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51|回复: 4

塑化剂风暴延烧, 台湾纸杯餐盒99.9%有毒

[复制链接]
鲜花(1) 鸡蛋(0)
发表于 2011-6-1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塑化剂风暴延烧,让人见识到何谓「毒从口入」。然而,现在有印刷业者爆料,不只是塑胶品,坊间随处可见的便当盒、饮料杯等纸製容器中,「有99.9%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工业用油墨」,此外,「食用级」油墨每公斤要价2千元,比「工业用」贵了超过6倍,许多大厂一听见价格,立刻放弃为民众安全把关。! O% p+ u8 ^" _* Z
) c/ i9 a! C4 S
    知名大厂拒绝吸收「食用级」油墨的价格
* {% T% a1 I4 Y
) ~7 a" |* i9 u" X- c) F5 p  一位不愿具名、从事印刷业多年的Y先生告诉本报记者,油墨的价格是以公斤为单位,工业用油墨每公斤约250~300元,食用级则是每公斤2000元,而油墨在容器中的成本佔不到1/6;也就是说,假设1个容器成本是2元,工业用油墨在其中佔0.3元,倘若换成食用级油墨,油墨成本则变成2.4元。# f8 D3 l& G# z

4 y, \* ?  ^' m& a  「如果多花2至5元,就能买到安全的饮料,消费者会不愿意吗?」Y先生无奈地说,3年来,他一直努力向小厂、大厂宣导食用级油墨的环保、安全,然而,「大公司的财报控管严格,他们都是只看价钱的,自然直接拒绝。」Y先生不解地说,这成本对大厂而言,应该是可吸收、也佔不了多大的比例才是。
7 E% o6 S+ }4 g- T
6 T* ?4 G+ ?6 p$ r* Z9 n3 a    先从国外订购原料,成品再销往国外
0 O3 v6 G7 E; ^8 F) q9 G7 i
8 Q$ U$ Y8 j' i  其实,Y先生的爆料是有迹可循的。从事印刷业的网友「新蓝海」曾在民国92年投书媒体,指全台90%以上的纸杯、纸碗、纸餐盒的製造商,都用一般的油墨(含VOC挥发性有机成分)在印刷,而不是食用级油墨;世上生产食用级油墨厂也不多,从台湾进口记录就可了解。他也说,这些事情不仅是小厂在犯,知名大厂也很常见。( m! z/ e, |; V3 n

4 r! d: u2 W2 {4 F7 o' ~  「新蓝海」还在自己部落格撰文说道,纸杯和便当盒的堆迭方式,都是上一个的表层贴着下一个裡层摆置,因此容易有油墨残留;而容器装了热食受热后,油墨也容易挥发到食物之中。更遑论盐酥鸡袋、鸡排袋等等,高油脂食物的「油」常常会从纸袋裡渗透而出,恐怕也连带将油墨一同沾附在食物上。0 W8 j5 Z% o! X

% J& S3 f: c5 ~, O6 \4 l  而今,事隔8年,工业用油墨氾滥的情况似乎仍没有改善,讽刺的是,台湾要使用食用级油墨,还得跟国外订购,完成较环保的纸容器后也是销往国外。Y先生称,「国外控管较严格,他们不得不使用昂贵的容器,国外客户也会指定用欧盟认可的油墨。」Y先生指出,对食用级油墨控管最严格的是欧盟,美国FDA则分很多级数。% N  J+ d- k( i8 T# J% V

! K5 n% C8 I6 z8 A5 c7 L  「台湾的检验可以容许有『小数点』,不像欧盟一定是零」,Y先生直言,要拿到商检局的食品安全油墨检验合格其实不难。坊间的便当盒、饮料杯、纸杯等等,身边可见到的食品容器有99.9%都是工业用油墨,但也不是全部都有毒,Y先生特别点名「可能只有星巴克安全,因为他们是从国外统一叫货。」至于葱油饼袋、炸鸡排袋,则有部份还会用水性油墨,这恐怕很难避免。; n( O8 F" x) Y5 w$ X% |
# X( [+ I9 Y4 }' m% Y. q- K
    无法避免,却可以辨识
4 a& N  _" U# e% Q: w% N5 a% e  M5 ]1 v
  「虽然无可避免,但有办法辨识。」他解释,如果是工业用油墨,热水一冲下去或遇高温,立刻就会有油墨的味道。但若是水性油墨,则不容易用嗅觉去判断,一定得进实验室检验才能得知。Y先生强调,食品级油墨主要成分是亚麻仁油,也不是标榜大豆油就一定是食品级,最好是经过欧盟认可。
2 V$ w+ @# Y  p# D6 c5 @9 j- D
5 R9 z# k- I4 N0 P$ U9 N  据悉,工业用油墨对人体的危害莫过于重金属(如铅、铬、镉、汞)、有机溶剂、环境荷尔蒙等等,因此完全不该用于印刷食品包装与容器;Y先生呼吁,对于这部份尚不重视的政府,应立即控管食品安全,制定相关法令,不再让类似塑化剂、工业用油墨等毒物伤害民众健康。
鲜花(541) 鸡蛋(13)
发表于 2011-6-1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毒的0.1%是给总统府用的?
鲜花(1)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1-6-1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台湾的珍珠奶茶一向被视为最具特殊口感的饮料,可以列入台湾之光排行榜,最近外销到英国还引起轰动。但岛内多数的珍珠奶茶竟未能通过食品检验,均含有致癌风险以及造成男性性功能异常的毒性,此即业者所称的起云剂,其实是禁用的塑化剂毒品。连日追查下来,相关食品涉及的食品商贩和知名大厂只见愈来愈多,共犯结构链遍及全岛,几可谓无所幸免。其中还有为数不少的产品外销,这不仅让台湾形象大损,也暴露出台湾社会的结构性问题。
( ^, S/ [6 A$ G3 M2 G" g8 {) L& q  w# s4 j; u0 e1 k) ]' b  ~. t
    事件发生源于一位勇于任事的检验人员,追查非法减肥药品的来源,这才发现台湾食品业者从供应冷饮的小贩,到知名大厂都使用具有毒性的塑化剂。随着扩大追查的结果,全岛几乎均陷入塑化剂毒性污染的地步,可谓人人自危,更不知过去吃了多少毒品,所受危害有多深。更要命的是:部分药厂供应的感冒糖浆和营养食品也都禁不起检验,均告沦陷。
, m9 o  v/ S# s3 }  K) w0 F4 R; |  [7 P$ v7 ]- A9 A& `
    或谓台湾全岛均遭具有毒性的食品沦陷的时程,几乎和台湾陷入政治恶斗的历程若合符节,有相对应的关系,即有了蓝绿恶斗就食品污染。这当然是夸大之辞,但甚具形象意义。即台湾人民最关切的政治议题特别是转型正义,何以会忽视自身的健康正义,以及食品业者何以会明知是毒品,依然敢于公然贩卖而无自觉和自省,且理所当然地视此为营生之道。+ N) \% h& W+ C; G) O* }: _
9 m, \) f) u8 t, F# U" f
    而这又涉及消费者的心态,即宁要一杯口感好、卖相好的饮料,而舍营养和食品安全上的讲究。即宁要包装和感觉而非实质;只要“价廉物美”且实时的自我感觉良好,消费者不复计较是非、善恶、真伪。这就让消费市场假冒伪劣的食品和用品层出不穷。消费者也养成只要不是我直接受害、又何必多管闲事的心态,时日一久也不复记忆,大有选择性遗忘的倾向。以此类推台湾岛内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现象,大有可以玩味之处。' T- |6 i9 l& x

- }: [! v6 y( t$ g7 {$ T4 @    必要指出,在这一波全台湾受害的塑化剂滥用风暴中,受害最大的是谁?当然是平民百姓,贩卖毒品的从小商贩到大厂商,不就是充分利用台湾社会追求“价廉物美”和“自我感觉良好”的心态,一种“躐等以进”的心态,才有从事黑心勾当的机会。从购买仿冒名牌的追风,又大骂山寨版产品坑人的两极反应,更可看出虚矫的优越感在作祟。社会正义自是因之荡然,政治风气更是假大空,政客们尽说些无从兑现的高调,选举过后一切都成泡影。; q; H8 ^& D; k2 I! D

$ i: d* K1 T1 O9 |+ l* }6 K: G    令人齿冷的事情,还有媒体报道有黑心厂商害人之余不甘生意受损,竟然要求“政府”赔偿,有些知名厂商还喊出也是受害者,这岂止是贼喊捉贼,更是有意栽赃,希图转嫁法律和社会责任。如果任令这种心态传播且可振振有辞,更不能不令人感叹何谓“台湾良心”。
+ i% O$ o- \6 N8 q+ c$ b
, b8 o  j0 z$ }% w  `    痌瘝在抱,难道台湾真的病了吗?
鲜花(1)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1-6-1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怪不得台巴子这么娘。。。
鲜花(1)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1-6-1 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台当局列5月31日为终止黑心起云剂事件的“D-Day”,高雄市政府消保官会同卫生局人员31日凌晨0时到鼎山家乐福量贩店展开稽查,图已封存起来的“运动饮料”,虽然是禁止贩卖,但要求业者还是“直接下架”较好。图片来源:台湾“中央社”/ O, s7 O3 u# R: l0 h, D
) {0 E& P+ o# ~$ u. I% [* o1 q

! z: c! X' ^  Z  环球网6月1日消息,大陆当年爆发“毒奶事件”时,台“卫生署”一夕之间比照香港放松检验,让绿营民代骂翻天,痛批新标准“比猪吃的饲料还要宽松”,而这次黑心塑化剂风暴,反倒被邱毅爆料身为陈水扁金主的“昱伸”家族长期以来与绿营关系密切。对此,资深媒体人唐湘龙质疑,这回在野声讨手下留情是天下奇闻,还讽刺,损害控管最成功的其实是民进党。
1 z* M% b! h" Q5 a/ m$ d0 Z2 {1 T' {
  据台湾今日新闻报道,大陆当年的三聚氰胺事件爆发时,台“卫生署”的防堵毒奶政策大转弯,紧急宣布上修检测标准至2.5ppm,遭绿营抨击为“草菅人命的政策”,并痛骂马英九是被公认的“笨蛋”,“昏君比贪官更可怕”!而署长林芳郁也成为马政府第一位下台、且任期最短的署长。$ F* K. e: a- w, i

' P8 Z! \+ P+ {9 U5 b  对照当时绿营“立委”被毒奶标准“气到哽咽”,这回他们面对引发塑化剂风暴的“昱伸”老板赖俊杰态度却截然不同。而邱毅更直指,该家族本来就是民进党和陈水扁的金主,甚至在网络上更有名为“台湾本土意识爱好联谊社”的社团推荐赖昱伸当“刺客”,前往台北市中和区参选“立委”。7 z( q7 B2 P3 \+ ^% K8 V% L9 ^" {

: h0 S5 O' h% u  唐湘龙30日在《新台湾星光大道》中表示,到目前为止损害控管最成功的是民进党,因为他们平常“无事化小、小事化大”,但这件事情居然从头到尾保持这么低调沉默,不觉得是个非常重要的“Sign”(征兆)吗?他还谈到,民进党不在一些重要的事情上大做文章是“天下奇闻”。8 l3 @0 A  i& q3 V

2 y) n; f5 |7 I: _5 t% A+ q6 j  唐湘龙还说,过去毒奶事件绿营“立委”频频要求北京道歉,呼吁大家不要使用大陆黑心商品,并要求中国大陆厂商赔偿,更要民众赶快去检查,导致当时人心惶惶。如今出现比三聚氰胺毒20倍的塑化剂,竟然沉默无声,也没有来自于民进党任何批判性的言语,最重要是这来自于赖昱伸的家族。- }+ z% d: q9 `+ K) Y

# |+ T3 s- }, `  唐湘龙还说,倘若昱伸公司属于深蓝阵营,请问今天会发生怎样的事情?请大家脑袋想想看。另外,也有网友痛批三聚氰胺事件时,民进党铺天盖地狠骂马英“丧权辱国”,这次怎么没有比照痛骂台湾黑心商家?更质疑原来卖毒的是“自己人”、民进党金主,难怪不愿“下手”。) z. ^( j$ v- ^

! k$ m, v  E: j' x' u' p9 d  国民党“立委”邱毅30日下午爆料,被查出将有毒塑化剂掺入起云剂的台湾昱伸公司负责人赖俊杰长期以来就是民进党金主。根据他所掌握的资料,昱伸公司少东、在《自由时报》旗下英文《台北时报》担任记者的赖昱伸更一度是民进党要延揽的“刺客”候选人。民进党必须对外说明清楚与昱伸公司的关系,若真有拿到黑心的政治献金,也应该道歉。
% p4 `3 l0 {0 v$ i
  d+ m( ~5 G" u5 `) v! Z! o  邱毅指出,昱伸老板赖俊杰长期以来就是民进党和陈水扁的金主,前段时间,本土社团还向民进党推荐昱伸的少东为“刺客”,希望提名赖昱伸到台北市中和区参选“立委”,对上国民党“立委”林德福。这个区域一向是蓝大于绿,显见本土社团对赖昱伸的重视程度。0 Q5 E9 f+ D8 N- F% `3 \
; ~; S$ l( y" w5 Y  j, J: l4 X# o
  邱毅表示,昱伸少东赖昱伸目前担任英文《台北时报》记者,过去批马不遗余力,赖又担任国际特赦组织台湾总会监事,与民进党关系十分密切,就是不知过去昱伸奉献给陈水扁和民进党的钱有多少是来自这些黑心食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11-20 21:33 , Processed in 0.105892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