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24)  鸡蛋( 6)
|
吴莫愁 痒 (就是这首歌让我关注momo)8 o0 I: f- A0 _; Q, T& n
$ Q, Y' A/ X/ }7 T8 ~1 k$ \
今天我们谈论这首歌不从整首歌的布局讨论(这个再强也抢不过文治派啊),我们讨论莫愁的演绎。说莫愁演绎到了极致是因为我听到了一个音色,这个音色似乎升华了之前她“骚”的音色。我把它找了出来:
! V8 p# ~9 U0 \( T L一抹“斜”阳 斜:莫愁
\) w. y+ T6 B6 \$ q/ Y) f
, Z3 j& d: ?' x大家看这吐字,对比上面我们分析过的其他歌声声谱,可以看到这里两端明显不对称,下面长而短,和本来和谐的人声相违背。
, S5 t+ p; [& l- D# A y再比如:
q% @8 G' _1 P6 A+ S( ]* m为他“绽”放 绽:吴莫愁5 ?& r" q0 y7 G, e" P% M& o6 _

) @1 p0 e8 M% [ {这里也是,注意莫愁绽字后半部分的几个不和谐的毛刺,一般这时乐器声,但这里不是(做了人声去除会消失)。这里也是,忽然不和谐。
/ I. L& I i+ B9 ~, D' r' U: d还有最经典的,痒的后半部分:5 w7 |' {, L' y4 X" s5 X
“大”大方方 大: 吴莫愁: E8 ]! X$ o/ @" k: ?9 S, p
: b% \9 w. F" i9 I* V0 F/ t
综合这些看,这种音色的声谱和表现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感受?伤痛。和谐的声音和生活被扭曲,被掐断,而声音和生活仍然继续。这时我看到和听到后,心里的感受。所以相对于前面的“骚”,这里夹杂的“伤痛”让我突然能理解与触动。所以,在我心中这首歌升华了,虽然她唱得是破茧化蝶的痒,可听出来的却是绽放的痛与大大方方的痛。
3 p6 v. S- G/ q$ R% { i: G5 F# ~2 ?( P, q7 B9 n+ v& I, Q
写到这里,我突然有点心疼与喜欢这个小Y头了。
: ~$ {; \, d8 V
+ e d8 l5 |. o7 c: a& [+ ]! P生活总会带给人很多烙印,这种烙印会留在记忆力,等着歌声去激活回响。这种伤痕与残缺美本身就是生活与艺术的一部分。就像鲁迅说杯具就是吧好的东西撕毁了给人看,而杯具有比喜剧更前烈的冲击力。
7 Y$ W% D) \5 m5 [, a' V3 a* u+ p" t, ^& ^1 |' r& w
像这种用不完美来表达的,有一个烟嗓大家都耳熟能详。区别在于,一个用声谱的对比构造(参考上面权振东),一个用声纹本身构造,后者在表现粒度上更甚,它可以在烟嗓表达不到的地方,比如“大”大方方的大字,时间很短,可能烟嗓来不及表达。" {4 w% n/ w: E$ ~7 K5 L, E( Z
因此可以说这种表达方式是革-命-性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