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541)  鸡蛋( 13)
|
福特汽车公司为何没有倒闭9 x6 }2 B6 y3 _9 `% ?) N
% N- u4 d" Z- ?) f
星岛环球网 www.stnn.cc 2009-06-03
% W7 L I" d$ J! o& U
/ Y) W' U' `/ i 在克莱斯勒与通用汽车公司相继步入破产保护之途时,同在底特律、同是高成本的“美国制造”、同样面临金融危机打击的福特汽车公司却屹立不倒。这是因为福特从2006年就开始大规模、甚至残酷的重组,不再盲目追求产量和规模。
2 N5 I) v8 A M( a3 P3 ]; f3 f% h r+ f
2008年4月初,底特律大雪纷飞,CBN记者从底特律市区驱车来到福特汽车公司(下称“福特”)全球总部迪尔伯恩。福特全球总部看起来有几分古朴之气,玻璃大厦前20多个国家的国旗迎风招展,颇有一些联合国的架势。3 Q4 @- z( U4 ?) m7 z
2 r$ \5 L9 G$ l/ p6 L U) z R
" e8 e6 u) R, d' ^/ T[事件]通用汽车正式递交破产保护申请
' ~5 N! p+ Y8 s6 R& a4 ` v
( p1 B5 C' V* S1 V% t “凡是有福特业务的国家,这里都会挂上一面国旗。”迎上前来的福特全球传播总监许国祯对CBN记者说,“福特是底特律开展全球化经营最早的,也是重组全球经营最早的一个。”& ^/ _9 q# F( v5 s
5 u- y4 ~' z9 M 当时,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已经被要求与菲亚特合并,通用汽车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CEO)韩德胜也已经在为破产作打算。而福特,这个底特律历史最悠久,也最具传说性的汽车公司依然屹立不倒。
1 L- b" y( O, ?2 p" Z2 a
8 q( N5 p4 R# E8 H) `. c% t) I; s 福特CEO穆拉利虽然在去年年底陪同通用和克莱斯勒一起到国会求助,但穆拉利态度明晰:福特并不需要政府援助。直到现在,通用被政府掌控72%的股份,克莱斯勒的破产程序也快要完毕,福特在底特律三巨头中硕果仅存。
! R, J4 [% \8 G+ \8 E
" Q. O/ p! ^' p2 l7 G c8 h 同在底特律,同是高成本的“美国制造”,同样面临着金融危机的巨大打击,为什么福特看起来能够摆脱厄运?
5 |4 }2 O& a7 N5 v( {( y6 ] o7 L N- X7 s, l+ ~. U* w
“瘦身”重组6 @" ?' z- J+ P" ?
" U. y0 P# @# }( `( I
“不是运气,不是老天在疼特定的人。”在福特的员工食堂,许国祯娓娓道来,“福特和克莱斯勒、通用这几年走的是不同的道路。”7 S% E4 @: M4 q; a1 K6 s
" o6 E: @" Z! N b- C. ^' [
从1995年开始,福特就在不断失去市场份额,10年间,福特在北美市场的份额从26.4%掉到了17.4%,并且在2006年,全球第二大汽车厂的名头被丰田汽车抢走。底特律被普遍诟病的注重高利润的SUV,大型车问题在福特也同时存在。
: E) e8 t9 y r1 F' r8 C. a, h
6 G; T/ x* \0 @% J7 K+ } “我们从1995年的时候就开始谈不能单靠大车盈利。”许国祯说,“当时我们就谈到要发展经济型、油耗低的车,但消费者真的不买呀。”" V; T& q: v9 P w) Z f0 O
( t' ~/ d+ ?8 X9 k 去年年底,通用时任CEO瓦格纳在国会听证会上遭遇参议员诺德的诘问:“当消费者要求买更大、更快、更重的汽车时,难道没有一个人质疑这一点?”瓦格纳当时的回答是:“我们不得不痛苦地重新检视这个汽车文化。”
+ Y6 e& Y0 g% v1 b" F* | j
/ T6 Y( C5 z4 F3 }9 R9 y$ O7 A$ a8 K2 V 而福特的抉择在2002年就已经开始。当时福特家族的比尔·福特重新执掌了福特,痛感公司的发展方向不对,开始进行尝试性的改造,试图扭转公司全球经营的方式和专攻产量与大型车的企业文化。不过后来的两年福特的经营状况好转,改组也就没有那么紧迫了,但比尔·福特一直在寻找一位理想的CEO,在进行改造的准备。
8 p1 Q5 A/ J8 B& B* ]6 R0 m
, H$ A( s: r% b' F/ m 2005年9月,比尔·福特找到了原先波音公司的CEO穆拉利,福特大规模的改组行动拉开了序幕。
. p3 e9 R7 m: \. k Y8 S6 o9 \5 ?! U
; X2 j, C) G% E “福特从2006年就开始重组,远远提前于底特律的其他两家汽车业。”运输业研究机构索雷尔-沃德专攻福特的分析师迈克尔·沃德在最近的一份研究报告中说。1 y) @' S2 J7 r* ?1 P- `
% d5 V/ @/ V. d6 g 俄亥俄大学的汽车业专业凯文·波义尔教授也对CBN记者表示:“福特较早开始的大规模,甚至残酷的重组使福特没有被此次的金融风暴打翻在地。”
3 f7 y p0 g( h. ?$ h: ?. O5 ]* `
" _/ \6 `8 {: e; |# o W: a 不过,当时福特被广泛认为是美国汽车业日薄西山的证明。1 T- B3 U% N9 u' R, [% x
, d: z- b3 G" k; A2 Z6 b 2006年1月,比尔·福特宣布福特裁员2.9万人,关闭10家工厂。比尔·福特对《时代》杂志表示:“我们将做不得不做的事情了。我的目标是同丰田汽车以及其他任何对手打一场硬仗,成为汽车业的佼佼者。”, c, _: m2 E4 R5 g& v- s* v5 J: L' U1 j
) G3 ~" V: t G2 D, `% t M
2006年12月,3个福特工人中就有一个要被公司买断工龄。2007年,福特进行了更大规模的裁员。
) E1 e9 D6 A$ W( [, R2 P7 \
7 @8 A* k0 l% F( P0 N9 t 在大规模裁员的同时,福特也在重新确定企业的发展路径。在2006年9月,福特将所有资产包括“福特”的品牌拿出去抵押贷款235亿美元,进行大规模重组。6 t9 Y9 f: [* H) P: |* W' {) i7 |5 J1 r7 h8 S
, |* f; a% G3 q “当时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震荡。”许国祯说,“几乎所有的人都说福特不行了,看连祖宗传的牌子都保不住了,真的是败家子。可是他们不知道的是我们有一个计划,而在当时金融市场良好的时候,不费力气的筹到资金是为了将我们这个计划付诸实施。”+ Q2 z* T% c; ~( u* e5 \8 }; O( _; ~" D
Q+ Z7 w% h( ] 福特的目标已经改变,不再盲目追求产量和规模,不再只从量的积累来赚取利润,而是追求实际的利润,怎样使福特成为一个盈利的企业。这完全背离了底特律以规模取胜的传统思路。
( Q* f/ A& O, r
* |0 S4 x2 e5 d. |4 O+ l0 z2 l“一个福特”. Q, q* s; I# H2 d4 g* y( n1 c
# s3 x8 i, ~1 H/ C0 j/ M' A
穆拉利在福特内部强调说:“不要再幻想自己是一个多大的企业,一定要非常务实地将自己的规模调整到非常有效率的状态。”
5 t7 e" _# O. d3 X5 Q/ X1 O/ P; ~; l# {3 u0 D# f( _/ C' I
在这样的思路下,重组的方向日益明晰,那就是“一个福特(OneFord)”。0 Z0 [) _! j# k! X4 ~5 d0 ]
) d* ]" O* w* k% O
在福特的员工证上,最显眼的就是“OneFord”的字样。许国祯说:“什么是OneFord?就是全球福特是一个团队,而不是什么北美团队、亚洲团队、欧洲团队,全球的福特就一个计划,一个目标——将福特变成一个盈利的公司。”3 q* j% C' x- y' r! `3 q* w% x
- [- V0 F$ ]0 w0 m/ u: X: `' B “以前在北美全球总部管制造的人不见得管得了亚洲,肯定管不到欧洲。”许国祯说,“现在北美管制造的老总是欧洲来的,福特全球的制造职能都向他回报,福特现在是一个全部打开的横向系统,所需团队较小,效能较大。这是经过非常痛苦的转变而得来的。”
' Y E# @) Y; w) Z. h3 X( @1 C9 a- b- g3 Z! \( X# E
削减品牌+ b; P9 ^% r& C( I5 G4 d6 Q
( _& Z: V/ C& g- g 调整的结果就是车型减少了,每一个品牌单一的量增加了,成本大幅缩减。* u: F! z- R$ a, \" E# e
& p) D0 [6 @+ I; H, u
于是,当拥有9个品牌的通用还自诩“我们现在拥有比任何时候都多的车型时”,福特已经先后卖掉了八个品牌中的捷豹、路虎。这些牌子名气虽大,但在某种程度上并不算成功。福特还在2008年卖掉了马自达1/3的股份,并从2007年开始就有意将沃尔沃卖掉,现在还在持续谈判。
7 h8 |. L6 w9 C+ B. k, ^: @5 l
" `( M5 L x+ `$ @7 C* ~ 在福特总部的前台,目前只挂着福特、林肯、水星、马自达和沃尔沃的标志。放眼望去,在同一排墙上,明显还有以前挂过东西的印痕,那是被卖掉的品牌因挂在那里时间久远而留下的痕迹,取下它,对福特来说也许真的不容易。
2 s# }% }/ X0 n; _% L, d
1 A# Q7 `% A/ {. _6 G5 ^ 曾经在波音协助过穆拉利削减成本的沃马克,是美国颇有影响的效率生产专家。他曾在2006年3月于《华尔街日报》发表了一篇“为什么丰田会赢”的文章中批评福特和通用的品牌过多。
4 i7 D) ^% G& v, |0 a' s' Q# D" ^( C" D9 K7 N2 G6 X+ l
通用和福特都有八九个品牌,沃马克在文章中说:“可是世界上最成功的汽车公司,丰田和宝马,只有两三个品牌。这不是一个意外,实际上,任何现代的汽车制造商都很难支持超过3个真正出众的品牌。”- S. q; a+ h u' a
( f, [9 J6 e1 i" G- b3 `( j
根据福特的财报,2009年第一季度,福特净亏损14亿美元,但目前还有210亿美元的现金在手,应该至少能维持一年无现金之忧的状态。
, x7 @7 s, C9 g7 a @ w4 `: Y4 y. O1 ?; `
“这是一生中唯一的机会使我们可以和国内的竞争者区分开来。”福特一位内部人士对《华尔街日报》说,“没有人给你免费的礼物,你必须生产消费者要买的车,这是我们很好争取市场份额的机会。”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冯郁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