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s0 B* o5 b% Q他觉得热量控制最难的部分不是留意每天吃的食物所含的热量是不是在身体里已经消耗完,而是在吃饭以前计算每样食物的热量和重量。但迈克尔和安娜夫妻俩却并不发愁这件事。他们的热量控制生活已有快十年了。* o j* \+ j. B) z. r
8 R) \9 B6 H1 w. u1 U3 @安娜每天平均摄入的热量大概是1300卡路里。迈克尔每天则需要1913卡路里,其中30%来自脂肪、30%来自蛋白质,另外的40%来自碳水化合物。夫妻俩每天都严格地按照他们的热量指标来做饭。4 y, m4 U* [+ J1 w
7 t. j- r4 R; e做饭时,安娜的手边都放着一台笔记本电脑。她透过一套电脑软体来计算各种食物的热量和营养搭配。他们做饭时,还有一样工具必不可少,那就是天平。当安娜用电脑计算时,迈克尔会在旁边用天平帮忙称重。安娜会说:“迈克尔,我需要24克的芝麻菜。等一下再称10克芦荟和5克鸡蛋。我们今天的晚餐按照你的热量输入量来做。” - N3 v0 L5 D q) a6 v6 q! ^( O* W/ |5 X , U( K; l" e: q研究热量控制超过十年的美国学者保罗亲身体验了这种生活方式。他认为,让身体长期保持饥饿状态,降低热量摄入,可以避免过剩的热量在人体内囤积,减少人体的负担,有利于增强人体机能的活力从而可以使人延年益寿,挑战人类寿命的极限。' ~7 ?2 n* b9 ~. s( N% o& D
$ t2 k. M8 o/ p+ o; }* ~) g0 p
他还说:“如果人体17小时处于低热量状态,大脑会分泌出一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一旦得到释放会让人产生兴奋快乐的感觉。”“但我们的热量控制不等于简单的节食。”保罗补充说,“因为我们的初衷就是保持健康。所以我们不会让自己因为减少食量而厌食。我们会让自己的食物包含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要知道厌食就等于慢性自杀,而我们的目标是长寿。”6 M" f* y& \/ M
! N$ v: M; M! H. L. d: `! Z尽管热量控制的疑迷者有自己的一套理论。但是这种做法并不能被所有人接受。有人认为,降低热量摄入会弱化人体消化系统、损伤肌肉组织包括心脏。而且在针对热量控制人群的研究对比中发现,这些人的身体灵活性降低。而且热量控制的方式并不适合所有的人群。 8 z* L! R3 B' e# |1 z: r# ?6 r5 A9 ~- J" P8 R2 }( r
现代人采取很多方式来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比如学瑜伽、选择“乐活”。现在热量控制也成为一些人追逐健康的手段。看看我们的周围,也许在朋友、邻居,甚至亲人中,已经有人开始这种热量控制的生活方式了! / f4 n8 Q8 ?& Q( E& x9 R6 Z7 D " X: `& q# G4 h) h3 J9 X在生活中,人们的心理也会影响到食量的多少。据11月6日美联社报道,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布赖恩教授就提出了“食品心理学”观点。布赖恩在试验中发现,一样的食物、一样的红酒,在不同的心理暗示下,人们对它们会有不同的反应。" t; W5 ^+ J F2 P' y. y ?, J
" \2 J1 g& Y e" L' d2 o在一家小餐厅中,布赖恩事先安排好,让一位上菜的侍者在快到一位女顾客的餐桌前假装打了个喷嚏。结果,这位女顾客马上要求换菜。并且在那道菜重新端上后,她吃得也并不多。他认为减轻体重的最佳方式不是控制碳水化合物或者控制热量,而在于解决影响人们进食的“背后的鼓动因素”。例如食物的颜色、人的心情以及环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