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一:6 l6 E: {+ e$ I1 z
相传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一位名叫苏秦的说客,身佩六国相印,是几朝元老,虽然威风,却也结下了众多仇人,后来终于在齐国被杀。齐王得知苏秦被害后十分震怒,下决心要捉拿凶手,为苏秦报仇,但经多方侦捕都没有结果。于是,他想了一条计策,让人把苏秦的头从尸体上割下来,悬挂在城门上,旁边贴着一道榜文说:“苏秦是个内*,杀了他是为齐国除了大害,当赏黄金千两,望来领赏。”榜文一上墙,就有4个人前来,声称是自己杀了苏秦,请求赐赏。齐王说:“你们可不许冒充呀!”这4个人一口咬定是自己干的。齐王问:“你们4位是真正的‘勇士’啊!1000两黄金,你们4个人各分得多少?”4人齐声回答:“一人二百五。”齐王拍案大怒道:“来人,把这4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 - J. K0 G* ?( |" C; U0 w t- K. N4 j x+ T
典故二:5 N: U1 O& D' T7 i/ c
从前有一个秀才,为考取功名发奋苦读,可是终其一生都不曾中举,连儿子都没有生。到了晚年,老秀才终于心灰意冷淡泊名利,这时候却喜得双丁。秀才回想一生成败,不由得感慨万千,于是给两个儿子起名:一个叫成事,一个叫败事。一日,秀才对妻子说:“我要去集市上逛逛,你在家督促二子写字,大的写三百,小的写二百。”秀才赶集回来之后询问二子在家用功如何,妻子回答道:“写是写了,不过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两个都是二百五!”1 u4 e) W: M( m( w
' q3 o. S/ I a( g2 b典故三:- z# I. q- K! s2 _+ |, Y1 }9 v
唐朝的长安“市长”京兆尹权势很大,出巡时有庞大的仪仗队伍。在最前开路的小吏原为一名,官名叫喝道伍佰。后来,喝道伍佰增为两名,但长安群众并没有以两个伍佰称他们,反而将他们共称为伍佰,于是单个伍佰就被戏称为二百五。/ |5 a! v& c' X% t; D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