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 l7 O' i2 j5 g; f新华社记者许林贵 K0 R4 f A6 n/ @) T+ e' S 1 R \2 v. V0 Z: m/ G5 J0 f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办公室发言人约翰·拉尔金18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北半球今年秋冬季节性流感将可能被甲型H1N1流感取代,北半球国家应做好相应准备。/ w1 W' ~# F! S- \) A
1 O) G1 S9 j; y拉尔金指出,在目前正处于冬季的南半球,甲型H1N1流感在许多国家流行。北半球国家应做好相应准备,西太平洋地区发展中国家多、人口集中、医疗条件参差不齐,这些因素都将为该地区应对甲型H1N1流感构成一定障碍。最新统计显示,到8月12日为止,西太平洋地区已有169名甲型H1N1流感患者死亡。 / D/ q# t% c5 ~/ W: s % Q" v2 c: Q, H; t拉尔金认为,妊娠妇女属于甲型H1N1流感高危人群,而老挝、柬埔寨、菲律宾、越南等国的临产孕妇本身的死亡率就比较高,因此这些国家在今年秋冬季节无疑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 M% q+ I" Z( {2 d {) S c b: U
2 F. x/ N0 ^% S: F, A9 t" o拉尔金说,除此之外,西太平洋地区大多数学校从9月份开始将陆续开学,这也可能成为流感在学生群体中大面积传播的一个因素,但世卫组织会尊重各国政府做出的是否停课的决定,不会另行发出停课建议。+ u" u4 }0 ~- S, B# k) A* `
8 `+ Y( a4 C4 p2 K2 Y) c) K
总结几个月来全球应对甲型H1N1流感的经验,拉尔金说,世卫组织发现多数重症和死亡病例求诊过晚,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因此,甲型H1N1流感高危人群最好在病发后48小时内接受治疗,以避免发展成重症病例。 2 j8 r% [6 o) u 5 t6 u* P/ k* O/ @拉尔金说,必须区分高危人群和一般健康人群的甲型H1N1流感防治办法,一般健康人群即使传染上了甲型H1N1流感也不必立即求诊,采取应对普通感冒的方法就可逐渐康复,更多的医疗资源应当留给高危人群。 / S. d3 P/ k I/ h6 D w/ U: d0 A. X7 `& R* O: C# M
世卫组织初步认定,患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糖尿病等疾病的人、妊娠妇女以及严重肥胖者都属于甲型H1N1流感高危人群。 ! l$ m c2 L% j$ q1 z # a4 D; z8 P! P5 M拉尔金认为,在经历了“非典”和禽流感后,西太平洋地区大多数国家在应对疫情方面都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因而有条件控制甲型H1N1流感可能造成的公共卫生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