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棱镜门”事件曝光后,美国由网络“警察”变为惨遭讨伐的“窃贼”。拥有如此“魔力”的“棱镜门”,到底折射出什么? 2 l# Q, s' M/ |2 K2 ?8 d- ?, j6 u9 w8 V
当世界各地的民众在使用谷歌、脸谱、苹果等知名公司的网络进行社交、办公或储存信息时,他们绝不会想到自己屏幕的背后正隐藏着美情报部门的身影。换句话说,任何网民的一举一动,都可能被美国情报部门看在眼里、记在“芯”上——这不禁让人想起好莱坞电影《国家公敌》中网民信息被人完全操控的骇人场景。其实美情报部门在网络监控及窃密方面已是“惯犯”。早在冷战时期,美情报部门就曾联手美国西方联合电报公司,偷阅了不计其数的电报。如今,前科累累的美情报部门简单地换了个“马甲”,便又开始在网络空间兴风作浪。对此,美国总统奥巴马声称,“棱镜”不针对美国公民或在美国的人。言下之意,为了美国的国家安全,对他国民众的监控不成问题。这种简单、霸道的逻辑正是“棱镜”的可怕之处。, A" P8 ~3 A' g" o9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