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1624)  鸡蛋( 0)
|
三味线3 C' E; M4 |1 Z' h! T
编辑
" n9 J5 U4 B" {8 c, H4 [$ Z! T' b7 c0 r# }" n
起源2 s- B0 A9 A ^" ?, q4 Q
/ s0 Y/ ]% G2 Y. d: h7 }+ p三味线的祖先即是中国的三弦。1 u( i1 A5 B4 g, ^
三弦于1560年经冲绳传到了日本。通过日本艺人的改造,三弦变成了三味弦(线)。& h& J+ J! b% f1 H& K
最初日本三弦改造于长禄年间(1560年代)从琉球舶来的中国三弦乐。而在日本最起始用鼓槌弹奏这个乐器的是弹琵琶的盲人。后来他们发现这种乐器不论哪种旋律和节奏都用得到,就很快地受到乐师们的关注,成为了日本音乐的大力发展的动力。于是三味线开始运用人偶
H5 @/ ]2 |1 m# c5 ~5 {9 w1 y# P/ S J6 o! t; O
戏(人偶净琉璃)——傀儡娃娃之中,成为当时乐师们维持生计的重要工具。三味弦自诞生伊始就一直流行民间,随着贵族社会的崩溃和庶民文化的勃兴,三味弦当仁不让地与琴并称为“日本乐器之王”。被广泛地用于各种日本民俗艺能(地歌,筝曲界习惯称之为三线),但作为乐器,被分为细杆、中杆和粗杆三大类。其外观、技能都大致相同,只是在具体构造的细微处还有演奏音域有明显的区别。粗杆会发出强而大的乐声,细杆则发出十分细腻的乐声。到现在它已经成为了日本舞蹈、戏曲中代表性的伴奏乐器。多达三十几人的连奏合唱的“长歌”更显示出三味弦在日本人生活中的不凡地位。0 g4 @2 u+ f. c1 U l1 l, g7 h
发展* C: n. f2 R& {$ i% D. X
: y4 Z3 Y t6 l6 \/ H% I
三味弦有好几种,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津轻三味弦”。
|/ U* C, G+ c津轻三味弦发源于日本本州北部的津轻地区,即现在的青森县,最早以前,三味弦乐器被称为「坊样」的街头盲艺人使用,由于没人重视这种在当时被叫作「坊样三味弦」的乐器,故它的确切来源及历史现已无证可查,只是听说这津轻三味弦诞生于十九世纪中叶津轻北部的一个叫金木神原的村庄,其创始人名叫仁太郎,他创立了仁太坊。- b1 `* Y6 j/ ?/ H5 d* h# l! }7 \
津轻三味弦与其它三味弦乐器有所不同,三味弦只是一些如民歌等的伴奏乐器,但津轻三味弦却逐渐发展成一种独奏乐器,由于其最大的特点是不用调音,所以演奏者可以像爵士乐一样即兴演奏,另外,津轻三味弦以具即兴性、接近打击乐器的奏法和快速的拍子为特征,也可作为打击乐器使用,因为演奏者可以使用琴拨敲击琴身,由于以上的这些特色,所以津轻三味弦因而有日本“日本的爵士乐”之称号。# Y. I* ^# y+ e1 C) l
津轻三味弦比粗杆的三味弦更大一些,弦也较粗,音质强而有力,魄力十足。6 b4 S: ]5 W6 U
较知名的津轻三味弦演奏者有上妻宏光,吉田兄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