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541)  鸡蛋( 13)
|

楼主 |
发表于 2015-3-6 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河北的,也不错
% p4 s1 S) v* ~ M-------------------------------
, a' g( x8 U: [
% Y. C W2 X, X T. Y大学生毕业返乡做农民 种蔬菜大棚带乡亲共同致富
6 Q h9 r0 [) `- z, W
+ ?9 R: X \! T! U' G0 s
$ v% y% W3 o% l1 I2015-03-06 10:41北晨网
, x+ e% _- J7 Q; v + P# d- I) L$ k
' ~ T: q/ ~4 d7 ~
, u- I J0 S, y* Y4 c7 t# r" \
4 b( k- n+ O, Q6 J1 M ■干起地里的农活来,王永波一点大学生的影子都没有。* u: X: m# [8 A% d) \
1 M8 g- i* Q3 Q1 ?% z+ h7 n0 S/ I8 K$ G# [/ g) I
: b: ^: H+ @& D: S; D; \ ■王永波正在浇地。记者 李青摄; G k4 e) p6 [' W9 O, v& D9 z
: m8 P: D! j5 x2 [; P 十年前,跳出“农门”的农村娃王永波,大学毕业后不顾家人反对跳回“农门”,扎根在滹沱河畔,承包了200亩土地,建起了蔬菜产业化种植基地。靠着改变传统种植模式和全新的营销理念,闯出了一条科技创新与“三农”融合的科技致富路。十年来,在王永波的感召下,南楼村和三里五乡的近百名大学生纷纷回乡创业。昨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及创业,还鼓励广大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开展新兴产业创业。这一项项好政策好消息,给大学毕业生推开创业之门的同时,更让王永波对科技兴农的创业路充满了希望。/ h* f0 D) H* f1 D% b: I4 \
% J8 i$ S- L+ A; {: ] H6 K& c/ @ 探访
0 K1 e" L* x, A" K7 I& |3 u
# c& J. g% ~2 d8 R1 N 坐在电脑前 主人可看蔬菜生长
, d _* E3 n) ^+ ^" B: J! a$ p2 n- [
/ {) e4 T# i3 o; t' Y% e: x 正定县南楼乡南楼村村东不远处,是王永波的占地200亩的蔬菜产业化种植基地。# g( Q/ J! L8 _8 o& d% z ?6 T! Y
2 ]8 E; `3 x9 U2 W1 H
3月4日12时,王永波还在一片沙土里浇地。如果不是介绍,记者很难确定这个农民装扮的王永波,会是一名重点农业大学毕业的大学生。看着一块地浇好了,王永波急忙用土把垄沟的口改好,继续浇下一块地。这一系列娴熟的动作,更让人对其刮目相看。+ R. D, M/ x( w9 e
" H& m( R( l. b9 |; z( @ 半个小时后,来接替他的村民来了。从王永波手中接过铁锹,但两位村民却没有让他离开。他们围着王永波,请教种自己家的田应该施哪种肥料。“我建议使用有机肥,有机肥不伤地,并且还能提高种植物的品质。”王永波给出建议后,这两位年轻人当即决定更换肥料。“永波是村委委员,更是乡亲们发展农业领头人,听他的不会有错。”其中一位名叫王飞的村民说,王永波是村民公认的农业专家,也帮村民们做了很多事,“今年选举又一次高票当选为村委委员”。% W( E# Q$ T; a
' W) ^8 E: Y6 o0 W
王永波与村民分开后,没有回家,而是一头钻进了闷热的大棚。他把挖菜沟的一台微型挖沟机从大棚中间推到地头,俯下身看着挖过的菜沟。“这几个大棚将种上有机蔬菜,等它们熟了会直接送到社区居民的手中。”王永波笑着说,这是他最近正在运作的一个名为社区支持农业的项目,“这种方式属于订单式种植,能省去销售环节,还能拥有相对稳定的收入。”( ?2 n' ~; `3 f& _
2 s4 G& j* P3 P
王永波还指着另外两个蔬菜大棚说,那两个大棚已经与一所大学签了约,大棚里还会装上监控设备,每天蔬菜的主人都可以在电脑前查看它们的变化,“这些新的营销模式,正在陆续得到人们的认可。”
( c* L- N1 j1 N \( I1 w, @
0 p) L" D* u1 @$ u c. s 择业
6 {0 @4 b8 U/ l S+ Y U J% X$ F, B$ P* s) G. a
每月800元工资 他依然很努力" b3 w6 t% `" E% T. L
4 a! P1 `. V) ], ~1 I9 |
小时候,村外无垠的农田曾是王永波成长的“游乐场”。上高中时,每当他精神疲乏时,一望到窗外那葱郁的绿色麦田,看到农人在田间劳作的身影,王永波顿时便会心旷神怡,焕发精神。1999年,王永波报考了曾经走出过袁隆平院士的著名学府西南农业大学,还把自己一生奋斗的方向定为带动农村的经济发展。& f: x+ J9 ^/ g. `' K/ v. O6 v4 D
+ c; t% a1 A/ Q) W
2003年,王永波毕业了。怀揣梦想的他,没有选择回村创业,而是签约到了一家山东滨州的农业企业。一个月后,他发现这份工作不能让他接触到农田。于是,果断地辞掉第一份工作。随后,他来到了以蔬菜大棚扬名全国、享誉海外的山东寿光县。下了长途车,他一个人走在路上,无意中发现了路边有一家从事育苗的公司。硬着头皮,敲开这家公司的门,递上了一份自荐书。“公司经理看了自荐书后,决定收下我,但每月却只给800元的工资。”王永波说,后来才知道当时正赶上农忙,公司缺人,“800元的工资也是公司聘用当地农民的标准。”
, s3 g; r8 }0 n: K% l" D6 s! }* @" H, ~( |5 w+ N+ ~" K; J. ^7 q
但是,王永波却答应了,并且除了搬运蔬菜苗,还主动参与其他工作。三个月后,公司安排他跟着菜苗到当地农民的大棚里负责售后工作。
3 E2 K$ ?4 w+ y- {2 w, E1 b5 P9 }& G- k3 G+ k
听说这件事后,王永波兴奋得一晚上没有睡着觉。“终于可以接触到大棚了,并且还能跟着当地农民学种植,这不正是我一直想要的吗?”就这样,王永波在这家公司干了一年。2 ^9 e4 d8 z* M6 T( p7 f+ x) h
' m* F3 N, D( |' o 这一年里,只要有时间他便钻在大棚里,跟着农民学蔬菜种植。
: o. A | U1 i% w. F* O3 T, r; F, m3 ]8 R4 a
创业
/ n6 W& ^$ A1 ^+ `7 E
( }4 j; ?8 U; V' ]6 Y 回乡种地 父母觉得他吃错了药* U& a7 i, w* z8 t4 `8 O- H
* s; \' f1 n* ^0 s& R: j
2004年春节,学成后的王永波辞了寿光的工作回了正定南楼村老家,准备盖大棚搞蔬菜种植。然而,现实却给了他当头一棒。望着眼前这个上了大学却依旧没离开农业的儿子,父母心里的气简直不打一处来。弃城回乡继续当农民,这让父母的老脸往哪儿搁?乡亲们又会怎样看?9 }! `; y7 c& P+ u* {8 e: l
/ S! j$ X7 n# e2 t9 m! a
王永波当然理解父母的心思。回家后,王永波几乎天天都陪在父母身边,想办法哄老人开心,并大谈现代化农业的宏图大道、灿烂前景,还信誓旦旦向他们保证:种地当农民,也一定要折腾出一番成绩来。
9 V4 T5 B! x9 {) [+ h8 P* c3 Q
8 [, [3 p0 T9 {+ n( c, o 终于,家人默认了。可王永波接下来又傻了眼:搞蔬菜大棚,找谁来投资啊?王永波打工一年挣的钱除了孝敬父母外就所剩无几,家里更无什么积蓄。四处筹钱失败后,表哥慷慨解囊,一下子拿出10万元。2 }3 {( l# n6 ~; o
! m7 i6 ^$ ]/ V 很快,王永波建起了最初的三座蔬菜大棚。 Y# V& L- |6 T" q
% p& s7 Q: W/ s! |$ z2 l$ Y9 V 自此,王永波整天钻在他的大棚里,按照生态农业的理念,没日没夜地开始了劳作,一点一滴地打起了基础,像侍候宝贝一样精心守候那些绿色的幼苗。
# @- e# k) Y8 L
& B9 O) c7 h1 c3 t 功夫不负有心人。两年后,王永波还上了借表哥的款,并且大棚的蔬菜也开始盈利。
9 ?$ t) M; X7 A3 E" n: Q3 ^
/ E/ Z' M+ b# I1 ^9 o3 M$ u; Z 追梦
9 |% R. ?: X, n, p9 t( c1 N( U V1 \8 e: N9 J
建设农产品储藏设施
' x2 c! f- @$ h; }0 C9 l0 u
W% `! `8 T1 a5 x3 J: v 带领乡亲们一起致富' E9 \( h! b8 p n/ H
& A5 q$ n- ?1 }, i P! r& o9 p1 G' d 王永波本想自己的大棚能发挥示范作用,带动其他乡亲也像他一样,转变传统的种植模式致富。但是,两年过去了,全村种大棚的仍旧只有王永波一个人,周边的老百姓谁也没跟进。这离王永波的理想相差甚远,也让他十分郁闷,“一个人挣到钱不算实现梦想,带动全村致富才是真正实现梦想。”. E& f. b" G5 w
P S7 D) K/ ?! z 苦恼的王永波经过走访发现,乡亲们思想意识虽十分保守,但对大田种植科技却很有兴趣,而这正好又是他的强项。于是,他又一次东拼西凑借钱开办了一家农资店,以这家店为平台,把村民们组织起来实行会员制,一方面经营质量有保证的农药、化肥、种子,另一方面借此为村民提供免费技术培训、科技信息、田间诊断、现场指导。他自己讲课忙不过来,还联系了省农业厅植保专家来为村民举办科技讲座。* }; U% @" J4 g W
6 w9 ^) k/ L$ s) }' S: |
他还自费参加了中国人民大学的“农村人才培养计划”的培训,这让他找到了与农民结合起来的好办法——走合作化道路。2 P6 {* x# w) }" A4 a0 ]
$ u- X6 F/ ^ c2 d& C- c
回村后的王永波开始挨家串联,动员了二十几户乡亲,组织筹办起了南楼村的首家种植专业合作社,一上马就雄心勃勃,尝试规模经营,引进了优质小麦,开始搞“订单农业”,同时蔬菜大棚也一下子发展到了几十个。而今,全村村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王永波又和乡亲们一起建起了专业农产品储藏基础设施,还在谋划着实施千亩土地流转项目,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
% O' j2 I% p% x" o
. S: M7 I0 U. P4 _* L& B 懂得利用信息和资源
7 z U0 g- U$ {% D A( m; K! P# z3 x8 m+ w( |* l r- @
成功的路就在脚下
$ @4 J% L% \8 p# l. a
" D$ Z+ J( L# C8 v) d' J6 l 王永波说,社会在发展,细化程度也越来越高,所以就业和创业的机会还是很多的,“每一名大学生都应该坚信未来的路就在自己脚下,就看大家如何去把握。”" b! I- M( a: }3 q9 }5 b* z, c8 ]
5 V- o; g+ f" X- @' ]* k6 k; ~ 王永波说,以农业领域的创业为例,机会就很多。原因是我国的农业发展相对较差,与发达农业国家有差距,这中间的差距就是大家的创业机会。“2003年,我就是看到咱们当地蔬菜种植与山东寿光的差距,才决定进行蔬菜大棚种植。王永波还说,对于大学毕业生,其实农村也有很广阔的舞台。记者了解到,十年来,在王永波的感召下,南楼村和三里五乡的近百名大学生纷纷回乡创业。他们重新拿起锄头,但与父辈不同,他们弄完秧苗,还要再弄电脑,奔忙在市场两端,成了有知识、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k$ I& }3 D3 {5 V7 w
7 \7 D$ @- h) Y8 q
据悉,一拨拨大学生返乡创业,正定县政府通过各种方式选择合适的项目,搭建平台,给政策,给资金,给技术,给待遇,实现了科技反哺农业,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大学生只要拥有理想和不服输的坚定信念,并且学会利用各方面的信息、资源,一定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进而取得成功。”王永波说。) E3 \* y8 z/ N6 D H& q6 k
: r) `4 r- e D6 }+ d
昨日,记者拨通王永波的电话。他激动地说,刚刚结束的石家庄市农村工作大会上,提出了鼓励科技和“三农”的深度融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更是多次提及创业,还鼓励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开展新兴产业创业,“这一项项政策不仅给大学毕业生推开创业之门,也激励着我用全新的观念继续带领乡亲们实现科技农业致富。”□记者 董昌
( W' }: S9 Z) 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