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作者:戴伊玛8 h- R& c2 G2 x l+ D( i8 C# s
- [+ w3 L, a, j. ?% n, j8 n刚落下帷幕的省选结果或许不出人意料,但本次选举创下了投票率只有49.2%的新低,便格外引人深思。更具讽刺意味的是:获胜的自由党只获得全体选民18.4% 的选票,此情至少表明约80% 选民并不是这届政府的坚定支持者。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大多数省民放弃了手中神圣的一票?如此低支持率仍可当选执政,民主民选意义何在?
) n% G0 _* c4 ^: L& X4 F7 U, A2 m! ]. V$ ?" u
政纲没新意、选民看不到实惠,是选民懒得参与、不惜弃权的主因。想了解民意其实并不难,多数民众关心的不外是与生活相关的财产税、水电气费、以及房屋、汽车保险是否只涨不跌、仍至持续上涨。不要盲目以为选民会轻易相信政客的空口承诺。不是民众对国有企业如电力公司CEO 300至400万年薪与百姓3至4万年薪的悬殊对比视而不见,不是民众对于在经济不景气、物价上涨、失业率飙升时政府依旧增加新税赋感到满意,不是百姓对公务员不断加薪、致使年薪10万元以上公务员以每年约2万人数增长没有意见。8 f- b4 V8 W+ A+ x8 i; Z
$ w& o6 @; r3 e |9 X" F. z4 }竞选中哪个政党提出过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以减少贫富悬殊?低投票率足以证明选民对参选各政党政纲的极度失望。明知HST割了民众的肉让省民深恶痛绝,却还能堂而皇之以各种借口进行粉饰。触及到关于国计民生或具体事实话题时,各党表态均十分谨慎,羞羞答答态度暧昧,惟恐一不当心因小事毁了全局。) u% Z8 t( m# C1 [% S5 K7 t9 ?( I
& I; ^* p. Y/ B, ^# U
笔者来加拿大10年作记者5至6年,当中经历最大的事件莫过于报道选举,因此理解淡漠了这场游戏的民众心理。从选民角度讲:总是那些板着的面孔作庄严装的准政客,总是反复叨念的没新意的竞选宣言,看够了他们选前在民众面前煞有介事的夸夸其谈,也厌倦了候选人之间唾液横飞的相互诋毁。
J+ l$ |+ U1 E4 W
* L/ @: ]( H, V另一方面,竞选的日子候选人也如履薄冰,明知敲门推销自己政纲很少受到欢迎还不得不敲,更担心不知何时会被对手挖出点不光彩隐私曝光让自己下不来台,还会连累服务的政党蒙羞影响选情。信手拈来几个实例以为左证:新民主党年轻候选人个人网页「不雅照」曝光、多次上演的死猫「恐吓」事件、国会议员机场候机楼酗酒闹场等,始作俑者将神圣的民选变成如庸俗的闹剧,常常让人心寒。
$ y |( H0 Y& p2 s
, o5 ?7 G" k' ~" S% ^9 o# _2 e加拿大经民选产生政府经历了几十年,政客以此为荣国民以此为耀。不过面对越来越多选民对这一劳民伤财选举形式失去兴趣,党领们是不是也该对此进行反思?说来也是,各党派间经历了几十年竞争,党纲已摩擦得十分接近。选谁、哪个政党当选执政,国家政策都不会有大的改变。即如此又何必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隔三差五非要选秀走个过场。1 |& |9 a9 r$ g4 u* ^
& V( T7 w6 {- N. M8 @; Y" S! k1 M
所以说,如今的民主选举已经演变成如摆在客厅角落的人造花,装饰着美丽却没有芳香四溢。不是吗?一旦20%的人民选出一个政府,80%的人民只得将期待寄托在下一个4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