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17|回复: 0

秋天来临需防秋燥

[复制链接]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0-7-3 19: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以中医的节气而言,中秋是气候转换的分界点。一般来说,中秋之前属于早秋,此后天气会逐渐转凉,早晚温差加大,皮肤容易干燥粗糙,儿童和年老体弱者容易发生感冒、咳嗽及腹泻、便秘等病症。导致这些症状的源头就是“秋燥”。
" v, w/ M8 z! N' i9 Z( U* o
6 z8 b2 W$ S% e! y& j( d9 j  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凉”,在气温下降的同时,空气中的湿度也会逐渐降低,空气变得干燥。中医学认为,“燥”为秋季的主气,与人体肺脏相通,燥气侵入人体,就会表现为口鼻干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脱屑、心烦失眠、大便干结等。此外,“秋燥”还很容易引发儿童口角炎、口唇干裂以及老年人皮肤瘙痒症等。前者往往是由于儿童缺乏维生素B、营养不良或有咬手指、舔口唇、咬笔杆等不良习惯所导致;后者是因为老年人皮肤松弛,皮下脂肪减少,皮肤毛孔收缩,血流量不足所引起。 ; c- Z# y: ^% X, e. K; A
) h* f9 T2 M0 j1 @) U9 \
  预防“秋燥”,应当注重以下环节:
9 f7 A# q: Q" D. `# x7 S: m. _+ P3 E# K9 S/ g: H) E
  第一,补充水分,保持湿润在这一时节,尤其要保证每天摄入足够的水分,多吃具有滋阴润燥作用的水果与蔬菜,比如甘蔗、梨、苹果、石榴、葡萄、菠菜、藕等。日常沐浴后可擦护肤霜,以锁住皮肤水分,降低皮肤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 Z: n  I; r/ D& P' t& [$ Y

- h4 a9 I; f* Q8 _+ c1 k  第二,注意冷暖,起居有节入秋后气温变化大,应及时增减衣服,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预防感冒。每天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依照自然界在秋季“阴增阳消”的规律,要早睡早起。
6 d7 w* U' ^% }4 V) t) B( v
1 F' J- P% _4 ~1 k8 b4 ?  第三,稳定情绪,加强锻炼 秋令主“收”,保持情绪稳定,有助于维持身心的平衡。秋天气候不算太冷,适宜户外运动。但由于早晚气温较低,老年人容易受寒,因此不宜到室外锻炼,可以在屋内打太极拳、练瑜伽等。
- X* g4 C/ L4 r" z0 F1 u  J1 P8 @4 F
  第四,饮食调节,少食辛辣秋季应多吃滋阴润燥的食品,同时要注意“少吃辛,多吃酸”。这里所说的“辛”,除了辣,还包括五辛食物,如韭、蒜、葱、姜、椒等;所谓酸性食物,是指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蔬菜。此外,也不宜多吃生冷食品,以免损伤脾胃功能。   
# O* X* ?& o5 Z4 z0 j   
/ u# p4 |+ W; c; r% w& Q开关卖场  http://shop10156304.xiaotk.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11-23 01:23 , Processed in 0.114046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