的父亲要经营公司,要负担一家老小的温饱,当然无法陪同。眼看肚子越来越大,儿媳只好自己去了。在那里,她跟一个老同学一家合租一套公寓,希望紧急时有个照应。: ^; Z9 F3 x: F/ A2 ^

* t( @2 Y5 a6 C/ x( J那段时间,老吴拉活的频率很高,有时有个病痛,老伴就代替他拉活,同时还要照看两岁的孙子。“没办法,在加拿大用钱跟打水漂一样,咱们的钱不值钱呀。给她带去五六万,换成加元还不到一万,撑不了几个月。”老吴家小花园里种的都是蔬菜,跟邻居们的鲜花比起来煞是扎眼。更不巧的是,他儿子一次应酬结束酒后驾车出了车祸,全身裹着纱布回家休养。那段时间,邻居们经常会听到老吴对“人民币不值钱”的抱怨。
4 Z' {2 Z- W7 B1 ^3 }# T5 w/ L9 `' y3 b& v
儿媳的辛苦也是显而易见的,每次打回电话,都听见她在电话那头的啜泣声。“不是为了孩子我真不想移民了”,儿媳哭着说。儿媳终于带着三个月的老二回国了,同时带回来的还有返程机票。因为过不了半年,儿媳又要去加拿大,而且要带着两个孩子,因为他们必须去做“移民监”:按照加拿大移民法规定,必须在一定时间内居住期达到要求时间才可以拿到身份。这次他们必须住够一年半才可以把时间凑够,尽管一年半后他们就完全自由了,但这一年半也是最关键的时间,那些日子,他们家经常讨论的就是怎样坚持下去。" S5 }6 O; A4 U3 v) ?% _! Y
6 h# {2 q8 f* f8 I; B% g3 w7 {
因为时间长,仅靠一家人在国内的收入肯定不行,儿媳到那边出去工作成为必需,所以谁去帮着照看两个孩子成为关键。跟以前遇到的问题一样,老吴夫妻不在考虑之列。儿媳跑回河南老家,又把80多岁的老母亲带到北京办签证。老人的身体比上次差远了,头发花白,脸色暗黄,严重的糖尿病让她每天都必须注射一针胰岛素。% O' u" \8 K9 ~8 q' G# D

- v. x& V& L9 M& k4 Q这半年里,老吴夫妇几乎没再出去跑活,他们主要的任务就是照顾两个孩子,“想让她们母女好好歇歇,到那边有得忙”,老吴说。因为体检关没过,老太太被拒签。儿媳着急了:“没人帮忙,别说两个孩子,就是一个我也没法带呀。”只有继续再签。等待的时间是漫长的,儿媳只能把带回的返程机票改签了时间。签证终于下来了,老吴一家又有了新的担心:老太太身体病病歪歪,再带两个孩子,能坚持一年半吗?
) [) G3 x8 e5 K& U% S2 d- h3 K- o5 z. l5 R
他们走的那天的情形,让正巧路过的邻居秦大爷感慨不已:“孩子的妈妈放声大哭,站在大门口一步也走不动了。孩子的奶奶也只剩下抹眼泪的份。真惨呀。好好的一家人,干吗非要分开呢?移民就那么好吗?”接受采访的蔡冬直言不讳地告诉记者,她想把父母办到瑞士的目的不是为了跟父母在一起,而是想“让他们的晚年有个保障”。她表示,“不相信中国的养老金制度,而瑞士的保障体系已经非常成熟”。! \" E4 m& @) \8 O

) |0 G- D' p* M( m9 o5 m% X) l8 x就在记者将要截稿时,听到一家邻居又要移民的消息。本来是五年前当时还是单身的小于递的申请,后来娶妻生子他已经淡忘了,结果今年年初接到通知。现在房子也买了,工作也稳定了,年龄也大了,去还是不去,一家人犹豫很久,他的妻子说:“主要担心到那边不好找工作。”一度他们甚至想放弃。2 M( e: J$ i/ {3 ]6 o6 G
  A; ^, d6 P2 w/ k8 E# Z5 t
但小于母亲的到来改变了他们的想法,老太太对他们说:“当然要去,别光想你们,想想孩子,再过几年他就要上学了,学业压力多大!想上好点的学校又要多少钱?车接车送你们时间上又应付得了吗?”小于的孩子是奶奶一手带大的,她说:“想想过完年他们就把孩子带走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我心里难受着呢!可是这不是为了孩子吗!”
4 J1 I6 t( X- z! G+ v
7 u3 ~0 E6 f/ s. z  |8 T为孩子移民的大有人在,摇篮网上经常会有妈妈出来发帖说:“已经放弃的移民打算在有了孩子后又强烈起来。”要享受首先需要付出。移民后的艰苦是必然的过程。适应新环境,学习新语言,寻找新工作,交往新朋友,对一名中国出生、中国长大的成年人不是容易的事情。这几年不是频频传来移民者自杀的事情吗?一位移民者说:“国外跟国内一样,有竞争,有压力,不努力照样会被淘汰。”* d: z8 r1 y# @0 O# D$ ~& J

4 J  Z5 u7 k3 L) v* Y9 g5 w, l0 a移民顾问杜先生对照多年的案例,总结说:“在国内能干的人移民到国外照样会表现出色,自己不想努力只想享受人家的福利是行不通的,西方国家的‘奖勤罚懒’ 更是体现在法律体系中,想钻空子不容易。”他透露,这两年中国的移民申请人数相对前些年已经大大下降,“毕竟国内的吸引力越来越大了”。他的几名客户在登陆后几个月就回来了,根本无意在国外生活,移民的目的“就当是为自己买了份保险”。3 q; d% h( B& F$ U
+ m' W' b: B$ O( R8 h/ z& h
写到这里,记者想起蔡冬母亲与她的争论,老人不同意蔡冬对中国的评论,她认为中国福利制度的不完善是暂时的,“以后肯定会好起来的,到时候你们可能还争着想回来呢”。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1 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杜利安是一名移民律师,他说作为一个从事过数年移民咨询法律服务的律师,我总会跟当事人沟通移民的感受,这种沟通不仅在当事人准备移民的过程中,而且在他们移民申请获得批准登陆并生活在国外后。谈到为什么要移民国外的问题时,大多数的当事人都会有下面几种答案:3 m  q, L3 V' E9 g
; g# L  ?' o) {8 a) C" Q  D9 H
答案一:国内生活压力大,人际关系紧张。相比国外的地广人稀,国内由于人多的压力,相当多的人感觉工作生活中人际关系很是紧张。我记得有个当事人说,每天在大北窑(北京一地名)等车回家的时候,看着黑压压的人群,总想着移民申请赶紧批准了,省得再挤公交了!/ @9 ^4 E/ Y+ K8 x, x! I  f
- E" x# u! b2 k3 K  d: u- o
答案二:国内孩子的生活教育成本高,教育体制僵化。的确,虽然国内实行了9年制义务教育,然而相比国外的一直到高中毕业都可以免费教育的优惠,显然,移民国外是个值得考虑的选择。尤其是相比较国外宽松的教育环境,国内孩子沉重的书包也促使了很多人选择移民国外。
* }* ~1 K. I# u( _# L- T; x! c( Z) ^7 v& u
答案三:现在孩子就业压力大,很多都选择留学国外。由于是国际留学生,需要支付高昂的学费。既然如此,还不如孩子随家长移民,这样孩子的学费就按照当地人标准收取,大大节省费用,孩子的未来发展也有不同。持此观点的人也相当多。的确,如果孩子可以随家长移民国外,相应地,学费交纳也按照当地人标准支付,这就意味着上大学前的学费是免费的(如果上公立学校的话),即使上大学也按照当地人的标准,可以享受到学生贷款等等优惠。毕业后,孩子也可以在当地直接就业,无须申请工作签证等。3 O+ j* R; n0 y2 Y3 P( }4 z* ^
+ \  s( |, N7 ?9 r) ~
答案四:移民到国外可以考虑多生几个孩子,而且当地政府还有相应的鼓励。由于国外地广人稀,老龄化问题严重,国外政府多采取鼓励当地居民多生孩子的政策。以澳大利亚为例,如果当地居民家庭生一个孩子,政府会先支付5000余澳元(澳元兑人民币大致为1:6,故约合30000余人民币),孩子每个月还会有几百澳元的牛奶金直到成年。实践中,很多中国移民都会在移民后在当地再生育孩子。* d: p# @9 k, e$ s3 [
5 D- _  r9 H, q- d, V' T
答案五:相比而言,国外的法治比较健全也是吸引移民的一个原因。由于种种原因,国内的法制水平还不高,做为社会稳定调节器的法律还未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此点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人们移民。- R& L7 k1 C$ i, u- p" d
) f" z9 ^4 z( |. a* `8 q
答案六:移民国外后再回国有一些优惠政策,也促使了人们考虑先移民国外。如果移民国外再回到国内,如果自己做生意可以享受国外投资者的优惠待遇,这也促使了很多国内的商人选择先移民国外。; _+ h4 {' e7 D- [: a

6 W8 b6 _& z" A8 {: G3 S# I答案七:作为一种人生经历,移民国外不失为一种选择。多了一种选择,多了一种生活感受。另外,国外较为完备的保险制度也是吸引很多人选择移民的一个原因。我的一个当事人就曾经向我感慨到:移民就是给自己后半生买了个“大保险”!
/ c! [  m, J! B; ]' Z4 p
# `; Z  U, P1 P" V9 u9 _2 f% ]! I应该说,上述的凡此种种,都有其道理。实践中,很多移民由于对国外的生活准备不足,也出现了很多问题。由于国内的学历和经验在国外的认可度不高,大量地存在国内的移民无法找到一份与其在国内等同的工作,于是出现了国内的博士移民后在国外工厂做普通工人等类似的现象。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国外政府也认识到这些问题,不遗余力地推动对新移民的帮助,力图使新移民尽快融入当地社会。
6 v# ~1 _0 k3 ^3 P" M3 Y; b; ^. h9 `2 Y! c  g6 v  L7 R
说到移民在国外的经历,需要提及我办理成功的一例移民申请的当事人。当事人夫妇均为国内计算机行业的精英。丈夫在国内某知名外企从事技术工作,曾经参与了多个大型的项目。在移民澳大利亚后,凭借在国内出色的从业经验,丈夫很快就找到了一份跟国内完全对等,甚至要好于国内的一份技术工作。9 K0 A9 Z; K, V8 ]
1 U) B+ D- V9 _$ K. S/ T; `8 H
另一方面,他们的成功也带动了周边朋友考虑移民国外。应当说,因为国外是一个完全不同于国内的环境,无论是语言还是文化等等,一定意义上,移民国外就类似国内的农民工进城。好在如我们前面所说,国外有多种措施鼓励新移民融入当地社会,所以能够过了语言关,大多的移民还是可以找到自己位置的。然而,在国内的生活与国外的生活之间的平衡也的确是个艰难的任务。很多当事人略带自嘲说自己就算“交代”了,不过下一代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 Z" R# H' a  f/ B9 W& v+ O( [( Q
在我从事移民法律咨询的数年中,我办理了数百例各类的移民申请。我深刻地感受到,移民国外的确给了很多人更多的选择,然而选择多了必然会有这样那样的困惑或者问题,如何平衡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不过,顺其自然,以平常心对待移民生活应该是现实的选择。
鲜花(87) 鸡蛋(1)
发表于 2006-11-21 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好贴, 建议加精
大型搬家
鲜花(1535) 鸡蛋(28)
发表于 2006-11-21 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不错。移民路上自有酸甜苦辣,这里毕竟这反应了两种味道~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6-11-22 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挺客观的.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6-11-23 19:13 | 显示全部楼层

飘飘好人哪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技术移民后的生活依赖于语言、收入、专业/专长、心理感受......, }' \/ V; N; `) J- E0 R
, i; z1 `! W' `; q# d5 K0 z1 J; {2 X
[ 本帖最后由 forbidden 于 2006-11-23 18:42 编辑 ]
鲜花(31) 鸡蛋(0)
发表于 2006-12-7 03:28 | 显示全部楼层
顶!着实需要研究探讨!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6-12-10 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收藏!
理袁律师事务所
鲜花(115) 鸡蛋(0)
发表于 2006-12-10 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时过境迁,造化弄人啊!
理袁律师事务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7-30 06:25 , Processed in 0.152291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