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0)  鸡蛋( 0)
|
从移民部统计数据的细节中可见,在2006年至2009年间,家庭团聚减少的数目其实只有来自亚洲国家,4年间大跌近两成,但欧洲、美洲、非洲及中东的数字都在上升;65岁或以上的抵埠移民数字更明显看出,当亚洲人数减少16.8%之际,欧洲及英国的升幅却接近一倍。
2 ?; X5 M% f# [
: Z% p; } i* c6 b6 j! A9 P1 [移民部缩减父母、祖父母一向的理据是,加国希望吸纳更多年轻、本地市场所需的人才,相反祖父母团聚却会带来更高的社会成本。但是,却为何会出现只有亚洲人数劲减,欧洲、英国、美国、中南美洲,甚至非洲及中东的人数却上升呢?& ~6 y2 X7 ]+ z1 @4 c3 x2 t
* U% f: j& r o Y! J9 M
亚裔积压个案为欧裔18倍1 B( \) |/ X/ F5 [6 F: S4 Q$ v1 z, k f
( P) o" Z) j8 j( C5 \1 F w同时,移民部截至2010年10月积压的父母、祖父母个案有42,784人,其中亚洲便占了八成为34,141人,是欧洲申请个案的18倍,显示亚洲父母、祖父母团聚的需求比其他地区都大很多,因此可排除亚洲年老移民申请人数不多的解释。8 u' u2 H! n( z4 p# r8 m
( \4 @5 s3 Z9 {% C根据移民部网站公开的统计数据,2006年以来,家庭类(包括父母/祖父母、配偶、子女)占整体移民人数的比重逐渐下降,由2006年的28.02%,跌到2010年的21.45%;相反,经济类移民(包括投资、企业、技术等)的比重则逐年上升,2010年经济类移民的比重为66%。
, g& f! Y% P; m% h, N7 R4 V- x* d$ d
本来,加拿大移民政策的经济类/非经济类移民的比例,一向都是60%至40%左右,而近年的移民数字显示这个比率大致也能维持。但如果细看家庭团聚的内容,却隐隐发现一个趋势正在出现。+ j; G+ H2 L- E; d/ q9 E2 l0 ~% b
/ @! p6 e+ N# H: Q! a
例如,2006年至2009年期间,亚洲的团聚移民人数由43,011人减至34,425人,跌幅为19.96%。但同期间,非洲/中东及欧洲/英国的家庭类移民,都各自上升了约16%,而中南美洲的升幅也有一成,美国的数字则大致上维持稳定。换言之,这几年间,虽然家庭团聚的总人数平均下跌了7.54%,但其实大部分的跌幅来自亚洲移民,而且,亚洲是全球唯一下跌的地区。
; M* o3 U& k! [5 o6 @6 L& s. ~% j8 T! a. r" F% r8 t( ~! \1 I
数据显示,父母/祖父母的抵埠数字在4年间跌了14.13%,相比下,配偶及子女团聚的跌幅远较小,这也符合移民部倾向较少吸纳年老移民的趋势。3 W2 w. C" O3 m' D/ g
6 r+ T- i0 W& e, {$ b从另一组数据可清楚显示,被削减的父母/祖父母类名额,究竟来自全球哪些地区。以父母/祖父母的年龄通常比较大作根据,从数据可见,65岁或以上的移民人数在2006年至2009年间,亚洲是唯一下跌的地区,跌幅接近17%;但同期间,欧洲及英国的耆英抵埠移民人数却几乎升了一倍,由2006年的756人,升至2009年的1404人。此外,增加的地区还包括非洲及中东(58.14%)、中南美洲(46.18%)及美国(33.5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