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837|回复: 81

尊重孩子的“度”在哪里?

[复制链接]
鲜花(9) 鸡蛋(0)
发表于 2011-4-1 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转贴一个文学成的博客,很喜欢珍妮的回复,这个也应该是个可以引发很多讨论的话题。
: j% @5 p- L" P& _# J0 L' r/ l- |( }* K& u" v
你好!真妮姐姐,看了你的博文《什么是成功-中青报冰点特稿》,忍不住想到自己的一些经历,写出来,想听听你的看法。
! m# P5 N. c  [' Q; }& v1 ?8 Q4 Q4 G2 K( R6 l  O" b$ k4 q
     我是从八岁开始学习弹琴,一开始是自己想学,吵着要爸妈买。爸爸妈妈也很支持,带我买了琴,请了家庭教师教我。一开始进步还是很快的。随着时间推移,兴趣和新鲜感被枯燥的练习曲取代,所以就不愿意练琴。练琴时总是要爸妈提醒督促。现在回想以前,每次老师来上课,我弹得大概也就5分熟,结结巴巴。爸爸妈妈只是每天提醒我练琴,不问结果。练琴期间没有呵斥、凶过、打过我,最多也就骂骂我啰嗦几句。就这样马马虎虎学了几年,后来由于功课渐渐多起来,学琴也就这样不了了之了。现在想想,如果爸妈当时对我要求严格点、凶一些,我一定会弹的很好的,键盘特长也会更突出一些。1 f" z$ U. S  r' G9 T8 F. x

- h! q3 I3 D3 a! c     还有一件,就是我初中毕业。面临两个选择:一个是上中专,一个是上高中。爸爸他们还是希望我上高中的,他当时这样对我说过“如果你想上高中,上市重点,分数不够,我们也愿意花钱买。”可是我却一意孤行坚持上中专。按说他们也是尊重我的选择,没有强迫,后来我就去读了师范。但是,,若干年后,应该说工作以后,我却非常后悔没有上高中,没有上大学的经历。虽然是我自己的选择,但是对于一个当时15岁的孩子究竟懂得什么呢?
7 [, ?5 O+ J. O, W, }0 O( |9 b8 L( p8 o& N  t, K" I5 o0 S. Z
    现在,如果我的儿子要开始学一门乐器,那我一定会严格督促他,养成每天练琴的习惯,持之以恒。必要时,会用一些严厉手段。因为没有哪个孩子真的会凭兴趣一直坚持学下去,适当加一点压。在今后他人生选择大的方向上,我也会参与。
- C( c& M1 E/ s& e% n, f  H3 X
$ W. @: Y% h7 o! G" ~6 z     尊重孩子要有个度,父母如何把握,我想听听真妮姐你是怎么说的。+ ]: ~: w/ ^$ S' d
' L- T' `9 W! ?+ T. D5 m6 w
     问好!
7 ?: V  T9 @; B  K: Q" \* r) v) b- }6 G+ g
蓝蓝
, q0 N& t9 B# O! |5 T7 k' _' Y1 L0 b( _: H
   
) M4 a, r6 a% y! X  y3 R  Q7 W9 l7 I
   
0 p" C) I9 n0 {( c( n1 `) y5 k* p& U) ?6 W3 J
蓝蓝:. o5 A% j) r( s7 q9 p

" x4 |# x+ D3 }# Q0 @人的眼睛会倾向于盯在自己没有得到的东西上,但是谁也不知道走上另外一条路会不会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 @. ?9 L& R( t! n+ G2 j) ]4 z7 @, b. x  [. e/ v
你在信中说,当时你一意孤行要去上中专,而你父亲提到上重点如果分数不够,他们可以出钱买,从这些信息中,我分析你当时的状况要么是对于高压下的紧张学习生活心生厌倦,再也不想继续那种日子了,要么你认为自己在学习上的优势很有限,觉得即使上了高中也不见得可以考上好大学。如果你父母在这种情况下逼你去读高中,因为你自己很抗拒,学习压力又特别大,很可能的结果是你的高考成绩不理想,最后上了个很差的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工作,这其实是很多孩子的遭遇。就像另一个网友讲的,她想去上烹饪中专,结果父母逼她读高中,最后她没能考上计划内的大学。如果是这个结果,你会不会埋怨父母没有尊重你的意志逼着你走了你不想走的路,毁了你的一生?+ U& |! P0 y' k

) n: i3 p3 O! S% ? 说到弹琴,虎妈的小女儿拉小提琴,虎妈给她请了最好的老师,为逼孩子练琴虎妈花了多少心力在上面,那真是常人所不能及。小女儿已经拉到青少年乐团的首席了,但是在她十二岁的时候,对弹琴的反感已到了疯狂的地步,虎妈不得不同意她放弃了。如果你父母小时候逼你弹琴,你会不会最后也对弹琴厌恶不已?) @- O2 r% }3 b/ Q

' {3 Y9 p, o" d- o# a' S 我觉得你是在用你想象中的另一种选择的理想结果与你的现状作比较。你父母的“度”并没有多大问题,他们在你练琴的过程中,也曾骂过你、嘟囔过你,而你希望他们进一步打你凶你,可你自己的承受度有多大呢?不要用你现在的心智水平去衡量,设想一下你是个十多岁的孩子。一旦你承受不了,会发生什么事情?& B6 b3 W: k( w( g- `
2 g$ z+ C; k+ o  V. [# y0 H
父母通过“逼”孩子的确能给很多孩子逼出成绩来,如果全都是“恶果”,那么谁都不会去逼了。但是也有很多逼也逼不上去的孩子,还有的孩子父母不逼他,他反倒能出成绩,一逼给逼得兴趣全无,破罐子破摔了。还有的一些人虽然被逼出来了,表面很风光,但是却在心理上留下了创伤。
. }5 n- r1 }3 h' Z" v, z2 d
' L) o, s. @# y! s$ |5 g 昨天有一个朋友和我通信,说她妈就是虎妈,她一直很努力地达到母亲的要求,从小就被人称之为“神童”,后来考上了顶尖大学,妈妈很为她自豪。毕业后找到的工作也特别好。但是她说她自己知道内心里并不快乐,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别人只看到她的风光,却不知她心里的苦涩,她一直在看各种心理书籍,可是儿时留下的印迹是很难通过成年后的努力来矫正过来的,她自己深受虎妈之苦,所以现在选择当“羊妈”。  H) K8 X- k8 h  z

+ _6 H  C( f- y 很多人认为当“羊妈”尊重孩子就是放任自流,不管孩子,那是完全错误的。尊重孩子的父母花在孩子身上的精力并不比逼孩子学习弹琴的父母少,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
0 y( d4 [$ Q$ T, l+ P- f0 x4 \# e0 K; H# X4 j" K
在孩子成熟之前,他的人生重大选择父母一定要参与,这是职责所在,要把利弊都帮孩子分析清楚,但绝不能逼孩子走他不愿意走的路。除此之外,我觉得父母还要教会孩子从小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要承担自己的选择后果。因为所有的选择都是个取舍的过程,让孩子认识到,不可能经由一种选择而得到所有想要的东西。6 O1 G6 r# e# y/ \$ [9 R# x) f* C
' f2 x0 D  D3 X+ O
下面是一个在北美做儿童咨询工作的网友在我另一篇博文后的评论,讲的是尊重的含义:2 ?0 n! w" ?& `: o* U2 E
! }# n, e4 p+ V
尊重的意思可不是什么都顺着孩子。尊重的意思是,让孩子的自我得到保护。比如:吃饭。孩子不情愿来吃饭,要玩。家长可以说:你可以选,现在吃饭或者不吃,但如果现在不吃,等一下就不可以吃了,因为大家的午饭时间过了,要做别的事情。如果孩子坚持不吃,家长表示尊重,包括等一下没饭吃时也不要给予任何东西吃,这是尊重孩子的选择。等孩子觉得饿了,还是要支持孩子的选择:不吃。一直到下一顿饭开饭。最不好的做法是强迫孩子吃饭。另一种做法看上去差不多,但也很不尊重孩子——孩子选择了不吃饭,等他饿了,马上就给他饭吃,然后开始数落他:你看,不吃饭,饿了吧,下次要好好吃!结果是:下顿饭他仍然不肯吃—一是因为他半当中吃了东西不饿,二是他觉得他已经失败于自己的选择而家长总是会来帮他收拾残局。所以尊重孩子,是尊重他的选择的同时也尊重他的承受能力与认知能力。
$ X! V- U. \3 X, {
# n& V" P* p) j: }( }( R要做到尊重孩子,父母要有很多的坚持、耐心还有方法在里面,在保护孩子的自尊和兴趣的前提下去引导去影响,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 [% Q2 w) g( i7 M% S8 k1 Y+ ]# l' \3 L$ c8 q
你在来信中提到的关于自己对儿子练琴的要求,我觉得除了“严厉的手段”之外,其它的都很好,适当的加压或者适当的减压有时候都是必需的。孩子不一样,教养孩子没有一个统一标准,我家三个孩子我都得用不同的方法去对待。你可以多多参与到孩子的练琴中,却不一定要使用“严厉的手段”,孩子不是东西,哪个地方一旦没弄好,可以修理补补,伤害造成就无法抹弥补了。你尽管对自己父母的培养方式不满意,至少你身心正常,也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这在中国实在难得。你父母是好父母,希望你儿子也能有你的幸运。' J0 t* m, f: [) Z/ v
3 w$ W, J. h, Q) I- M
衷心祝福!6 h  V8 K! A, p- _! U
7 [2 M- K+ W& o; u2 L( i
真妮
鲜花(9)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1-4-1 19: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博客里的回复
2 r6 s! L, v4 J8 Q# Z8 k
- L, t% O4 n9 f- E0 x( B: _“虽然是我自己的选择,但是对于一个当时15岁的孩子究竟懂得什么呢?”——这是很典型的“小瞧自己”的说法。觉得人生过得不满意的人,常常都会说这样的话。“我那时候20岁的毛头小伙懂什么呢?”——说明很后悔当初的决定导致现在的不如意。然后这样的孩子长大了以为孩子都不能做决定,所以现在都要替孩子做决定。
4 p( x$ Y8 m  A8 f" }——其实15岁可以懂很多,也可以什么都不懂。如果之前什么小决定都没做过的孩子,一下子做大决定,难免有错。因为不懂得自己是谁、要做什么。# @" J! H! v7 O9 V$ X
-我认识有一个10岁的男孩子决定以后要娶某一个女孩子,他的这个决定一生都没有后悔过,因为他真的娶了那位女孩,并且恩爱一生。- u5 B* `; u2 K, R& q) E
-有一个男孩在读小学的时候决定“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他是周恩来。2 d+ E3 I; }, T
-邓小平在法国时也就十五、六岁。
  [3 N7 }7 W4 l-毛泽东在念三字经的时候就决定要把“红眉毛绿眼睛的妖怪”赶出中国去。0 B% r) k! j0 L, M, |
-我的妈妈15岁时决定离开上海去贵州学习、工作,到现在也没有觉得她自己的决定错了。
鲜花(35) 鸡蛋(0)
发表于 2011-4-1 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前几天刚好看了网络版的中国青年报的《什么是成功-中青报冰点特稿》,也把它转到我自己的个人空间。我想真妮的观点应该更贴近北美的中国妈妈的观点。# y. M+ c- b. D

( F7 n/ i- Z+ Z; D: O2 Y* G我反对自由放任孩子,也反对高压push孩子。给孩子一定的规矩,也给一定的尊重和自由,但是度在哪,这是个好问题。
鲜花(634) 鸡蛋(5)
发表于 2011-4-1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谈到度不就是太极拳嘛!要不我怎么天天反省,欣喜和悔恨度过呢!
鲜花(35) 鸡蛋(0)
发表于 2011-4-2 01:08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妮的答复特别好,比较大众适用。3 Z3 S8 F; [. X6 \) Z
三思的“太极”比方不错。
鲜花(2212) 鸡蛋(4)
发表于 2011-4-2 01:40 | 显示全部楼层
觉得度每个孩子都有差别8 s9 p2 H4 H' R- U  j1 |1 H  T( c

5 ~5 t  z+ |; L" s. \  L这个话题有意思
鲜花(40) 鸡蛋(0)
发表于 2011-4-2 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孩子是有差别,但这个度真不好掌握啊~~~怕太厉害了,也怕太放纵了~~担心这件事情做的太过,那件事情有没有考虑孩子的感受~~~难!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1-4-2 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6# 未名 3 L$ n, h) v$ ~! |8 b' F

% `) B8 Q0 O8 W( j5 `
5 g1 p7 U$ K6 U7 U3 I$ q% u% z同意!期望这个话题能想讨论虎妈一样热闹,也好取取经!
鲜花(9)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1-4-2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我觉得珍妮回复里最给我启发的一句话是:不可能经由一种选择得到所有的东西。
鲜花(9)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1-4-2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我觉得度好掌握,完全基于对孩子的了解。
0 o+ x3 v8 s) v4 r% ?+ _, r( z2 {+ J1 m5 A: ^7 q# R. A
我们说西方人对中式教育有刻板印象,难道我们对西式教育没有? 珍妮说西方教育里在孩子还未成熟时就被给于过多选择就是一种刻板印象。 我记得在老大还是小宝宝时看了一本育儿书(受益匪浅),那里头这样讲给孩子喂食的原则: you decide WHAT and WHEN to eat, he/she decides HOW MUCH to or /WHETHER eat. 这一句话可谓涵盖了西式教育的一个经典原则: 把他们无法选择的留在你的手上,但是他们能够选择的,要无条件交给他们。目前看来,我十二分的接受这个原则。
" S0 `& O0 |; k6 {/ Y
1 A) b7 Y4 B6 O. Q6 l如果大人总是用心的去观察,衡量孩子的能力,需求,时刻检查自己的手段适用性,怎么会出现在孩子过小时给于过多的选择呢?  这个度也在这里,没有统一的度,别问什么是度,没人能够告诉你,只能依照上面的原则自己去试,从年级小时就试,从小事里去试,天天太极推手来来回回,不亦乐乎。 当然如果你不买这个原则的帐,觉得自己替孩子做的选择就是最好的,那也省心了,呵呵。
鲜花(1539) 鸡蛋(0)
发表于 2011-4-2 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珍妮回复里最给我启发的一句话是:不可能经由一种选择得到所有的东西。
' m# [) |( F% X$ i# g竹帘儿 发表于 2011-4-2 12:29
* ~- ^5 |3 B( F/ }5 R* w
* U( ?1 ~; ~$ y2 Q, q! |( L6 z
这个谚语里早就有说了:
: k* I9 w) o4 z2 ?8 cyour choices are your half chances.
) X% C. @) K3 W- U. o5 M8 G, T2 H  q- ^  n0 H) f0 s
我也觉得真妮的理论是是尽量想做到中庸。但是想在一条中间线路上一直走下去是不可能,忽左忽右,矫枉过正是比较贴近真实生活的。
大型搬家
鲜花(9)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1-4-2 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谚语里早就有说了:
% j5 ^  x% c+ o/ Y1 K5 Oyour choices are your half chances.; G( v) [! Q* H3 g' ?
, O9 C6 K7 T( ?" W( u7 b: J0 k! T. I
我也觉得真妮的理论是是尽量想做到中庸。但是想在一条中间线路上一直走下去是不可能,忽左忽右,矫枉过正是比较贴近真实生活的。  w9 Z5 g/ k; M0 J% n7 S
眉心眉飞 发表于 2011-4-2 13:28

" Y& G5 ]" R$ z4 R4 Y/ I7 p+ G( R* @
她用这个解答了那个读者对她父母小时候所谓的不够pushy的抱怨,我觉得用的非常好。
9 r& I- a' }9 U; n; I2 K6 J* g! h6 W
中庸的理解竹大叔早就说了,不是力求居中,而是要能够忽左忽右,这样说来,你的观点更接近中庸。
大型搬家
鲜花(1348) 鸡蛋(5)
发表于 2011-4-2 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同言同羽 置业良晨
我自己的准则就是度% h+ l+ `. O- a  e* Q: ~3 y/ [; z

/ H' n' T5 G, e尊重孩子和什么事情都让他自己选是两回事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1-4-2 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尊重孩子和什么事情都让他自己选是两回事
9 \5 l; P& }9 z6 r+ v% s6 }sweetlele 发表于 2011-4-2 16:56 [/quote]
* s  L% w  Y/ ~7 a" J# x( i$ a& G1 O0 y- _# C( {; Z. {. x
Agree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1-4-2 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小孩这个度要掌握在父母手中,但是这个度要让他觉得舒服,不觉得要反抗,这个就是一种水平的。呵呵。这个要好好学习学习。
鲜花(9)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1-4-2 17:5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前几天刚好看了网络版的中国青年报的《什么是成功-中青报冰点特稿》,也把它转到我自己的个人空间。我想真妮的观点应该更贴近北美的中国妈妈的观点。
) \! Z2 f; _6 R! X& v
2 G( a8 t/ q! r; |3 I. [1 G& g我反对自由放任孩子,也反对高压push孩子。给孩子一定的规矩 ...
& Q  i0 f" {( v莫迭儿 发表于 2011-4-1 20:51

0 z3 m7 N! t% B; a$ P对了,你的个人空间在哪儿?
鲜花(7) 鸡蛋(0)
发表于 2011-4-2 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同言同羽 置业良晨
学习真努力, 连回复都看着这么仔细. 佩服. 也谢谢分享, 很好的话题.
鲜花(1539) 鸡蛋(0)
发表于 2011-4-2 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她用这个解答了那个读者对她父母小时候所谓的不够pushy的抱怨,我觉得用的非常好。
0 O& X2 U. R% F) E, r7 L* J
- x8 o3 ]% J$ d$ n% _, i; q中庸的理解竹大叔早就说了,不是力求居中,而是要能够忽左忽右,这样说来,你的观点更接近中庸。
: u" Q$ z- p# {3 A1 [竹帘儿 发表于 2011-4-2 13:49

' @' Q" K# }: Q( i) C- Z, C" l( I. s" P) Y
偶可能是右派。
鲜花(35) 鸡蛋(0)
发表于 2011-4-3 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了,你的个人空间在哪儿?! e2 P: `; {, h
竹帘儿 发表于 2011-4-2 18:58

. J' A% g9 B; }8 R6 o1 {- `8 `$ S+ |这个,不敢拿在这晒的...主要观众是国内的亲人朋友同学。照片内容是北美妈妈们习以为常和司空见惯的--% {; `, ?& v2 {4 V
晒私房菜的,晒后院的花果菜儿的,晒旅游风景照。占10%
$ b$ Y3 H; h* s3 I在家包饺子,孩子在家弹琴跳舞的,dress up等,孩子上学第一天,节日相关的家庭活动,学校活动,表演party,Field trips(我当家长志愿者时照的),游泳滑雪野营等的照片。占90%
鲜花(35) 鸡蛋(0)
发表于 2011-4-3 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我觉得小孩这个度要掌握在父母手中,但是这个度要让他觉得舒服,不觉得要反抗,这个就是一种水平的。呵呵。这个要好好学习学习。
" D: k; R" w+ [/ I* B3 j1 Ochenyqxur 发表于 2011-4-2 18:33
3 `7 n" T% U3 Z  l) x
可以反对,可以商量并解决。举个例子:( l: F3 R4 w- |& P( w0 @) b
比如,我女儿昨天说,妈妈,我可以今天不弹琴吗?因为xx的钢琴老师(不是她的钢琴老师)让她每周可以休息一天不用弹琴。
6 ?7 C% b* ^- `3 g: d
& [" [" [8 i! P+ Z) G8 E4 o我说,这样吧,你可以每周弹6天,每次要45分钟,或者选择每周弹7天,每次就30分钟。女儿选择了前者选择周六休息。不过在和国内爷爷视频时,她还是主动表演两个曲子给爷爷听,所以也还摸了摸琴。然后今天弹琴时,她就自觉定时45分钟。(虽然其间有效率地弹琴只有30分钟- A1 ~) a& O0 T9 c

8 _& u/ i6 K/ T& Q当她习惯并能轻松达到这个要求时,我还是要提出新的要求,然后再和她谈判。因为她需要进步。在很多时候,我把我的规矩和要求用选择题的方式提出,孩子有选择权,相对人性化一点,让孩子觉得接受规矩时受到尊重。
鲜花(634) 鸡蛋(5)
发表于 2011-4-3 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反对,可以商量并解决。举个例子:
8 r' S5 O' s. W" Z$ v/ V1 _* l比如,我女儿昨天说,妈妈,我可以今天不弹琴吗?因为xx的钢琴老师(不是她的钢琴老师)让她每周可以休息一天不用弹琴。
9 P4 Z* n/ g: d0 o4 J" b; t' |( _/ B" V& v' h
我说,这样吧,你可以每周弹6天,每次要45分钟, ...% p, Q& H4 _4 x$ n8 h4 g$ L! \( A
莫迭儿 发表于 2011-4-3 14:25
0 x" a  L5 I6 a9 b/ N
你家闺女练琴时间很长啊(和我家比),你需要陪着马?
大型搬家
鲜花(35) 鸡蛋(0)
发表于 2011-4-3 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同言同羽 置业良晨
本帖最后由 莫迭儿 于 2011-4-3 20:11 编辑 ; u" W5 V' V) k+ ?/ ?6 S* W
, G$ }8 l7 [. j8 l
第一年的时候肯定得全陪。纠正姿势和鼓励。坚持弹三年多了,当妈的越来越放羊。* g8 t! U, k2 v+ n( K8 ^
现在有时候,她主动要求我陪,我要是有空,我就全程陪。要是没空,我就让她自己先练,然后最后弹给我听,我点评一下。很多时候我完全放手。因为她练琴时我不在家,她爸在家。平均来说,我陪的时间占20%或不到。: j9 V$ Y  o: F, y
  e/ O* Z# C' I& X4 F) e& S
有时候我在家,但在上网玩或在厨房里忙。我会偶尔提点意见或夸奖,让她知道我在听。这样她会弹得相对用心点。我在玩和忙之余,偶尔会喊话,“最后结尾(弹得)太赶了”。下一曲,她弹完就喊“妈妈这遍呢?”然后我肯定一下她。0 \2 |3 d; Z7 C4 j9 o
陪的效果好,会事半功倍。完全不陪的话,弹琴效果要差。因为她妹妹一会儿叫她,一会儿她自己开小差。
3 _* [* g. v! ^  Q6 M关于学琴练琴,孩子和老师部分我都还满意。做不好的,还是孩子的妈妈。
鲜花(3) 鸡蛋(0)
发表于 2011-4-3 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同言同羽 置业良晨
这篇文章真的对我太适用了,我把它翻译成英文转给了女儿。7 Z2 m. ?2 A7 W/ c3 Y  f- [

1 l* J: }' F1 @女儿学琴到了10级,这段时间一直非常反感钢琴,每个星期去上课,但是不练习,即使练习也是非常不认真的消磨时间,我跟她认真的谈过几次。是否需要继续,需要她自己决定,我不帮她决定,因为:
+ w2 p" h$ M6 r9 d1。我身边,女儿也知道的两个大孩子,17岁的女孩在6级放弃,20岁的男孩学了一年就放弃。他们说出了一抹一样的话,是在他们分别在我家听到女儿练琴的时候说的,女儿也听到的:我真后悔当初没有把钢琴继续学下去。
# T/ N5 Y2 C5 `0 J  T; I7 i2。1年前女儿对滑冰突然兴趣增加,开始上小课。但是她已经12岁了,身体不如小小孩那么柔软,学习起来也费力一些。她发现了自己的短处,回来跟我说:妈妈,要是小时候你强迫我去学芭蕾的话,我现在滑冰就要好很多。其实小时候我让她去学跳舞,她同学告诉她跳舞脚很痛,所以她坚决不去,现在后悔了。% t) V; P! d. ~8 D; g
, z& |0 V8 n' }0 M9 g* N. r5 h# A
基于以上两点,我现在需要她自己做出选择,虽然我希望她能够完成10级,但我保证会尊重她的选择。因为我不希望她将来对我说:妈妈,要是你当初强迫我拿到10级钢琴证书就好了。9 K+ f, R1 D' n7 e. _
: W1 f3 J/ J% a* \$ T9 l8 x. w
现在孩子青春期,大人的话根本不听,钢琴这件事情这一年都在谈,她自己始终下不了这个决心。我猜测她的心理:放弃可惜,练习又枯燥。
9 y4 o" |& z, @* Y: X9 I, B7 M
( U; f1 c0 v1 ?今晚又谈了一次,不知道她会做什么样的选择。
鲜花(40) 鸡蛋(1)
发表于 2011-4-3 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孩子学到10级了, 真不容易。 我家女儿考过8级后我就打算找个随便的老师偶尔上次课了。 孩子也不是完全偷懒, 看她也确实挺忙的, 作业也多, 又不可能让她象机器一样的连轴转。学学乐器是挺好,但每天都拿出45分到1小时真是很浪费时间的。
鲜花(2212) 鸡蛋(4)
发表于 2011-4-4 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我觉得度好掌握,完全基于对孩子的了解。
- z# n, `) b5 ?8 _3 D) H( S
& q( x" M$ K1 z4 O" d我们说西方人对中式教育有刻板印象,难道我们对西式教育没有? 珍妮说西方教育里在孩子还未成熟时就被给于过多选择就是一种刻板印象。 我记得在老大还是小宝宝时看了一本
" F' v9 Q* p1 m* e! n% K6 H9 I) S
; Y+ M6 P/ x  `& s7 {" m! |目前看来,我十二分的接受这个原则。...
$ L$ k/ [/ G+ U- Q4 d8 {竹帘儿 发表于 2011-4-2 12:49
. Z, ?, D( L% q; }

0 \/ ~2 c; W1 l0 a* B比照日本超常规1万倍的辐射量9 a  o% i3 f& G0 y; g

& ^- Y/ e4 ]$ W6 v5 k我决定十二分的接受这个原则
鲜花(2212) 鸡蛋(4)
发表于 2011-4-4 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反对,可以商量并解决。举个例子:
; q% X4 W! ^5 E4 i4 ~比如,我女儿昨天说,妈妈,我可以今天不弹琴吗?因为xx的钢琴老师(不是她的钢琴老师)让她每周可以休息一天不用弹琴。# K) H5 _* @7 [  ^: d1 @: |
6 V; N1 F: h/ k0 _* x
我说,这样吧,你可以每周弹6天,每次要45分钟, ...5 N% C* S  M5 c5 N
莫迭儿 发表于 2011-4-3 14:25

; d% [! J- h! x: E! Q
& W* Y! H  W& H' r+ J0 [% b你孩子练琴时间很长啊,看来,你主张孩子适当放羊,是因为平时抓得紧,孩子习惯养得好
3 n- T5 ~0 \+ X( s" x0 i5 j' @9 c) r8 h- ^4 Q- O' j
像我这样,行动上没有严格要求的,语言上才喊杀喊打
大型搬家
鲜花(634) 鸡蛋(5)
发表于 2011-4-4 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年的时候肯定得全陪。纠正姿势和鼓励。坚持弹三年多了,当妈的越来越放羊。& J% |6 [  h# C1 R) T7 d
现在有时候,她主动要求我陪,我要是有空,我就全程陪。要是没空,我就让她自己先练,然后最后弹给我听,我点评一下。很多时候我完全 ...
3 _) ]+ S" _, P7 X) ~莫迭儿 发表于 2011-4-3 20:09
, R& M& Q1 k' r3 g
和未名意见高度一致!因为你是真的虎妈,所以你主张猫妈。我们是真的猫妈,所以才要向虎妈学习。
鲜花(2212) 鸡蛋(4)
发表于 2011-4-4 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和未名意见高度一致!因为你是真的虎妈,所以你主张猫妈。我们是真的猫妈,所以才要向虎妈学习。7 _  E% H2 E  R9 p
三思 发表于 2011-4-4 10:15
7 x5 M( c1 \% h, L* D8 f& }  y0 a% _  C
鲜花(634) 鸡蛋(5)
发表于 2011-4-4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 ^6 ?/ K9 ^. q0 f未名 发表于 2011-4-4 10:15

% @3 D# R4 U6 f: O0 [咱们的娃和老莫家的比,要输在起跑线上了!回头早起咱俩搭伴吊嗓子去!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1-4-4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喜欢这个话题,这也是我最近经常会想的问题,竹帘知俺心啊!
' u' U0 I/ S1 {+ k搬个小板凳听牛妈们高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8-18 09:54 , Processed in 0.232559 second(s), 34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