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 }( j6 E0 s3 C3 u% Y其四、小孙女班上来一新同学,其外婆是位擅于与人沟通的中学语文教师,彼此熟悉后常话家常,有一天她很伤感的对我说,在国内与女儿家没一起住过,现在来女儿家已两年了,但女婿从来没称呼过她一次,让她内心十分难受,为此有时一个人在公园的椅子上暗自流泪。 J! s: Z$ I% M- v' }) I% y
. a m, G8 b7 e# C7 A. i. a
例子从近到远、又从远到近,不禁让我才又想起了黄先生的话,实际上2007年7月我就在多伦多“明报”上看到过这一报道,当时认为此人颇有出口不逊之感,不料后来在多伦多,陆陆续续的身边事实被其言中:“接受了教育不一定有教养。”而且上述几例的这些学校都可谓中外闻名。我认为尽管这些是个别和少数,但应引起来加青年和家长的高度重视,加强自我修养和对子女的培养、教育。: }% v9 W- h0 x$ m# d. b2 N: Y
% w0 j3 \- \! R* W' j. J% _- {我的感悟是,在教养的培养上要注意两个误区。 ( u$ \; }( ~- Y d ' t: _# d6 Q3 t0 y0 \0 t) z一是有礼貌、懂礼仪就是有教养,这不对。有教养的人必然是有礼貌的人,反之则不尽然。礼貌是教养的基础和修炼过程。有教养的人在心灵上的纯洁与高尚表现出来的礼貌是出自内心的,反之那些言不由衷、行非本意的礼貌只能是虚伪。 - G. A' a( S4 {2 C7 v # }$ u+ q/ R j* ^9 R- c二是有教养的人必须经过受教育--这不能一概而论。受过教育对于教养的培养与修炼固然是好也有必要,但无论在过去还是在今天的中国也不能说没受过教育或受教育不多的人就没教养。众所周知,偏远地区的山村凡夫受教育的人并不多,但恪守村规民约、尊老爱幼、豁达待人、勤俭持家等等有教养的表现之人比比皆是就是实例。 # r3 |2 g: m; m: P' Y % a' N! _- r. [# t# P5 ]在本文行将结束时,我以几十年前在川西北的一个山村里见到一位老者所讲的一副对联作为结束语吧,因为我觉得达到这样的境界该是一个朴实而又有教养的人了。 3 M6 y% i9 w" [1 B: t9 }1 P" X$ _: \
上联是:在高处立 着平处做 向阔处行 * `3 y5 q+ i4 m# ]0 k) H下联是:怀上等心 结中等缘 享下等福 ; A0 x* t% y% O) h1 Q+ K横批是:为人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