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1)  鸡蛋( 0)
|
耳鸣是一种在没有外界声、电刺激条件下,人耳主观感受到的声音。值得注意的是,耳鸣是发生於听觉系统的一种错觉,是一种症状而不是疾病。有些人常感到耳朵里有一些特殊的声音如嗡嗡、嘶嘶或尖锐的哨声等,但周围却找不到相应的声源,这种情况即为耳鸣。耳鸣使人心烦意乱、坐卧不安,严重者可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 E% y7 \+ n5 H# b: o! n, w
5 f5 o7 z$ L* L, M. s耳鸣可发生於多种疾病,几乎任何可引起耳疾的原因都可导致耳鸣症状出现,但与听力之间的关系复杂。也许可能仅由於一小片盯聍接触到鼓膜而引起耳鸣,但也可能是由於一个位於听神经的肿瘤而导致。其他如耳硬化症(一种发生於中耳听小骨的疾病)、耳毒性药物中毒、噪声等等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耳鸣。耳鸣表现多种多样,有的为一侧耳鸣,有的则为两侧;有的间歇出现,有的持续不停;轻者安静时方觉耳鸣,重者身处闹市时都感到吵闹不安。 9 A; T! a! D: l( x. @5 C% z
* n' L m, B8 R) i4 J耳鸣的原因主要是耳部的疾病,如外耳疾病:外耳道炎、耵聍栓塞、外耳异物等,中耳的急慢性炎症、鼓膜穿孔、耳硬化症及内耳的美尼尔氏综合症、听神经瘤,都能引起耳鸣。
6 Q, `, E q W8 o4 x* i9 r0 ~
6 R) C& o9 {5 [9 R" D& p5 P1 C& j* }, ^血管性疾病也会发生耳鸣,如颈静脉球体瘤、耳内小血管扩张,血管畸形、血管瘤等,来自静脉的耳鸣多为嘈杂声,来自动脉的耳鸣与脉搏的搏动相一致。 % `/ D; O. f3 S* ~* ?% Y
$ X( f3 n7 f4 m噪声原因人们有这样一个共同的体会,如果突然听到鞭炮声,耳内会有一阵很长的回响,半天才能消退,这就是外界噪声暂时损伤了人的听神经。那些长期工作在噪音性很强的环境,比如拖拉机和汽车司机、交警、武装警察、军人、迪斯科舞厅的工作人员、麻将娱乐者、长期开会者、以及各类设备的操作人员等等都是噪音的受害者,长期的噪音刺激大部分时候造成了内耳神经损伤。噪声引起的耳鸣主要表现为听神经纤维自发活动的紊乱。一般来说超过安全噪声标准(85-90分贝)强度的噪声都有可能造成耳鸣及耳聋。但对同一强度的噪声,存在着个体敏感性差异,只有敏感者才受到伤害或受到伤害的程度最重。
# Q( K8 g8 R0 q1 f$ O) E6 p3 { K% Y5 ^* A
其它一些全身性疾病也能引起耳鸣:植物神经紊乱、脑供血缺乏、中风前期、高血压、低血压、贫血、糖尿病、营养不良,60岁以上人耳鸣发病率高达30%。主要原因是随年龄的增长,听觉神经系统的退行性变所致。 ) H% Y: B" u% N
4 o- u. @! _* m
另外,过量使用了对耳有毒性作用的药物如庆大霉素、链霉素或卡那霉素等,也可出现耳鸣和听力下降,且耳鸣比听力下降出现得早。
9 O# H% G$ h, s1 J$ f* h; N# N. Y7 w- C: [3 z; {8 _* j
过度疲劳、睡眠不足、情绪过于紧张也可导致耳鸣的发生。美尼尔氏病原因,听神经瘤,硬化症,是骨迷路致密的板层骨局灶性地被富含细胞和血管的海绵状新骨代替而产生的疾病。头部外伤的原因,肌肉阵挛原因,全身系统性疾患原因,如贫血、高血压、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低血糖、自身免疫性疾病、血管痉挛性疾病等均可能伴随耳鸣,另有尚不能明确原因的耳鸣,约占耳鸣人数的40%。耳鸣是由于耳蜗内外毛细胞的细胞膜透性障碍或改变,或毛细胞突触代谢障碍,或听神经纤维间的短路引起的。
7 T; |6 \& h" A& @6 k9 J9 I7 e u9 ^/ W- Y
耳鸣可分为主观性与客观性两类
5 Q9 Z- R! \! h* G! r/ P& N* t; V d- H% C9 B& `
客观性耳鸣,又称为他觉性耳鸣。是一种自己与他人都能听到的耳鸣。此种病例很少见,耳鸣可为有节律的马蹄声、钟摆声或其它无节律杂音。引起他觉性耳鸣的原因有:颅内及颈部的动静脉瘘或动脉瘤异常产生与脉搏一致的搏致力性耳鸣;软腭及听小骨痉挛;咽鼓管异常开放不能防声,常能听到与呼吸节律一致的耳鸣。 0 E& P) _; y% p+ n. v, k
f t- M! J }2 u
主观性耳鸣,又称自觉性耳鸣。只有患者自己能感受到耳鸣,可为一侧或双侧性。性质多样,可呈铃声、嗡嗡声、哨声、气笛气、虫鸣声等。引起主观性耳鸣的原因多种多样,常见病因有:外耳道的炎症、耵聍异物、肿瘤阻塞;各种类型的中耳类、鼓室内病变、耳硬化症等中耳病变;梅尼埃病、耳毒性药物中毒、老年内耳退行性变、内耳道及颅内的炎症、肿瘤、血管异常;颅脑外伤、颅底骨折等;一些内科疾病如贫血、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肾脏疾病均可成为耳鸣的原因;此外,精神紧张可引起血液循环改变,影响内耳血供,导致耳鸣发作,紧张还可使耳鸣加重。 # d9 u) m0 D$ V9 u) W* j& u
o- Q& _( m' |" j耳鸣的治疗
- Z/ E6 @8 J2 x# m& y6 c0 @+ H. F1 ?" Z2 x9 W
有耳鸣的病人应到医院作详细检查,尽量找出引起耳鸣的病因。采取针对病因的特殊治疗或对症治疗。对症治疗方法包括: + b: Q6 }4 I) D# g7 c' i0 Y
+ |" {2 j9 X, S" \8 S①药物治疗:常用血管扩张剂改善内耳血循环,如低分子右旋糖酐、丹参片等;或改善内耳组织能量代谢的药物,有ATP、辅酶A等;抗惊厥药,如卡马西平、西比灵、利多卡因等能抑制听觉系统的异常兴奋活动。
2 S! M1 J, r/ V& b6 }: f9 W
$ P% K, B, s: C9 X" X②掩蔽疗法:用耳鸣掩蔽器治疗耳鸣,是利用外界的声刺激来抑制内耳或听神经的自发性兴奋,也可用助听器代替掩蔽器。 / C3 R3 g$ i& p+ O: s. Y: L6 `
# `' S5 B0 h' A6 ~③心理治疗,如生物反馈疗法:是利用不同的生物反馈信号训练患者进入松弛状态,恢复体内相对平衡,以达到治疗耳鸣的目的。
" z& h5 B* [! F2 N4 S7 ?# B' r- B q: R3 Y" d1 {& E. e( t
总之,耳鸣一般对健康危害不大,但却令人烦恼不安。目前治疗亦存在一定困难。有耳鸣症状,应积极到医院作相应的检查与处理,以免延误某些重要疾病的诊治。如确无特殊疾病,则不必紧张,应保持心情愉快,转移注意力,耳鸣或可减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