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142|回复: 16

历史会不会重演?

[复制链接]
鲜花(26) 鸡蛋(0)
发表于 2008-2-14 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我发过几个帖子,看跌目前的房市,我不能不遗憾地说许多人并没有看懂我的帖子,讨论也多偏离了主题。$ Z& L8 k/ f& C4 Y+ a

4 @( C, O: Q4 R$ k
我强调“售出房和上市房之比”(sales-to- listing ratio) 简单地说就是因为它能及时地反映和预测房屋的供求关系,而不是仅仅孤立地看房屋的售出量或是上市量。我认为这个ratio是判断房市走向的敏感指标。具体而言:The ratio下降说明供大于求;the ratio升高说明求大于供。
8 J" }" [1 c' e) B
% t, D1 v$ Z; j9 N: Q
无论买房,还是卖房,最后落脚点是房价。那么为什么要强调供求关系?这是因为在正常情况下房价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供大于求房价会下降;求大于供房价会上升。但实际情况要比这复杂得多。房价的影响因素很多,许多时候房价并不是直接反映供求关系,但房价最后决定还是供求关系。Alberta的房市主要受石油价格的影响。石油价格涨,人进来多了,房子求大于供,反之,供大于求。看看现在的the ratio应该不难看出是供大于求。
' G8 l! x* A" d- H7 N6 P# e, R! z 2 U4 e5 l9 `& K' b! G' v) X
Monster 网友最近帖了一个看图说话,我觉得很能说明问题。历史告诉我们,现在Alberta的房市和1977年卡城房市很相似,卡城房市从1973因石油开始疯涨,到1976年达到顶峰,之后有5~6年维持在高峰,从1982年开始大崩盘。现在这个疯长的房市到2007年也基本已画上了句号,之后能维持多少时间?这种历史会不会重演?留给大家自己作结论。9 U- C. C5 E( g  l! v  f' J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2-14 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2-14 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xia 于 2008-2-14 12:26 发表 / p8 G, i2 A  I5 ?& |. {2 @7 y; A
我发过几个帖子,看跌目前的房市,我不能不遗憾地说许多人并没有看懂我的帖子,讨论也多偏离了主题。; U: P1 Y$ {/ E$ c* @  }! |$ O8 A

7 Q7 y& V* c  Z) h: o+ I. Z# k我强调“售出房和上市房之比”(sales-to- listing ratio), 简单地说就是因为它能及时地反映和预测房屋的供求 ...
5 c# ?9 n3 Q+ }# P
3 w7 B6 N) h- P
恕我直言,你这说了半天,颠过来倒过去,啥也没说啊! 历史会重演,赶紧跑路吧
鲜花(4348) 鸡蛋(18)
发表于 2008-2-14 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82年的房市崩盘主要的原因是因为银行利率涨到18%。没有人付得起mortgage.- z' q" x7 v4 M% I1 X; e
现在的房市不用等到18%,只要超过10%都会崩盘。想象一下一个月付4、5千块钱在mortgage上,你要还不把房子还给银行那就是有点傻了。" U1 N3 L$ w" s6 _
. c2 V! D7 a0 r/ @
不过你就慢慢等吧。等到利率超过10%的时候拿现金去抄底。
鲜花(26)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8-2-14 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真要重演,也还有5~6年的时间,我梦想在4年以后卖房走人,过2-3年后再回来,那时随便抓一个都是百万豪宅,不知道是不是一个好主意?哈哈。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2-14 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xia 于 2008-2-14 12:26 发表 ! o  `( @4 q, v+ K+ U- [
我发过几个帖子,看跌目前的房市,我不能不遗憾地说许多人并没有看懂我的帖子,讨论也多偏离了主题。
: ~& _, ~( n1 Z" {& N- M" m+ f- J8 `
我强调“售出房和上市房之比”(sales-to- listing ratio), 简单地说就是因为它能及时地反映和预测房屋的供求 ...

8 A" S7 C" `( R' g: _4 L历史一定会重演,但是,舞台换了,道具换了,演员也换了.
鲜花(26)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8-2-14 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说点题外话,尖角小荷的“写给儿子”和“中国离我们有多远”,写得真情流入,感动我至今。建议大家有空去看看。不会有人说我是在拍马屁吧? 不过我相信你看过了就不会这样认为了。
鲜花(26)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8-2-14 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elephant 于 2008-2-14 13:15 发表 - E0 q3 N8 Q0 f, G' Q
8 v8 C1 E3 L8 e5 ~
历史一定会重演,但是,舞台换了,道具换了,演员也换了.
* k* h# b. ?* j$ v7 v$ U+ A

3 d5 b) C. O+ i* c4 X/ T舞台还是原来的舞台(Alberta),道具也是原来的道具(石油),只是演员换了。不知道这次的演员们是如何退场6 {9 X; e: W" b9 Q' U" o
鲜花(1) 鸡蛋(0)
发表于 2008-2-14 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xia 于 2008-2-14 12:26 发表 * p; N2 a* d2 B9 S5 y
我发过几个帖子,看跌目前的房市,我不能不遗憾地说许多人并没有看懂我的帖子,讨论也多偏离了主题。3 Q; W4 X5 T$ b' w) j1 G" S$ p
7 X# m; ~, E  n7 L
我强调“售出房和上市房之比”(sales-to- listing ratio), 简单地说就是因为它能及时地反映和预测房屋的供求 ...
9 Q& t% C. y! [) y& ?
有一点要注意,那个图是除掉通货膨涨后的,否则77年后也是一直在涨得。就算08年以后的走势按calgary77年后走,看图投资,看空的照样看空,看涨的照样看涨,08还是有人买有人卖的。
鲜花(26)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8-2-14 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炒房和炒股一样,熊市和牛市一样有得炒,借用几句兔宝宝网友的原话:“售出房和上市房之比下降,也可以理解为许多人持币观望。其实越是在不好的市场里,越会有超出你想象的机会。关键是你功夫下得足不足,眼光是否老辣。市场就是市场,永远有无限的机会”。我同意兔宝宝说的,我目前也是持币观望,不过不准备炒房,而是炒股。7 |5 p4 L! z2 n  n* W4 y

' ]* ?% |6 x* G/ [我的回帖是不是太多了?不说了。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2-14 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xia 于 2008-2-14 13:47 发表 ) S5 M' m" f/ _0 s9 n% y
说点题外话,尖角小荷的“写给儿子”和“中国离我们有多远”,写得真情流入,感动我至今。建议大家有空去看看。不会有人说我是在拍马屁吧? 不过我相信你看过了就不会这样认为了。
$ o* L2 v2 h$ `! m; }, y4 U! P

! M6 l7 w8 G% S$ K4 P1 {! b, e# }这篇文章在哪?我也很想看看
鲜花(26)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8-2-14 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福鸟 于 2008-2-14 14:52 发表
" \% z- Y/ Z2 {1 u$ D. G, C
6 j. X/ S, m7 W' }
8 G! _9 R8 g2 T& ]- _) I. |4 D8 M- B这篇文章在哪?我也很想看看

. _9 N2 o% p4 }  x( \( B3 R0 K6 d4 E5 f8 A" v4 @: {$ ^6 R
打开尖角小荷的精华就能看到了。2 I) E) Q. u- C) L$ v: j" C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2-14 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同言同羽 置业良晨
原帖由 yxia 于 2008-2-14 14:56 发表 6 t( B3 q( ?. y' U! L
1 H2 }2 @# Q/ S# R: u0 m
" Z1 F; i- [) n) w% ]; p( u$ v
打开尖角小荷的精华就能看到了。4 J6 o# [7 q' X

/ j$ R1 _3 p* L! r4 y: Y8 f看过了,果然好文,在这儿顶一下吧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2-14 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原帖由 yxia 于 2008-2-14 14:52 发表 & R; [% w, U  M6 G3 ]+ m: h
炒房和炒股一样,熊市和牛市一样有得炒,借用几句兔宝宝网友的原话:“售出房和上市房之比下降,也可以理解为许多人持币观望。其实越是在不好的市场里,越会有超出你想象的机会。关键是你功夫下得足不足,眼光是否老 ...
3 G5 {' H' `0 a
6 `5 g' X1 `9 i0 A
您借用的这句话好像有些被忽悠的感觉。自觉比别人高明的人,终有一日会在这上面吃亏。
, L+ Y: ?& E% V( f. K
8 T) ]5 I- C* A# a/ g- J房市如此难测,很多专业人士的经验比我们多,花在市场上的时间比我们多,各方面的消息和信息比我们都多,都不能预测准确,何况是我们这些非专业人士。买房自主就无所谓,但要是投资房子,我认为:: Y4 L8 d( O+ Q
0 Z" {' L/ d: u8 c

  \1 W/ R! ^  h! P投资是一种投机,但是你不能有投机心理。3 r: r& \) _! }/ Y8 U

# A: N. v  i; Q- \: t
( b* v: |  ]2 C9 s( x9 _6 F  B, @: T奉劝大家不要试图预测市场,跑在市场的前面;最好是跟进市场。
/ S( n9 y6 Y7 v( h
) N3 \9 O% P6 @" G& _请大家好自为之,在鼠年里有好运 ...  s3 T  N; D1 |

# Y/ X4 P; W' r, M[ 本帖最后由 zhucalvin 于 2008-2-14 20:03 编辑 ]
鲜花(26)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8-2-15 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投资而言,市场是一定要预测的。所谓预测市场就是大盘分析,预测大盘的走向,爱城房市目前处于牛市和熊市的分界点,在经历~3年的牛市后,爱城房市已“高处不胜寒”。如油价不降或升高,则尚可维持,如油价下降,则一定进入熊市。我对房市大盘不乐观,这也是我为什么持币观望的理由。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2-15 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xia 于 2008-2-15 13:07 发表
2 t2 r$ K& z; S; ]' E( ^1 c* J对投资而言,市场是一定要预测的。所谓预测市场就是大盘分析,预测大盘的走向,爱城房市目前处于牛市和熊市的分界点,在经历~3年的牛市后,爱城房市已“高处不胜寒”。如油价不降或升高,则尚可维持,如油价下降,则 ...
* S! E7 o" M) b9 g- D* S
6 A: W1 Z3 b- a0 [& G
这位朋友所说的预测我觉得应该有个期限。是对未来1年的预测,3年的预测,10年的预测,1万年的预期(开个玩笑) ...# ?( w8 @  |! D$ d, X. W
我所说的意思是对市场做些短期预测会比长期预测更容易,更准确。特别是要逆势操作时,要格外当心。如果连按常理出牌都不会,还是不要自作聪明的“不按常理出牌”的好。我这些话都是善意的提醒,没有别的意思。
  `" _3 H$ m4 |8 I
; y$ |, Z$ f5 N+ f; K, C如果说爱城的房市看石油的价格,不如更直接的说看爱城购房者的收入水平对房价的接受程度。现在的购房者普遍购买40万以下的房子,说明爱城购房自住的人(非炒房族)到目前状况下就能接受这样的水平。不过这个是很好的开始,因为他们才是推动房市的原动力。爱城的房市在等待这些人的收入提高(或者说攒够预付款),自下而上的被向前推动。当然,这种预期是在综合环境利好的前提下,包括石油价格至少不下降,美国经济没有明显的问题等等。; E+ p& G% U& R+ `/ L* I
. x8 `1 W$ A8 O' v: g
[ 本帖最后由 zhucalvin 于 2008-2-15 13:56 编辑 ]
鲜花(26)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8-2-15 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同言同羽 置业良晨
原帖由 紫光 于 2008-2-14 12:59 发表
' f4 z6 s+ t( w# U: f, j4 [82年的房市崩盘主要的原因是因为银行利率涨到18%。没有人付得起mortgage.& r4 H0 i. ?# E: S- X' R! V+ A
现在的房市不用等到18%,只要超过10%都会崩盘。想象一下一个月付4、5千块钱在mortgage上,你要还不把房子还给银行那就是有点傻了。8 T/ R5 j! Q  O; Z5 u, o5 ~
; E& x& p6 l- I1 q
不过 ...
' [: g2 R! Q+ l5 {
9 u. b" J$ B/ b' N# |
美国的银行利率只有5%,是不是应该都付得起mortgage?房市为什么一样崩盘?
0 _* a/ X$ Z: U% P) ?- D* W, \% |, 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4-29 10:02 , Processed in 0.153773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