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本帖最后由 get8686 于 2015-6-6 09:48 编辑
! u% |# G P2 l- G% G7 m8 K. J) t5 w6 } \# C
作者:牧涛
/ N9 |7 x& y2 k6 | c( t/ E$ Z
7 ^$ y8 [+ v" s. I V您的“枫叶卡”(Maple Leaf Card)什么时候过期?虽然这张小小的卡片就在钱包里放着,几乎每天都能见上一面,但是还真没有多少移民能准确地回答这个问题。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每年有高达6000名永久居民在出境旅行的时候枫叶卡过期,待到要回加拿大时却发现没有了有效身份证件,最终丢失了移民身份。" ~# |! M; O o& O
* p! A8 a2 r' j; Z
- U1 n) d( c$ n8 D8 R
L B1 H& k; J8 R据悉,枫叶卡是联邦政府在2002年推出的,替代原来的“登陆纸”(landing document)。从那以后,永久居民在离境后如再想入境,必须出示枫叶卡做为身份证明文件。枫叶卡有效期5年,持有人只有在这段时间内至少在加拿大住满两年,才有资格更新。
+ L0 E4 G; g$ m) R* N$ b1 E; i' L. n8 U+ e6 |/ J) k9 i
如果人在加拿大境内,由于一时忘记,让枫叶卡过了期并不是什么太大的事情,只要满足了居住年限,就可以再向联邦移民部申请更新。可是,如果在人在境外的时候让枫叶卡了过期,就着实不妙了。; D" K1 o! l: T0 m: Q
" [$ F/ T3 s! E) n' D9 |
当然从理论上来说,人在境外的时候枫叶卡了过期,并不意味着回不了加拿大。虽然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持卡人不能在境外申请更新枫叶卡,但是可以申请一次性旅行文件(one-time travel document),并用该文件证明自己的移民身份过海关,待回到加拿大之后,再更新枫叶卡。
' _, l+ S ~. j) P$ T x! N! q2 ]* }& Z; T( W+ Q) `$ v, Z' z, p+ h# s
可是,据本地英文媒体《多伦多星报》取得的数据,从2010年至2014年这四年间,申请一次性旅行文件的通过率正在逐年下降。换句话说,越来越多的永久居民在出境旅行的时候因为枫叶卡过期,而又无法申请到一次性旅行文件,最终丢失了移民身份。
$ b& W/ T& o3 f% F0 l8 ?& {7 h
6 {! h! N; B8 M) Z& t: G$ d0 n( J3 R* o1 A8 Z! u
数据显示,仅2013年一年之间,就有1.95万名永久居民在离境后枫叶卡过期,在返回加拿大时不得不申请一次性旅行文件,但是只有1.32万人获批,另有5550人申请被拒,被拒率高达30%。虽然申请一次性旅行文件被拒后还可以找移民和难民委员会审裁处(Immigration and Refugee Board tribunal)申诉,但是成功率极低,而且还在不断下降,从2010年的32.1%急剧下降至2014年的15.5%(上图)。1 T2 {5 M& v: v# l/ i
`. s$ L4 ?& K! Z: @华裔移民律师王仁铎(Lawrence Wong)表示,申请一次性旅行文件被拒后申诉失败,再加上没有提出申诉的人数,每年有五千至六千人因为枫叶卡过期而永远地丢掉了移民身份。. I. D& n `3 O! D# o$ B% U1 ?, j$ R
9 F2 m/ U/ D& {4 K数据还指出,由于枫叶卡过期,在返回加拿大前申请一次性旅行文件的最大族群为华裔,近4300人(2013年数据,下同);其次是印裔1800人、菲裔1545;然后是法裔、英裔等。
; E, m5 J' T, V6 g0 V
" r6 s& Z/ y( f5 Q! K r+ r王仁铎还表示,很多人在境外旅行时候遭遇枫叶卡过期的原因是,对申请更新枫叶卡的时间估计不足。有人刚刚满足5年期间内居住2年的要求,在提交枫叶卡的更新申请后就匆匆离境了。殊不知移民部在计算居住年限的时候,并不是从入境那天开始算,而是从实际处理那天反推,于是很多人都栽在了这一点上。% T5 f5 e* p7 t- P
6 ^4 a4 q M6 r2 x( Z. H) k
当然,并不是所有在境外碰到枫叶卡过期的人都需要担心可能回不了加拿大。一些特殊情况下的移民,比如在加拿大境外陪伴加拿大公民,或是被一家加拿大公司外派出国工作,不受最低居住年限的约束,所以也不用担心这个问题。 无忧资讯! r8 E. Z( }7 y5 g! U& T1 n
6 a3 e( l, h9 z5 F9 D3 u6 x* x3 O不过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是及时注意枫叶卡的有效期、及时申请更新,在拿到新卡之前不要出境,才是保证身份不丢失的最好方法。
* b# q3 O2 @4 W- n2 z8 B)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