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1394)  鸡蛋( 16)
|

楼主 |
发表于 2009-1-18 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16)
, }, X; ^! B2 }; M$ p: M7 S 在2008年9月的一个星期天下午,一个多年未见的发小儿忽然给我打电话,商量晚上的饭局。他此行是从北京出发,途径加州,中部的芝加哥,然后南下德州达拉斯,最后才飞来东部的纽约,在这里开完和投资人见面会以后再回国。我知道他这两年在做国内实业赴美借壳上市的工作,商务繁忙,难得能抽出空闲来,于是就约在曼哈顿中城见面。
6 N5 a% t$ r% l8 K+ P, Y 这是一个典型的纽约星期周末下午。中城第五大道夹57街,各大国际流行品牌旗舰店云集的地段,宽阔的人行道上一如既往的游人如织。从57街街角蒂芬尼总店向南沿着五大道漫步,经过宏伟的川普大厦,古奇,菲拉格慕,芬迪等等,来到50街圣帕特里克大教堂,对面的就是塞克斯五大道百货总店,这个专营高档时尚服装衣饰珠宝皮包的圣地。由此向西拐,就来到了五、六大道之间的洛克菲勒中心,这个曾经在八十年代末日本泡沫经济鼎盛时期被日本人买走的纽约地标之一。继续向西, 穿过六大道,走过长长的一段写字楼林立的街区,前面七大道拐角处就是雷曼兄弟公司的总部大楼。斜对面,是摩根斯坦利的总部。
; J) F6 y; E/ j# O6 |% m9 B; q. w& b' h+ D c5 H) `5 G
两栋摩天楼的外围玻璃幕墙各具特色。每一个来到纽约的游客去到两条街开外的百老汇,排队等候歌舞剧票的时候, 都会不自主翘首观望摩根斯坦利大楼圆柱形湛蓝色屏幕上面的滚动实时财经指数和股票报价;而雷曼大楼从二至五层的外窗, 完完全全就是大型长方块液晶屏幕板拼起来的一个明亮宽银幕,不分白天夜晚,硕大的公司英文标识永远在炽热的火山,抑或是清澈纯净的雪山,碧绿无际的田野,抑或是奔腾的大河背景下自由自在的徜徉,时刻骄傲的提醒路经此地的上班族和过客们,华尔街的第四大投资银行卓尔不群的气魄。
( _+ Z9 z3 a; d0 F
L; H- G/ [9 e6 I7 a 我就和发小儿约在了这个地方见面。, a/ R% U3 p* G, f% A. o; z& |
百老汇大道人行道边的卖热狗摊子和流动冰激凌车,生意依旧红火。我这哥们儿路过还在滚动播报财经新闻的大屏幕,减慢脚步,停下来看了一会儿上面的滚动财经数字,若有所思,末了来了一句:这一周并没什么变化啊!& s6 m! V4 H5 \4 u( w1 `
此时,是9月21日的傍晚,和一周前的收盘价对比,标普500指数由1252点微涨到1255,道琼斯由11422点微跌到11400点。他说得对,看起来,市场四平八稳,波澜不惊,指数涨跌的百分比几可忽略不计。可是在这一周短短的五个交易日里,华尔街自3月份贝尔斯登出事以后由五大变成的四大投行,又再四去其二,雷曼在周一宣布破产,美林同时手疾眼快的把自己打包,入赘倒插门送给了美洲银行,只剩下高盛和摩根斯坦利还在咬牙苦撑,好比王重阳作古之后,南帝避世,西毒入魔,只剩北丐和东邪偶尔行走江湖,可是江湖也已不是他们的江湖了,俱已式微(好像有美化贝尔斯登之嫌)。由此的引发江湖大乱,AIG,华盛顿互惠银行的股价接连打了几个狠折,最终导致证交会出手,在星期四大市摇摇欲坠的情势下,下午赶紧颁布卖空金融股的禁令救市,于是尾市和星期五强烈反弹,收复了大部分失地。一周过去了,好像什么事情都没发生,其实已经沧海桑田。
) D' X. E7 q% r6 z2 A6 |* F1 \/ S# l' S; ?: P, ?
在星期二的时候,高盛的股价还在由上周末的150多美元巨跌倒115美元的水平。此时人们还普遍处在极度的震惊和手脚发软之中,一位退休的前对冲基金经理史蒂芬勃朗特在自己的博客中提出,现在有一个稳赚不赔的交易机会,鼓励大家踊跃一试。由于三天后的星期五是当月的期权到期日,由于市场太恐慌,致使高盛在75美元约价的认沽合约在1美元这个价位上成交量忽然大增,说明大家开始对华尔街的终极大佬也开始怀疑了。如果想利用这个机会的话,不妨就以1块钱的价格卖空3000手这样的认沽合约,也就是说用相当于30万美元的成本,赌三天内高盛的股价不会跌至75这个水平,谁接手来买,就说明他和你对赌以高盛这样的华尔街江湖大哥身份,三天之内都不得不承受股价从当前价位再续跌40块的打击,说实话,除非就这三天内再来一个核战争爆发,否则-35%的跌幅太难以想象了;不过如果是那样的话我们大家就一起完蛋,也就没人再会在乎这区区30万的交易损失了,是不是?如果三天以后收市,跌不到75,认沽合约自动到期作废,投入的30万就净赚到手。看上去很美。
. O4 ] @1 E( r6 f8 n
3 u9 U' U) K% V 实际上,两天以后的星期四,盘中价位就已经逼近了86,从115已经跌下来整个40块区间的四分之三,照这样的走势下去,当时卖出价一块,可能马上就会翻倍,做为这样的认沽合约的卖方就必须填补保证金,如果股价跌破75,卖方的损失随着股价下跌,每一块钱对应的亏损就是30万左右。放眼一个月以后,如果史蒂芬知道后来高盛曾经跌破50这样在每股300的时候只有疯子才会信以为真的极度小概率事件,那么他还有胆量再度展开同样的交易么?
, h u# B% a9 Y) i- F9 G
3 C, T- \5 u' W 江湖大哥终于使出了绝招,高盛毕竟是高盛,鲍尔森是自己人,可是雷曼的迪克福尔德就不是。不管以后怎样,当时必须救自己,和这个星期之内救AIG的道理一样。证交会的这个禁止卖空金融股的禁令一下,市场轧空的力量使得近几个月以来,屡战屡胜的空头基金们终于遭受了短暂的大败。空头们也该休息一下了,从贝尔斯登开始,到7月中的房贷美,房利美评级降低引发的大跌,到大家联合起来狙击雷曼,墙倒众人推,然后是AIG,华盛顿互惠银行,金融业过去十年发展的胜利果实杰出代表,一个个排过来,按照不良资产持有率的先后次序分清楚轻重缓急,被搞得每天在生与死,爱与痛的边缘徘徊。这股力量很强大很暴力,可是难道就真的如同很多公司老总所谴责的那样,空头扰乱了市场秩序,才是金融危机的祸首么?$ [2 A: o# I& y% q
. b9 _6 d i p7 e( c a 这样的一纸禁令,上面列出了799家公司的名号,可是虽然名为禁止卖空金融股,里面也有很多非纯粹金融股的公司比如IBM这样的,处在由传统电脑生产商向资讯服务业转型过程之中的一类大公司,更有甚者,还有公司挺身而出,声明不愿意被放在这个禁令上的。其实这个禁令是有时间限制的,只规定了不许卖空金融股到10月初,可是并没有交代到期以后,是接着续呢,还是认定到那时市场已经能够稳定下来,不用操心,让市场去自己试图解决。如果接着延期的话,那么人们不禁会问,难道可以无限期的延下去么,只要市场一天还在跌,证交会就一天不撤销这个禁令,继续不让空头作祟?这还是有美国特色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么?7 q# R9 V; x$ Q, o3 A; r
; r4 T7 p, d# T/ W2 H+ \ T 不是说证交会这样做不对,可能在当时,雷曼引发的市场连锁反应已经严重超出联储预期的情势下,随时都有崩盘的可能。其实证交会本来是不用一下子拿出这么激进的手段的,只要简单的把2007年7月作废的提价卖空原则重新付诸实施,就能很大程度上减少卖空的力量。这一原则本来之前已经实行多年,意为如果要卖空股票,只有在当前股价正在上涨的时候才可以完成交易。在市场熊市气氛浓厚的形势下,股价呈现向下趋势,此时不宜允许卖空,否则很容易形成痛打落水狗的局面,好比飞机进入失速,无法改出死亡螺旋。也并不是所有有幸位列其中的公司,由此就认为自己得到了御赐的免死金牌可以短时间不用担心被空头搞残的,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禁令的到期作废,市场重新由空头随心所欲的控制,更深一步的由大跌变为暴跌,最终画上了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差一年完整的句号。
0 H: n, o, _: `* L8 O0 [- \+ {8 l6 ?: X6 C& k% |
很多投资者愤怒而清醒地意识到,如果任由这样的一个禁止卖空的禁令无限期的存在下去,那么对冲这个概念就荡然无存了。不但个股无法卖空,由此引发的相关行业的指数也无法沽空期指合约,对应反向做空这个指数的跟踪股(ETF)同样无法有效交易。对于对冲基金之中一个重要分支,可转换债券套利类型的基金来说,这样无异是判了个死刑,因为这类基金的交易策略比较典型的是买进公司的可转换债券,吃进定期派发的利息同时,通过卖空对应的股票来对冲风险。如果不让做空,等于投资人只能持有债券本身,增加了纯粹的持股风险。因此上,执行这类交易策略的基金,在9月和10月的亏损,平均每个月都大于12%,是十来种主要对冲策略中亏损最多的。投资者认识到,不让卖空来降低持股风险,那我们就只剩下一招儿来达到降低风险的目的了,那就是直接卖掉手中的持股,不是卖空,而是卖出存货,大量的卖。+ v4 i+ u# N& n5 n5 t% \( `* Q; h( G
4 c' O% M- F8 j6 Z4 ]/ S 喜剧之王里,周星星扮演的尹天仇对着张柏芝演的柳飘飘道:“其实你们在出来卖的时候,能尊重一下其他人,那么别人。。。”话音未落,柳飘飘柳眉倒竖:“你说谁是出来卖的?。。。”' [5 i1 s9 z1 y9 ^0 [- w, t% J0 w
在这样的普遍心理下,市场剧烈波动,10月卖空禁令到期后没有再度延期,果然市场应声暴跌。其实这样的一个禁令在出台之日,就注定了不是长久之计,对于很多公司来说,只是个短得不能再短的死缓。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对于上市公司,对于很多基金,损害已经不可避免的形成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