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0)  鸡蛋( 0)
|
2011年04月04日 6 c, U2 t) K6 d X
来源:投资者报 ) c$ P6 U; M) G. N( E
5 C( X. X# e1 V' f% C
% \2 ~ N0 S/ a6 ]
特约撰稿人 洋洋
+ `( Y% a6 @. h$ e" W; [# ^7 v% W( X* O
自2008年9月开始,先是美国雷曼破产导致全球爆发金融危机;接着是去年先后爆发的欧债危机;今年年初中东突尼斯、埃及、利比亚的动荡;各类突发事件接二连三,黑天鹅频频出现。这一次,3月11日在日本发生的9级地震,随之引发海啸,和接踵而至的核泄漏危机,可谓黑天鹅中的黑天鹅——一个低概率事件(9级地震)引发了另一个低概率事件(核泄漏)。 i- q# {* q+ E" S* k) G' Z! z' u
; o3 F% ]1 k; f( B所谓的“黑天鹅事件”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个是“低概率”,另一个则是大规模的影响力(破坏力)。这些突发的“黑天鹅事件”无不引发全球金融市场的极度动荡,日本的核泄漏事故爆发后,日本股市在两天内跌幅几达20%,日元也在瞬间飙至历史高位。在全球化的今天,特别是资讯科技的发展,使得一地的“黑天鹅事件”影响力被成倍放大。& N4 {0 K) V( X, W6 [( i8 M+ E! N
) G6 X6 @* B1 r' Y9 `* V1 F# y
在黑天鹅事件频频发生的时候,我们所熟悉的、那个划疆而治的世界,正在发生着某些深刻的变化。日本地震引发金融市场动荡,有其内在逻辑,但远隔千里之外的日本地震与中国的食盐抢购则完全无逻辑可循。这几天通过电视,看到遭遇了巨大地震灾害的日本民众,排着数百米的队伍领取救济物品,民众平静和井然有序的画面让人印象深刻。但近日国人发生的食盐抢购却令人汗颜。如果说日本的地震是一次“黑天鹅事件”,那中国市场的“食盐抢购”更像是一个荒唐的“红天鹅事件”。
; m/ x, } I( B5 ?" E
9 o1 _/ T" K7 ?% ~, P+ w4 {6 A近年来,频频发生的“黑天鹅事件”,每一次都会引发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一方面我们看到全球化下的金融市场变得更敏感和更脆弱;但同时每一次动荡之后,金融市场又能很快稳定,其自我修复能力往往超出人们的预期。比如:美国在遭受百年不遇的次贷危机后,仅仅两年时间,经济便重回升轨,其股市也基本回到危机前的水平。! C ~: E0 ] {& |6 v& K
' C3 c; E. J9 @$ y( v3 i
去年当欧债危机爆发时,大家还担心欧洲沉沦、欧元区解体,但仅仅半年过去,欧洲又恢复平静。日本发生的地震海啸和核泄漏危机,引发投机潮,日元兑美元大幅飙升,达至历史高位76.25日元,但在七国联手干预后,便回落到1美元兑80日元以上。如果这次日本的核泄漏危机得到有效控制,我相信全球金融市场也会很快稳定。/ C4 X0 {& Q/ \" ~0 o
$ U u5 S8 t" j+ z& T% m3 U) [在日趋全球化的环境下,全球金融市场一方面变得“平坦”,资金的跨境流动和转移变得越来越容易,障碍也越来越小,金融资讯的获得更容易,市场越加透明;另一方面,全球金融市场也开始变得“弯曲(curved)”,影响一国金融市场的除了国内因素外,还加入了大量的、不确定的“国际因素”,这些“国际因素”既有经济的,也有政治的,既有常态的,也有偶发的,这些都使得一国的金融市场不再单纯,复杂性+复合性使金融市场变得“弯曲”。每一次的“黑天鹅事件”都在加速使全球金融市场“变平”,同时“变弯”。
$ B W8 {4 |- S3 f, }+ g$ C
, X& L5 n$ Y5 M. a7 y每天我们都会接到“好消息”“坏消息”和“不好不坏的消息”。这个周末的好消息是:利比亚政府军宣布停战,中东危机出现缓和的苗头,所以今日美股大幅高开。坏消息是:日本的核泄漏还在升级。不好不坏的消息是:中国央行再次宣布提高存款准备金(如果没有更坏的消息——日本地震,就是坏消息)。& T, P0 T8 k3 g+ T
" v/ Y; k8 s1 |! G- G7 V/ ` ~% X日趋“变平”和“变弯”的资本市场,对于具有国际视野的、有经验的投资者意味着更多的“机会”,但对于那些盲从的跟风者则意味着更大的风险。馅饼变得愈来愈大;陷阱也变得愈来愈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