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一份卑诗大学(UBC)的研究报告指出,华人买屋讲究风水,偏好「吉利」数字,门牌号带数字「4」或「8」,能直接影响房屋价格。
: W: k+ h2 F* l/ _, j! n+ v门牌号有「4」的房屋平均售价会比其他数字的相似户型便宜2.2%,带数字「8」的则能高出2.5%的价格。
# v/ ~' @0 F @ B1 y& v「4」谐音「死」犯忌讳, I- y2 ]# S8 Y4 [
因数字「4」同中文「死」字发音相似,故长久以来都被华人视为不吉利数字,许多大楼也因讲究风水,不标注4楼。而买车买楼是,牌照上如有「4」也是一种忌讳。西方社会也有类似避讳「13」等数字的显现。
l9 ]; B7 Y: T- h4 ^0 T- f该份报告由UBC的经济系华裔学生Jeff Huang提出,来自台湾的他,深知「4」字、「8」字对华人买楼的影响,因此希望将这个现象以科学化方法验证,并得到经济系教授的支持。: s h' t' c' M/ }7 ~# J
该研究探讨了大温地区过去5年来逾115,000宗物业成交的情况,比对大温地区361个人口普查地区的华裔人口比例,以平均40万元的住宅物业来说,发现华裔人口超过18%的地区,「4或8」门牌的物业成交价会有1000至8000元的差别。这些华裔人口比例高的地区,多在温哥华、本那比、列治文及高贵林。5 X( f5 J4 W$ P( }# ^; U( C
该份报告指出,在华人聚集的地方,门牌号有「4」的房屋平均售价会比其他数字的相似户型便宜2.2%,而相反,门牌号带数字「8」的(中文「8」同「发」谐音)则一般能高出2.5%的价格,而有两个「8」字的物业则更受欢迎。+ J: D- ~) p" b( O; s/ t
这个研究属于新兴的「数字迷信经济学」(economics of number beliefs)的范畴,研究员相信这个结果同样适用于华人人口众多的北美地区,包括多伦多、叁藩市、纽约、洛杉矶、西雅图等。; C* V( Q/ b. d/ Z m9 e
报告的主要研究员福廷(Nicole Fortin)说:「本研究显示华人对门牌数字的喜好,直接影响华人聚居地区的地产价格。」
' A/ p7 F$ o( I. o$ i6 e% f+ F6 c福廷说,地产经纪、物业买家、卖家如果对华人这个数字迷信不熟悉的话,在地产市场竞争中可能处于下风。% M( V& s5 q$ N! l: M) L* T. g
Jeff Huang说,「4或8」数字迷信的来自风水,关乎汉语谐音4=死、8=发。他说,该份报告不是说所有华人在买楼时都有数字迷信,新移民比在本地定居数代的华人就对「4或8」有不同感觉。
& ?" T: H$ A* c0 y0 `. f& ~/ @8号门牌屋脱手价佳准买家避4字不吉利
% r; r4 A, x" f) V! E: x5 i7 N {
刘小姐说当初买楼时,地产经纪建议她买「38」号,因为将来能卖出较好的价钱。
+ l. {* g6 r+ W2 s. T列治文刘小姐表示,现在居住的屋苑单位是13年前买的,当时有38、39、41、42等几个不同号码的单位可供选择,因当时自己并没有特别偏爱的号码,而当时几个单位价钱又没有区别,一时无法做决定。
u+ ^7 K" U" Y. P; V* B6 P9 ], a当时的房产经纪便以个人经验建议其购买38号,认为将来脱手时,能比其他单位有更好的市场。
/ o8 H) m8 A; h9 ?4 M正考虑买楼的张先生则表示,现在买楼最主要考虑的还是其所在地段、屋型、价钱及其未来升值空间,不一定要求带有吉利数字的门牌号或者是楼层,不过表示尽量避免带有「4」等不吉利数字的房屋。
8 d0 r: q. y8 B2 t* B他说,如「吉利」和「不吉利」之间的差额在他所能承受的经济范围之内,还是会考虑带「吉利」的房屋。「现在买楼随便一套都要几十万,如果差额就1、2万,还是选个感觉吉利的,心里舒坦点。」
: h' p% D' H; M, M4 E# Z# |- A更改4号门牌万锦否决申请 未符街道编号标准
4 k% Y9 g3 M+ K4 I) X( a0 D0 {大多伦多地区的万锦市议会经过早前接连批出多个更改4号门牌的申请后,本周终于否决了两个的同样申请,为过去数月来「一窝蜂」的申请暂时划上了句号。
8 g' k9 f+ L T. u. D于30年前搬进位于7号公路夹活湃路地区、MacPhail Crt. 4号的一对白人夫妇Graham及Lucie Canning,因退休而打算「大屋搬细屋」,准备把房屋出售。但由于他们的房屋是4号门牌,故叫价要比市价低出约3万元。他们因此希望把门牌改为3号或5号。' y- _0 @: }7 x t0 X- R8 ~
至于在于人村地区Chimenti Crt. 4号的南亚裔夫妇Mansurali及Azmeena Kara,也申请把他们的门牌改为2A或6A,或是3号或5号。他们表示在出售房屋时遇到困难,因为市内众多华裔人口,担心其房屋卖不到好价钱。: j$ k% c5 f+ `
然而,以上两个申请,刚于本周二(23日)晚上的市议会上被否决,因为两个申请都未能符合街道编号标准的要求。
4 S$ d) r$ _* S' P, U9 |按现行准许更改街道编号的标准,规限新编号要顺序以及可以使用的(即没其他房屋使用),而在短街(court)是可接受单数及双数门牌的混合,但则不包括英文字母后缀(letter suffix)。
: O" v" a, {7 {市府发展服务专员贝尔德(Jim Baird)指出,上述两个申请都没有符合设定的标准,两条街道也不是短街,其中的Chimenti Crt.,日后更有可能往北延长。 H% u2 w: f( Y- Z
在现行的有关规例下,屋主须向市府支付500元费用,来更改门牌编号,只要申请的号码是顺序及可以使用。若申请者是住在短街,是可由双数改为单数;在较长的街道,单数及双数则不能被混合使用,要维持于它们分别所属的一边街道。% m. W( N, v9 d( B- X$ |- g
市议员赵善江表示,经过早前「一窝蜂」的改号申请后,他希望日后更改门牌的(上诉)申请,不用再由市议会来处理,市府职员可遵照现行的规定来自行处理。他说,今后市内的新发展住宅区,将由6号门牌开始,就可避免到这个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