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MarketWatch伯克利1月11日讯】在1990年代晚期,即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前的岁月当中,人们在提到互联网的时候,常常会说那将是未来商业的全部,是旧有商业形态的终结。传统的砖块加水泥的实体店铺经营模式将逐渐让位给鼠标加水泥的形态。
; g1 u! R/ z( q6 M* w1 \5 ]# ], i+ K- W! \# n
当然,我们都知道,现在所谓鼠标加水泥还依然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因为实际上并没有太多的水泥来支持——尽管确实有联邦快递、联合包裹和美国邮政在提供一定的服务。
' M: {1 i$ O, N w; L1 A
5 X5 r" a1 r! p8 t 我们现在的线上零售业其实只是传统业务的一种现代版本而已。要知道,早在内战的时代,美国人就已经有了目录购物和邮购的传统了。是的,说起来虽然奇异,但是2009年的亚马逊(AMZN)与1893年的Sears, Roebuck并无本质的差别。5 R6 T& h( J( h/ U& \
% b# l% }0 a' L+ ?1 h
统计数据显示,在这个圣诞购物季节当中,零售销售额较之去年同期实现了9%的增长。 P& ]0 k" ^* y7 J+ ?9 W6 f4 [
8 i5 R" p, |( ~4 j" E 不过,假如我们将统计具体到那些店面,就会发现增长幅度只有4.9%。换言之,余下的部分都是由邮购和网购来提供的。0 T }1 r# K( ?$ k$ G. r7 V% q- d' q
9 Y( ]& w& P) h8 w6 s8 q \9 i) Y6 s 大多数报告都显示,网购销售额较之去年同期大致增长了15%至20%——前一年,线上购物的增长速度就超过了实体店面。
; G9 j' c3 b7 i7 @# z) Z7 Y. x: `& Y1 \7 @, k
事实上,我在这个购物季节当中就曾经不止一次听人说起,他们圣诞节期间的全部购物行为都是在亚马逊完成的。现在,亚马逊已经发展成一个无所不包的超级百货商场,人们在那里几乎可以买到所有需要的东西。
: [$ D) Z4 c2 j+ b3 a! H% d4 g8 m5 H% C( s! c( B; \
不消说,看到这一切,那些实体店面的拥护者自然不免就要担心起来。不过,真是如此吗?我甚至可以断言,在1893年,当Sears, Roebuck的第一份购物目录问世的时候,也一定有很多人预言过零售店面将寿终正寝。7 S8 N* j* z$ G* r+ U% c
/ S& Z8 y$ v1 I8 _" S
其实,我们首先必须从社会习惯的改变来观察网购的兴起,事实上,网购所真正逐渐取代的是邮购,而不是实体店面的作用。比如我自己,几乎所有的书籍、CD、相框、各种办公用品之类都是从网上买来的。不过,我的网购范围也就仅此而已,一直都不曾向前再走一步。4 \' r1 ^3 V3 w! ? `
: c6 ?, Y1 x& {( @ 比如,我不会从线上购买橄榄油,也不会从线上购买衣物。当然,我们都知道,以前就有一些人习惯了通过目录购买服装,而现在他们转移到网上是非常顺畅的,但是严格说来,这显然不能称为是趋势,只是一部分消费者在更换渠道而已。* J. q/ S. z0 J2 B( }
0 Q+ t( H- B; M3 h 线上购物切切实实威胁到的,是目录购物业务,现在这方面的企业,一些已然关张,而另外一些则努力在转向线上运营。相信他们也都意识到了,在当前这个时代当中,他们的行当就和报纸一样日薄西山。" L& q- l6 Z8 ?: G; d% d4 x0 \) Z
! s# i, a! @% D# c/ w( N 在所有这一切背后,有一条非常重要的原因,这便是,邮购行业通常都可以免于各种名目的州所得税,除非这些公司在有问题的州开设了实体店面。) E# E# G9 X8 B
& `$ P3 b. }; _$ f5 ], J8 i V1 ^2 l
人们对于邮购行业的这种税务优惠只是偶尔会抱怨一两声而已。抱怨者的身份一般也仅限于那些希望从居民身上获得更多资金的州政府官员。事实上,那些实体零售商倒是从来不曾抱怨过邮购竞争对手相对于自己的这种竞争优势。
7 s- \3 ]% ]( O/ A/ |1 R1 X' Q" G
那么,网购与邮购有何不同?答案是本质上并没有任何不同。, `7 u- F$ J& G' q5 R
e0 v X9 U: M) ]% q$ y0 {$ K
是的,这便是在我们身边发生的事实。网上零售业正在取代的,是邮购行业,而不是实体店面,无论线上购物数字如何增长,都不能改变这一现实。当然,我们更加不要相信那些线上店面享有比邮购行业更加了得的税务优惠,根本没有那么一回事。
. G$ [' t! `1 x$ X- l9 G- r3 ?% |7 @' B( X, M* |4 m% p0 L, W8 _
(本文作者:John C. Dvora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