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0)  鸡蛋( 0)
|
北漂八年,看房六载,为何房子离他越来越遥远?户口限制外地人购买经济适用房,而商品房价格疯涨又买不起。昂贵医疗费成最大后顾之忧,巨额教育费预算捆绑手脚。一个准购房者的心路历程,展示庞大无房群体的内心隐痛。
: L) F- R- Y7 O, p% ?" G' x$ f4 W3 c+ V" O9 a
我来北京七八年,虽然户口依然在外地,但因长期定居在这座城市,许多生活习惯已不知不觉变得很与北京人没多大区别了。我也很希望把自己当作北京人看待,但种种现实却让我碰得鼻青脸肿。一纸户口把我冷酷地阻挡在无形的北京城门外,高高的城墙同样成为众多外地人不可逾越的珠穆朗玛峰。4 V0 E) }6 O$ N% W+ c( L; ]: ?
4 S9 l8 k. j% ] T" l
作为外地人,最大的愿望就是在北京这座大城市里拥有一处属于自己的住房。从2001年开始,我加入看房大军,参加房展,去实地看楼盘……然而北漂八年,看房六载,为何我仍不能拥有一处属于自己的住房?是什么成为我难以跨越的鸿沟?是自身原因、体制原因,还是……
1 |0 Y5 `, q( _! f
A) g$ f \, u: W延伸阅读:[赌输了只能等老公翻本 聚焦上海滩房奴别样生活]
9 ]! v1 Z$ W3 c2 C! d, q! i6 b0 w
) x6 Z- y3 g9 L2 E, z0 V3 t8 P与经济适用房无缘
% Y# F8 {) \1 g; D" \/ {! T( r' I4 I) ^ b
众所周知,经济适用房比较便宜。北京最大的经济适用房之一回龙观2600元/平米,天通苑2650元/平米。这样的价格已保持多年不变,如果按照此价格,我也有能力买到一处宽大舒适的住房,且早在几年前就可以过上有房的安定日子。但是,就是因为没有北京市户口,使我根本丧失了购买经济适用房的资格。结果只能是望经济适用房而兴叹。薄薄一一纸户口,竟如利刃一般斩断了我有房的幸福生活!
. F" K4 |8 v0 h. [6 C' w% U# \ L9 _0 E1 ]
衣食住行,人所必须。尽管政府相关部门为外地人在北京生活提供了多种方便,但没有北京户口,仍然给外地人带来诸多不便。在这些不便当中,涉及到基本生活方面的不在少数,经济适用房对像的限制就是其中之一。
; n6 {; ^) f3 m, Y) t% y- {
; {# T7 ]4 x) i- d外地人中与我面临情况相似者很多。有些外地人迫于无奈,只好自己想办法钻政策法规的空子,借北京人的户口本以北京人的名义购买经济适用房,然后再给北京人一些好处费过户到自己头上。还有的外地人,则直接从北京人手中购买经济适用房二手房。拿天通苑来说,北京人购买时2650元/平米,一倒手转卖给外地人,则暴涨到4000元/平方米以上。一纸北京户口就可以让外地人在购房时比北京人多付出几万甚几十万的代价。
5 I$ A% h. M D
! ^8 p3 d/ ?# ^: S1 p0 K$ C8 z1 C J暴涨房价浇灭希望之火* d$ C; M9 q; x( X9 n* O: y" t8 `
4 |( p3 p- n; j7 R$ j
不能购买经济适用房,只好把眼睛盯在商品房上。但暴涨的房价一次又一次将我燃起的希望之火浇灭。2003年以前,北京的商品房价格相对比较合理,但当时我手中却没有多少现金。原本希望过两年积攒些钱就可以购买了,但没想到从2003年“非典”之后,北京的商品房无论市区还是郊区,价格都一路攀升,从最初的一平方米三四千元如疯牛一般翻着跟头狂奔至每平方米七八千元甚至上万元。虽然与几年前相比,家中积蓄略有增加,但相对于狂涨的房价,只能称得上杯水车薪。三年前,我手里的现金能购买商品房的几平方米,三年后的今天,我手中的现金仍然只能购买商品房的几平方米。如果遇到稍微高档一些的商品房,甚至连几平方米都买不起了。这种境况让人痛心,更让人寒心。8 {, z- t5 x1 s+ T+ x7 e( r( C
. P4 Z& R. I) J" @在众多北漂族中,我家的收入肯定不是最高的,但也绝对不是最差的。相信有我这种类似遭遇的,在北京的外地人当中不计其数。我代表着相当大一部分群体,何时能住上属于自己的房,难道真的遥遥无期吗?越来越多的人买不起房,以人为本的党中央和政府相关部门是不会看着不管的,我相信党相信政府,面包会有的,房子也会有的。
' |; F" O0 { A3 q& J; A4 L# M; z4 X! _7 ?/ F# l# R. C& ~' @
高昂教育费捆住手脚
0 p" y! O* L% M3 ^" g4 |
- r- e$ J6 D: q0 E说买不起房,房价高并不是惟一原因。高昂的教育费也在捆绑着我们的手脚。* m: [2 E+ a5 T, { J
" b$ v0 T0 j. a3 e1 `
女儿快6周岁了。从幼儿园开始,她的教育费就成为我家一笔大开支。为让女儿上一所条件稍好一些的幼儿园,我跑了北京数家幼儿园。在北京亚运村某公立幼儿园咨询时,得到的回答是:这里孩子已招满了,有户口的北京娃都没办法进来,更别说你是外地户口的孩子。& W/ Q$ `# e% ?9 U6 O6 H6 _* B
0 b* A' g Z% m1 w- y& l
看着幼儿园里孩子们在年轻老师的带领下做操、做游戏,女儿拉着我的手说:“爸爸,我想上幼儿园。”那一刻我心如刀割,同样是生活在一片蓝天下,同样是中国公民,为什么我的孩子就不能加入这样的幼儿园?这就是所谓的教育公平吗?有北京户口的孩子是祖国的花朵,难道没有户口的外地人的孩子就不是祖国的花朵了?& Z4 E- {$ _$ M+ r0 X
, n; z B8 N1 _- J4 M0 @+ I公立幼儿园排不上队,只能找私立幼儿园。与北京亚运村公立幼儿园相隔不远,就有一所私立幼儿园。我去了解情况,教室看上去好像是租来的老房,走廊里黑洞洞的不见阳光。教学条件与相关设施实在不能与公立幼儿相媲美。幼儿园环境不敢恭维,但到办公室一问收费情况,又不能不让人瞪目。一张收费清单上说得很清楚,先交三万元押金,等孩子三年幼儿园结业后只退还本金;其次,每月交入托费1200元,一年14200元,三年共计42600元。这个数目对于有钱的老板不算什么,但对于一般的北漂务工者,实在是一笔不菲数目。* Y. x* Y5 F! ^! N
+ u9 |7 v- F- ]+ a
女儿马上要读小学了。为给女儿一个相对较好的学习环境,我多方打听,但了解的实事又让我暗暗吃惊:在北京上小学,六年下来,单择校费要花一二万元,多者五六万元。虽然国家早就明令禁止加收外地子女上学的借读费,但很多学校却变着法儿仍在加收费用,且美起名曰捐助费,仅此一项,外地人一年要多交上万元甚至数万元。昂贵的教育费,成为家庭一大开支,我哪里还敢再贸然去购买商品房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